黄惠君;徐志波;陈君;王海维;蔡群英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ICU病房呼吸功能不全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采用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对照组52例采用咪达唑仑镇静.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有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永明;朱宇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与氢氯噻嗪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均分为使用氢氯噻嗪治疗的对照组及使用地奥司明治疗的观察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上臂周径及水肿分级、负面情绪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上臂周径及水肿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地奥司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有效提高疗效,减轻患者水肿,降低患者负面情绪.
作者:闻爱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2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这3种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改善了冠心痛患者的血脂状况,也降低了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应在对冠心病患者做好各方面护理干预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加强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许妙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鞭草中熊果酸含量,并进行方法学和不同采收季节马鞭草药材中熊果酸含量考察.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溶液(75∶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熊果酸进样量在0.624~3.1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为0.87%(n=6).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对马鞭草药材质量控制和佳采收时间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朱斌;朱兴述;付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月季花中金丝桃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00 mm×4.6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6∶84),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0.5 mL/min.结果 金丝桃苷进样量在0.047 68~0.476 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2%,RSD =0.89%(n=9).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专属性强.
作者:崔慧芳;常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试验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各30例,分别在预扩容前(T0)、预扩容结束时(T1)及髋关节置换术后1 h(T2)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预扩容结束时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较预扩容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1h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较预扩容前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预扩容前、预扩容结束时及髋关节置换术后1h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应用羟乙基淀粉进行预扩容具有改善血液高凝作用.
作者:陈林斌;刘晔;高宇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医院诊治的足月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观察组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对两组术中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BDP)]、心率(HR)变化情况以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用药后5 min,两组SBP及BDP均下降,HR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BP和BDP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用药后10 min,两组SBP,DBP,HR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指标升高幅度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小剂量缩宫素应用于剖宫产术,对产妇更有利.
作者:沈恩光;马玉华;阮菊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单用、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及联合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分别单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治疗,联合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DL)评分并比较疗效.结果 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NDL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NDL评分低于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P<0.01);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优于单用依达拉奉或奥扎格雷钠.
作者:黄伟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用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40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升高,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傅建芬;张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九味肝泰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430 nm,柱温为35℃.结果 姜黄素进样量在0.004 0~0.099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38%,RSD=0.50%(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九味肝泰胶囊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叶优苗;张建方;陈宗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七氟烷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入室后两组患儿均给予面罩8%七氟烷+高流量氧气(6 L/min),置入喉罩,保持自主呼吸,患侧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术中2% ~ 4%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Ⅰ组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Ⅱ组滴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于术毕关闭七氟烷,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评估苏醒期躁动情况,观察苏醒期呼吸循环情况.结果 Ⅰ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长于Ⅱ组,但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Ⅱ组(P<0.05),且循环更稳定.结论 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0.3 μg/kg)滴鼻对小儿七氟烷麻醉短小手术苏醒期躁动有预防作用,提高了苏醒质量.
作者:周娅梅;刘媛;周根芝;吴炜;王传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波依定治疗高龄重症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医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高龄重症高血压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使用依那普利与波依定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各49例.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依那普利联合波依定治疗高龄重症高血压可有效稳定血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春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静脉滴注,150 mg/d;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150 mg/d.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对照组为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44%,观察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显著改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卫红;邵伟杰;雷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联合S-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S-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γ-氨基丁酸、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6%和83.33%(P<0.05),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γ-氨基丁酸、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联合S-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疗效较好.
作者:阮连国;张妍;朱清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7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房颤疗效与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可有效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功能,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十月;沈贵林;程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A组、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B组、联合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C组,各60例,比较3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乙肝基本指标、HBV-DNA、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乙肝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B、C组(P<0.05);C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明显优于B、C组(P<0.05或P<0.01);C组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 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HBV DNA载量、HBeAg滴度和ALT水平等基本指标,提高HBV-DNA、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曹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行生长抑素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治愈率有所提高、死亡率有所降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24.24%)明显降低(P<0.05),而住院时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海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医院妇科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对照组61例术后镇痛单用舒芬太尼,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检测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变化,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24 h和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4 h(P<0.05),但两组间术后4,8,12,24,48 h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和48 h血浆IL-6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应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幼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喜疗妥治疗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到2012年10月医院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外涂于静脉炎发生部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静脉炎消退时间为(85.7±8.7)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5.2±14.2)h(P<0.05);观察组有1例(2.86%)发生皮肤过敏.结论 采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治疗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斌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超声波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47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35例.对照组以单一超声波治疗,治疗组以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超声波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1%,治疗组为9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阴道排液、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超声波治疗宫颈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超声波治疗,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泉;汤建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