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的影响

陈海青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行生长抑素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治愈率有所提高、死亡率有所降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24.24%)明显降低(P<0.05),而住院时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甘露醇治疗青光眼致不良反应1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甘露醇治疗青光眼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眼科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间使用甘露醇治疗青光眼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 10例不良反应中急性肾衰竭2例,急性肺水肿2例,低钾血症3例,急性颅内压降低3例.8例经对症护理后康复,1例急性肾衰竭、1例低钾血症患者终经血液透析治疗后痊愈.结论 甘露醇治疗青光眼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对于使用甘露醇的患者须采用预见性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对症护理有助于病情的改善.

    作者:王晓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抑郁42例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抑郁情绪对丙硫氧嘧啶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甲亢患者126例,根据有无合并抑郁(SDS量表评分不低于50)分为对照组、试验组(A、B两组),共3组,各42例.各组均给予丙硫氧嘧啶300 mg/d治疗,其中对照组、B组给予常规护理,A组给予护理干预,半年后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为95.24%,患者体重增加明显(P<0.05),甲状腺激素指标中的TT3,TT4,FT3及FT4水平改善明显(P<0.05),SDS平均评分显著降低(P<0.05).B组总有效率低,为59.52%,体重及SD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各组治疗期间肝功能、血常规改变均不明显.结论 抑郁情绪可降低丙硫氧嘧啶的治疗疗效,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而且可提高甲亢疗效.

    作者:龚兴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0例,按是否参与护理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1个月后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价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前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翠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用于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40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医院诊治的80例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陈慧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复方维生素B12溶液治疗肛周放射性皮炎49例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复方维生素B12溶液治疗肛周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探讨肛周放射性皮炎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将97例发生放射性皮炎的直肠癌患者分为A组48例和B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及换药治疗,B组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及复方维生素B12溶液,进行为期8周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5.92%,平均痊愈时间为(8.2±3.7)d;A组总有效率为83.33%,平均痊愈时间为(16.3±5.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复方维生素B12溶液可有效缩短肛周放射性皮炎溃疡的愈合时间,并增加其愈合率.

    作者:蒋美平;方伟红;谢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28例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给予生长抑素及常规综合治疗,如出现胰腺和胰周围组织坏死、临床症状继续恶化、合并肠瘘或胰腺假性囊肿等手术指征时转为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占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45例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静脉滴注,150 mg/d;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150 mg/d.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对照组为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44%,观察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显著改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卫红;邵伟杰;雷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抗抑郁治疗40例的效果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均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康复护理干预),每组4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Barthel指数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对两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ADL和NIHS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慧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42例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儿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调节饮食及排便习惯训练等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年龄少于4岁者1.0g,3次/天;大于4岁者2.0g,3次/天,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排便间隔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迅速缩短患儿的排便时间,缓解患儿便秘的相关症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儿童FC的微生态活菌制剂.

    作者:任志军;叶建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65例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依据病情给予纠正酸碱平衡、输液、输血及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并给予配合适当的生活调理.治疗组患者加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口服,对照组患者加用法莫替丁片10 mg口服,均每日2次,根据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反馈酌情调整用药剂量.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再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岳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喉炎66例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在常规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及护理外,对照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3~5d后,观察组治愈52例(78.79%)、总有效63例(95.45%),对照组治愈27例(42.19%)、总有效53例(82.81%),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x2=18.26,P<0.05;x2 =5.40,P<0.05).观察组患儿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样喉鸣完全消失的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成功的关键,布地奈德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丹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剂量碘帕醇对肝脏CT增强扫描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传统对比剂和组合对比剂对肝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集的肝脏增强扫描患者164例,随机均分为A组、B组,各82例,通过自动推注系统静脉注射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A组使用300 g/L浓度的碘帕醇1.5 mL/kg,B组使用300 g/L浓度的碘帕醇1.2 mL/kg与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kg)组合使用.结果 组合对比剂与传统对比剂在动脉期(P=0.557)及门静脉期(P=0.697)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传统对比剂发生轻度过敏反应2例,组合对比剂尚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 碘帕醇1.2 mL/kg与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kg)组合使用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可以达到1.5 mL/kg碘帕醇相同的增强效果,同时可减轻传统剂量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德素;左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行生长抑素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治愈率有所提高、死亡率有所降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24.24%)明显降低(P<0.05),而住院时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海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替沙星联合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101例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联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并按规定完成用药的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192例,按知情同意和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3HL2ZEP/9HH2E,治疗组全疗程应用加替沙星0.4~0.6g/(次·d)静脉滴注或口服,对照组全疗程加用环丙沙星0.4~0.6g/(次·d)静脉滴注或口服.定期检查痰涂片、痰结核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胸部X线摄片,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检查等,并密切观察并记录药物的副作用并对症处理.结果 治疗组的阴转率、病灶吸收有效率、空洞变化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替沙星联用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在促进病灶早期吸收、加快空洞闭合、加速痰菌阴转等方面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姚玉龙;龙小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医院收治的3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方案.结果 27例初治型患者中,17例(62.96%)完全缓解,7例(25.93%)部分缓解,3例(11.11%)稳定;5例复发或难治型患者中,3例(60.00%)完全缓解,2例(40.00%)部分缓解;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寒战、发热、胸闷及化学治疗相关血液毒性等,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利妥昔单抗用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文华;解敏君;唐小万;王娴婷;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过氧化碳酰胺联合新三联治疗活跃期胎儿宫内窘迫30例

    目的 观察过氧化碳酰胺联合新三联治疗胎儿宫内窘迫的疗效.方法 将患有胎儿宫内窘迫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联合新三联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新三联治疗.观察胎心率改善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阿氏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胎心率改善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阿氏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联合新三联治疗活跃期胎儿宫内窘迫,可有效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状态,减少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剖腹产率,为进一步治疗、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作者:安俊省;董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60例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退热、镇咳等;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红霉素.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x2=5.94,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7% (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蓓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国产替罗非班用于PCI术中无复流现象154例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选择306例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按照是否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标准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处理血管的TIMI血流情况、不良反应,尤其是术后各种原因的出血倾向及严重出血并发症.结果 强化治疗组术前、术后TIMI血流均好于标准治疗组.结论 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预防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嵇诚;张立新;马涛;王春梅;田立国;高海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只采取基础预防手段,治疗组45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观察两组预防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伤口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没有发生肺动脉栓塞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7.78%,治疗组患者中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气压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国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残余疼痛29例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残余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医院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3 d开始口服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观察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周、2周、3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周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术后3周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6例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对症治疗后逐症状消失,1周后肌酐清除率及心电图未见异常.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残余疼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湛;王敏;郑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