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翠翠
目的 探讨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 将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118例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两组均给予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5%(P<0.05).结论 在全面有效护理的基础上,人工流产时应用丙泊酚,可起到手术无痛的效果,有利于减少患者手术疼痛与心理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菊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医院妇科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对照组61例术后镇痛单用舒芬太尼,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检测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变化,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24 h和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4 h(P<0.05),但两组间术后4,8,12,24,48 h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 h和48 h血浆IL-6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应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幼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福美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156例,随机均分成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片,每日1次,每次1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晨起空腹口服福美加治疗,清水送服,服药30 min内禁食和禁止卧床,每周1次,每次1片.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值均有增加,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5),且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与治疗前相比均无异常.结论 福美加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抑制骨吸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善栋;李纯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给予心力衰竭患者螺内酯培哚普利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住院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疗法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纽约心脏学会心脏功能(NYHA)分级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YHA分级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0% (P <0.05).结论 螺内酯与培哚普利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巫莹钢;龚庆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抑郁情绪对丙硫氧嘧啶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甲亢患者126例,根据有无合并抑郁(SDS量表评分不低于50)分为对照组、试验组(A、B两组),共3组,各42例.各组均给予丙硫氧嘧啶300 mg/d治疗,其中对照组、B组给予常规护理,A组给予护理干预,半年后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为95.24%,患者体重增加明显(P<0.05),甲状腺激素指标中的TT3,TT4,FT3及FT4水平改善明显(P<0.05),SDS平均评分显著降低(P<0.05).B组总有效率低,为59.52%,体重及SD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各组治疗期间肝功能、血常规改变均不明显.结论 抑郁情绪可降低丙硫氧嘧啶的治疗疗效,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而且可提高甲亢疗效.
作者:龚兴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和小剂量肝素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有出血倾向并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成低分子肝素钠组和小剂量肝素组.低分子肝素钠组运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血液抗凝,小剂量肝素组使用小剂量肝素.观察记录消化道出血患者潜血转阴时间,皮肤黏膜出血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及血液透析后穿刺点所需压迫时间.同时检测第一次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统计凝血酶时间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 低分子肝素钠组潜血转阴时间明显少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全血凝酶时间的延长程度小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组内比较时,透析后的的血小板计数较透析前减少,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全血凝酶时间也有所延长,组内的透析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来实现血液抗凝效果较小剂量肝素安全性高,在做到高效、优质的护理干预前提下,低分子肝素钠可临床推广.
作者:黄惠君;徐志波;陈君;王海维;蔡群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头颅CT和MRI检查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每日静脉滴注桂哌齐特针320 mg/d、血栓通针0.5 g/d),同时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氯吡格雷片75 mg,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均连续治疗14d,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进行评分,监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 治疗14d后两组患者ADL和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或出血,经过药物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0.58%(11/104),治疗组为8.49% (9/106),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可显著降低患者hs-CRP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茂华;徐跃芝;朱光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用于妇科子宫切除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00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组(A组)和单纯吗啡组(B组).手术结束前15 min开启自控静脉镇痛泵(PC IA),并于手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患者用药后呼吸和循环的变化,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并记录BCS舒适评分及D1/D2比值和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 两组镇痛效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和皮肤瘙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吗啡相比,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能明显降低吗啡恶心呕吐及瘙瘁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并可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
作者:王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医院诊治的64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32例,对两组临床疗效、止血速度、出血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效率明显升高(87.50%对65.60%),止血速度[(120±15)s对(55±5)s]、出血量[(250±25)mL对(150±15)mL]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童亚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脂质体制剂并建立其中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分离法分离脂质体中的盐酸普鲁卡因成分,用永停滴定法滴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结果 采用分离法,盐酸普鲁卡因能与脂质体有效分离,供试脂质体制剂固体颗粒量在600~1 200mg范围内与相应的脂质体制剂中盐酸普鲁卡因测定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他成分对主要成分的滴定无干扰,回归方程为Y=0.106 2X-4.719 4,r=0.999 3(n=7).重复滴定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41%,稳定性试验的RSD为0.45%;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为0.21%(n=9).结论 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抗衰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倩;陈华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五水头孢唑林钠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医院诊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头孢唑林钠4.0g)和观察组(五水头孢唑林钠4.0g),均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5d后评价临床疗效,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CRP,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五水头孢唑林钠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建光;赵杰青;蒋良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只采取基础预防手段,治疗组45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观察两组预防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伤口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没有发生肺动脉栓塞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7.78%,治疗组患者中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气压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国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传统对比剂和组合对比剂对肝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集的肝脏增强扫描患者164例,随机均分为A组、B组,各82例,通过自动推注系统静脉注射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A组使用300 g/L浓度的碘帕醇1.5 mL/kg,B组使用300 g/L浓度的碘帕醇1.2 mL/kg与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kg)组合使用.结果 组合对比剂与传统对比剂在动脉期(P=0.557)及门静脉期(P=0.697)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传统对比剂发生轻度过敏反应2例,组合对比剂尚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 碘帕醇1.2 mL/kg与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kg)组合使用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可以达到1.5 mL/kg碘帕醇相同的增强效果,同时可减轻传统剂量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德素;左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带状疱疹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更昔洛韦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上予以单纯的更昔洛韦治疗.结果 治疗10d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5.38,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7,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钟莉芬;徐寿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医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86例患者,根据造影剂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离子型造影剂)和观察组(非离子型造影剂),对两组CT增强扫描的增强效果、过敏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CT增强扫描的增强合格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时,应合理选择造影剂,积极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
作者:卢伟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于耳鼻咽喉科并确诊为过敏性鼻炎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雷他定胶囊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喷嚏、鼻塞、流涕、鼻痒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缓解时间略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有效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剑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奥美沙坦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盐酸哌唑嗪为内标,血浆样品用沉淀法,色谱柱为奥泰Apollo C18柱(150 mm×4.6mm,5μm),在线过滤器;以0.1%三乙胺水溶液(甲酸调pH为2.5)-乙腈(75:25)为流动相;激发波长为260 nm,发射波长为379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 奥美沙坦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10.00 ~1 280.00 ng/mL(r =0.999 6),低检测浓度为10.00 ng/mL,方法的相对回收率为97.53% ~99.24% (n=5),绝对回收率为86.89% ~ 89.32%(n=5),日内RSD为1.25% ~ 2.26%,日间RSD为1.14%~5.5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血浆中奥美沙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封宇飞;倪明月;孙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7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房颤疗效与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可有效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功能,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十月;沈贵林;程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A组、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B组、联合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C组,各60例,比较3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乙肝基本指标、HBV-DNA、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乙肝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B、C组(P<0.05);C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明显优于B、C组(P<0.05或P<0.01);C组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 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HBV DNA载量、HBeAg滴度和ALT水平等基本指标,提高HBV-DNA、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曹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辛防通窍片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资生堂MG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16∶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结果 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进样量分别在0.151 2~6.048 0 μg(r=0.999 99,n=8)和0.0600 ~ 2.4000 μg(r=1.000 00,n=8)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9%(RSD=1.44%)和101.32%(RSD=1.40%).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辛防通窍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姬雪礼;李文烈;张永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