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护理体会

张玲芳

关键词: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后的护理措施及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2例CT增强扫描中出现造影剂外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45~75岁的中老年患者;男4例,女18例;20例为轻度外渗,2例重度外渗;22例患者均采用回抽药液、局部湿敷、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轻度外渗患者在24 h消肿,2例重度外渗患者也在48 h内消肿.结论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后,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尽快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出现.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喉炎66例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在常规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及护理外,对照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3~5d后,观察组治愈52例(78.79%)、总有效63例(95.45%),对照组治愈27例(42.19%)、总有效53例(82.81%),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x2=18.26,P<0.05;x2 =5.40,P<0.05).观察组患儿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样喉鸣完全消失的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成功的关键,布地奈德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急性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丹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膜性肾病44例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骁悉)治疗膜性肾病(MN)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4例膜性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来氟米特片与泼尼松)、观察组44例(给予泼尼松加用吗替麦考酚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Urea)、血清甘油三酯(TG)、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E)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27% (34/44)和55.00% (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P<0.05).两组治疗前后TC,TG,Alb,Scr,Urea,24 h UP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1.36%和7.50%)、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1.36%和7.50%)、脱发发生率(13.60%和10.00%)、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5.91%和12.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各项指标,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桂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45例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静脉滴注,150 mg/d;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150 mg/d.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对照组为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44%,观察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显著改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卫红;邵伟杰;雷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70例HIE患儿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吸氧,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抗惊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稳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神经节苷脂注射液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内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儿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和意识状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87,P<0.01).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治疗组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05,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HIE的近、远期疗效均肯定,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张金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臭氧联合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62例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2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甲硝唑栓阴道给药,观察组(62例)在甲硝唑拴治疗基础上给予臭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阴道分泌物BV阴转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39%和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97±0.85)d对(4.12±1.36)d,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阴道分泌物BV阴转率分别为100.00%和83.33% (P <0.01).结论 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相比,臭氧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裘莉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43例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及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医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86例患者,根据造影剂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离子型造影剂)和观察组(非离子型造影剂),对两组CT增强扫描的增强效果、过敏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CT增强扫描的增强合格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时,应合理选择造影剂,积极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

    作者:卢伟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60例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退热、镇咳等;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红霉素.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x2=5.94,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7% (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蓓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布拉氏酵母菌活菌剂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活菌剂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病理性黄疸患儿1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活菌剂,测定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降低时间和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活菌剂用于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可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42例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儿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调节饮食及排便习惯训练等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年龄少于4岁者1.0g,3次/天;大于4岁者2.0g,3次/天,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排便间隔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迅速缩短患儿的排便时间,缓解患儿便秘的相关症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儿童FC的微生态活菌制剂.

    作者:任志军;叶建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结合雌激素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53例

    目的 观察结合雌激素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倍关力软膏,观察组给予结合雌激素乳膏.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疗效指标(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阴道炎症状评分及阴道健康评分)和安全性指标(E2、卵泡刺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用药后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阴道炎症状评分及阴道健康评分均较用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E2、卵泡刺激素均较用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3/53),对照组为16.22% (6/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雌激素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英;余爱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A组、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B组、联合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C组,各60例,比较3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乙肝基本指标、HBV-DNA、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乙肝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B、C组(P<0.05);C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明显优于B、C组(P<0.05或P<0.01);C组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 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HBV DNA载量、HBeAg滴度和ALT水平等基本指标,提高HBV-DNA、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曹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钠用于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和小剂量肝素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有出血倾向并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成低分子肝素钠组和小剂量肝素组.低分子肝素钠组运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血液抗凝,小剂量肝素组使用小剂量肝素.观察记录消化道出血患者潜血转阴时间,皮肤黏膜出血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及血液透析后穿刺点所需压迫时间.同时检测第一次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统计凝血酶时间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 低分子肝素钠组潜血转阴时间明显少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全血凝酶时间的延长程度小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组内比较时,透析后的的血小板计数较透析前减少,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全血凝酶时间也有所延长,组内的透析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来实现血液抗凝效果较小剂量肝素安全性高,在做到高效、优质的护理干预前提下,低分子肝素钠可临床推广.

    作者:黄惠君;徐志波;陈君;王海维;蔡群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诺和灵30R与二甲双胍联合护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52例

    目的 探讨诺和灵30R、二甲双胍联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诺和灵30R和二甲双胍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幅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诺和灵30R、二甲双胍联合护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降糖药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血糖的达标,减少急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作者:余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53例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拟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时间、麻醉效果、Bromage评分以及麻醉前后生命体征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效果及Bromag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差别不大(P<0.05).结论 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可在取得较好麻醉效果的同时不会增加患者的麻醉风险,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刘剑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国产替罗非班用于PCI术中无复流现象154例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选择306例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按照是否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标准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处理血管的TIMI血流情况、不良反应,尤其是术后各种原因的出血倾向及严重出血并发症.结果 强化治疗组术前、术后TIMI血流均好于标准治疗组.结论 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预防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嵇诚;张立新;马涛;王春梅;田立国;高海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奥曲肽治疗肠梗阻临床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加用系统性护理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分别达48.78%和90.24%(P<0.05);胃肠减压量明显提高,腹痛缓解时间明显增多,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采用奥曲肽药物治疗的肠梗阻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具有积极辅助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

    作者:沈志华;刘绍胜;刘思德;胡志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妇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50例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用于妇科子宫切除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00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组(A组)和单纯吗啡组(B组).手术结束前15 min开启自控静脉镇痛泵(PC IA),并于手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患者用药后呼吸和循环的变化,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并记录BCS舒适评分及D1/D2比值和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 两组镇痛效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和皮肤瘙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吗啡相比,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吗啡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能明显降低吗啡恶心呕吐及瘙瘁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并可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

    作者:王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两种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奥关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的四联疗法,B组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的四联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HP清除率.结果 A组疗效及HP清除率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许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4月至9月妇科住院治疗的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46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手术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心理、饮食、体位活动及足底热敷综合护理干预,分别记录并比较腹胀程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腹胀发生率明显降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妇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的腹胀发生和减轻腹胀程度,缩短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吕丽华;赵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目的 建立玻璃酸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进行试验和结果判断.结果 玻璃酸钠注射液质量浓度为1.25 g/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行,其限值可定为0.05 EU/mg.

    作者:张婷婷;姜素云;鲁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