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可冀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用药规律探析

吴荣;王阶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病, 用药规律, 名医经验, 陈可冀
摘要:目的:分析陈可冀院士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思路.方法:以陈可冀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31例典型医案为依据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陈可冀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方剂配伍规律.结果:在所使用的75味中药中,活血药、化痰药及补虚药之间的配伍是常用的药物组合,三者之间的配合应用构成了用药的一般规律.结论:陈可冀名老中医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化痰、扶正方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学术观点及用药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提供了用药思路.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维药孜亚比提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药孜亚比提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造模组60只,将造模组大鼠采用高脂乳汁以灌胃的方式稳定饲养8周后隔3天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0 mg/kg)4次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维药孜亚比提片高、中、低剂量[6.0、3.0、1.5g/(kg·d)]组各15只,连续给药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测定并大鼠血清白细胞介-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2含量降低、IL-6、TNF-α 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孜亚比提片高、中剂量组IL-2含量降低,IL-6、TNF-α 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孜亚比提片低剂量组IL-2含量明显降低,TNF-α 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组比较,孜亚比提片高、中剂量组IL-2含量升高,IL-6、TNF-α 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孜亚比提片低剂量组IL-2含量升高,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 含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药孜亚比提片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

    作者:吾斯曼·艾海提;玉苏甫·吐尔逊;吾甫尔·依马尔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干预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利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HAMD、NIHSS、PSQI评分及QL-index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NIHSS、PSQI、QL-index评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学如;戢德君;罗安志;张紫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必净联合凉膈散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凉膈散保留灌肠治疗创伤性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R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凉膈散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窘迫程度、大便秘结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凉膈散保留灌肠治疗创伤性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缓解病情.

    作者:苟占彪;普丽;刘野;郭树明;骆元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损伤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损伤胶囊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6例口服损伤胶囊及钙尔奇D;对照组68例口服钙尔奇D,对2组患者进行不少于1年的随访后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腰椎侧位(L2)、尺桡骨远端、股骨粗隆部、总体骨密度(BMD)以及骨代谢生化(血清钙、血磷及血碱性磷酸酶)指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对患者腰背部疼痛进行评估;行X线检查2组患者骨折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3月腰背部疼痛缓解,对照组治疗后6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指数高于观察组(P<0.05).末次随访时2组L2、尺桡骨远端、股骨粗隆部、总体骨密度均有提高,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钙、血磷及血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末次随访时血清钙、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碱性磷酸酶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胶囊联合钙尔奇D可有效减轻因骨质疏松进行性加重而导致的腰背痛,能改善骨代谢生化标记物,提高骨密度,有效降低早期骨折的发生率.

    作者:董林;雷宁波;邢涛;赵军;王志勇;彭冉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雏菊叶龙胆酮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瘤毛獐牙菜中分离所得的雏菊叶龙胆酮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雏菊叶龙胆酮(50 mg/kg)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雏菊叶龙胆酮组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雏菊叶龙胆酮组用雏菊叶龙胆酮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浓度,同时对胰腺组织HE染色并应用免疫印迹研究损伤相关因子NF-κBp65以及IκBα 蛋白表达量的差异,分析雏菊叶龙胆酮对胰腺的保护作用.结果:雏菊叶龙胆酮能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CAT、SOD的活性(P<0.01),能降低MDA的浓度(P<0.01);胰腺HE染色显示雏菊叶龙胆酮能够减少糖尿病大鼠胰岛的萎缩,免疫印迹显示雏菊叶龙胆酮能增加胰腺组织内IκBα 的表达,降低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雏菊叶龙胆酮可能通过胰腺NF-κB信号通路来减轻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减轻STZ诱导的胰岛损伤,对胰岛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崔小平;张骐;王金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黄芪甲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称量体质量和睾丸质量并计算睾丸指数,测定血清中睾酮含量,睾丸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和谷氨酰转肽酶(γ-GT)含量,测定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睾丸组织超微结构.结果:黄芪甲苷能够显著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增高体质量、睾丸质量以及睾丸指数,升高血清睾酮含量,升高LDH、γ-GT、ACP含量和SOD、GSH-Px、CAT活性且降低MDA含量,显著改善睾丸组织结构病变和超微结构.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睾丸组织病变和细胞超微结构而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武向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尿nephrin与肌酐比率和RBP-4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nephrin与肌酐比率(UNCR)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患者尿白蛋白、肌酐、nephrin和RBP-4的含量,依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UAC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进行UNCR与RBP-4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NC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UNCR阳性率为51.7%,而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NCR阳性率均大于95%,UNCR与RBP-4呈正相关.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RBP-4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NCR和RBP-4在糖尿病早期诊断和预测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中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作者:任芳;王有奎;徐厚谦;唐霞;段雪萍;胡菊梅;罗英剑;常运朝;车团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陈可冀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用药规律探析

    目的:分析陈可冀院士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思路.方法:以陈可冀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31例典型医案为依据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陈可冀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方剂配伍规律.结果:在所使用的75味中药中,活血药、化痰药及补虚药之间的配伍是常用的药物组合,三者之间的配合应用构成了用药的一般规律.结论:陈可冀名老中医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化痰、扶正方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学术观点及用药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提供了用药思路.

    作者:吴荣;王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五行名词语义翻译策略的可行性研究——对两套中医译名标准化方案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

    通过语义翻译策略翻译的中医五行名词能够被参与调查问卷的来华学习中医的外国留学生接受,表明语义翻译可以用来翻译五行名词以及其他中医文化名词.

    作者:卢琰;李永安;董娜;侯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张乃修辨治泄泻经验

    目的:总结张乃修辨治泄泻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张聿青医案》中的泄泻医案进行分析,归纳张乃修辨治泄泻的临床经验.结果:张乃修辨治泄泻的临床经验可归纳为:发热泄泻,解表除湿;腹痛泄泻,清热解郁;腹胀痛泻,柔肝培土;便泄深酱,化饮清热;泄泻红腻,苦辛通降;初泄后硬,温脏清腑.结论:张乃修辨治泄泻谨守病机,分别采用解表除湿、清热解郁、柔肝培土、化饮清热、苦辛通降、温脏清腑等法.

    作者:张栋;秦玉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16年某医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了解某医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从美康系统抽取某医院2016年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抽取100张,共抽取1200张进行回顾性点评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儿科门诊疾病多涉及中医肺脏(西医呼吸系统),不合理处方118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9.83%.结论:该医院儿科中成药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需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和中医中药知识的学习,诊疗过程中要注意辨证论治,病、证、药相结合,加强临床中成药合理用药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作者:刘佳;任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利水补肾健脾法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利水补肾健脾法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妊娠雌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方式建立OHSS模型,分别给予中药、吲哚美辛和生理盐水灌胃.hCG注射48小时后,麻醉每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伊文思蓝(EB)0.1 mL,收集腹腔冲洗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EB OD值;取出双侧卵巢,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卵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腹腔冲洗液中EB含量及VEGF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EB含量及VEGF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水补肾健脾法对OHSS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许忠波;陈晓勇;陈瑾;冯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宣白承气汤灌肠对急性肺损伤患者ET和I-FABP的影响

    目的:观察宣白承气汤灌肠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内毒素(ET)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肺损伤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抗感染、机械通气、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宣白承气汤灌肠,1次/d,400 mL/次,连续治疗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I-FABP浓度及ET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I-FABP、ET含量明显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I-FABP、ET含量明显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宣白承气汤灌肠可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氧合指数,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FABP和ET有关.

    作者:脱承德;袁冰华;刘野;郭树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宣肺固金汤对脑卒中后肺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宣肺固金汤对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同时口服或鼻饲中药汤剂,2周后评价疗效,并观察患者血清IL-6和IL-8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80.0%、9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IL-6和IL-8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肺固金汤可提高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疗效,显著降低促炎症介质IL-6和IL-8的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循环.

    作者:孙宏;尚莉莉;蔡国锋;刘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镰形棘豆黄酮苷元高、中、低剂量组(336、168、84 mg/kg)和盐酸左旋咪唑组(25 mg/kg),每组10只.镰形棘豆黄酮苷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黄酮苷元;盐酸左旋咪唑组灌胃左旋咪唑25 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5%吐温-80溶液,共10天.第8天开始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共3天.采用酶免仪分别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4、8、10(IL-1、IL-2、IL-4、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干扰素 γ(IFN-γ)的含量及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L-4、IL-10、TNF-α、IFN-γ 的含量,观察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各剂量组能有效升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和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镰形棘豆黄酮苷元能够拮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胡君茹;姜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运用岗位管理的价值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岗位管理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岗位管理(研究组)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未实施岗位管理(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2组均抽取手术室患者100例与护理人员30名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手术满意率与护理人员岗位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前访视、入室接待、服务态度、指导工作、服务持续性方面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在岗位认知、绩效分配、排班模式方面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岗位管理,不仅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而且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岗位管理的满意率.

    作者:谢圆;范东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应用健康质量评分评价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以及腹压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3±0.2)天、(2.4±0.8)天、(3.2±0.3)天和(1.2±0.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9±0.3)天、(4.8±0.2)天、(6.4±0.1)天和(4.1±0.5)天,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解华;徐娜娜;程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予常规抗心绞痛及降压治疗,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各参数、脂肪细胞因子及相应指标,同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心绞痛各项参数均降低,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升高,血清瘦素(Leptin)及内脂素(Visfatin)水平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氛酸(Hcy)、一氧化碳(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心绞痛各项参数较低,APN水平较高,Leptin及Visfatin水平较低,血清Hcy、NO、Hs-CRP及TNF-α 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无病例脱落现象,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低.

    作者:聂晶;郑超;李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杜仲腰痛丸联合消定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腰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杜仲腰痛丸联合消定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腰痛的影响.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痛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予杜仲腰痛丸联合消定膏治疗,对照组41例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联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采用下腰痛JOA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Cobb角、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半年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月及半年JOA、VAS评分,Cobb角及生活质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5.4%,治疗组疗效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杜仲腰痛丸联合消定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腰痛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联合云南白药气雾剂.

    作者:赵继荣;张海清;赵生鑫;赵宁;朱宝;马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浓缩当归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浓缩当归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使用C18(250 mm×4.6 mm,5μm)反相色谱柱,以乙腈-水(水中含体积比为0.1%的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实验中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可作为评价浓缩当归丸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杨玉华;罗国安;黄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