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伟;曾永兰
百草枯中毒对肺的急性损伤严重,虽急救护理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但仍不容乐观.目前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有效治疗与护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该文就近年来百草枯中毒的急性肺损伤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救治与护理进展等进行综述.
作者:宋碧英;李巍;孙溦;郭洁;陈才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测定产妇欣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31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008 1~0.161 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0.73%.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控制产复欣颗粒质量的方法.
作者:孔卫东;张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为临床药师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建立可靠的科学管理体系.方法 应用PDCA管理方法来建立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结果 通过PDCA模式制订的工作制度、标准、流程,能有效提升临床药师临床药师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工作水平和质量.结论 PDCA在临床药学工作中是一个可靠、科学的工作模式.
作者:于磊;张蕊;徐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则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均查血、尿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肝肾功能,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4.62%,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和90.00%(P<0.05);在改善血液流变性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
作者:汪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为大理州基本药物配送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大理州零售及批发两类药品流通渠道基本药物的配备情况.结果 基本药物的配备比例较低,且品种集中,不利于基本药物的普及保障.结论 零售药房及批发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杨慧;陈娇;张必达;杨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方法 介绍临床药师参与l例重症社区获得性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治疗的经验.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可提高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改善患者预后,让患者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应茵;赖志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茯神药材中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以D-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样品经分离、提取,苯酚-浓硫酸试剂显色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90 nm波长处测定茯神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茯神多糖质量线性范围是20.1 ~ 100.5 μg,r=0.999 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茯神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捷;黄荣花;张书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民营医院200元以上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统计2012年9月份200元以上的门诊处方243张中超常处方以及用药与诊断、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当等情况.结果 200元以上的门诊处方占整个门诊处方的5.87%.每张处方均未超过5种药品,超7天常用量处方占不合格处方数的88.57%.结论 200元以上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有待加强管理,遏制大处方,降低患者药费.
作者:陈小伟;曾永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患者对医院药房的满意度.方法 成立品管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找出影响药房满意度的原因,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PDCA循环)开展活动.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提高5.1%,收到良好效果.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及患者对药房的满意度.
作者:茅渊;许建国;孙家艳;吴加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硼酸湿敷加药浴辅助治疗湿疹的效果.方法 将176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8例.治疗组给予硼酸湿敷同时加药浴治疗;对照组只给予3%硼酸湿敷局部皮损处,不采用药浴治疗.两者均给予抗组胺、抗过敏、糖皮质激素治疗,若伴有浅表的化脓性感染,加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45%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硼酸湿敷加药浴辅助治疗可提高湿疹治疗有效率.
作者:陈星荣;许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国产复方缬沙坦片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与参比制剂比较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将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组,依照自身交叉、对照方案单剂量口服国产复方缬沙坦片及参比制剂各2片(含缬沙坦160 mg/氢氯噻嗪25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法及离子对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缬沙坦、氢氯噻嗪的质量浓度,并用BAPP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国产复方缬沙坦片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缬沙坦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75±0.55)h和(2.75±0.31)h,峰浓度(Cmax)分别为(4 496.44±1 453.66)ng/mL和(4 387.46±1 445.47) ng/mL,0~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分别为(28 955.11±8 122.35)ng/(h· mL)和(29 783.15±9 706.08)ng/(h·mL);氢氯噻嗪Tmax分别为(2.44±0.66)h和(2.25±0.35)h,Cmax分别为(136.68±33.91)ng/mL和(128.12±37.35)ng/mL,AUC0-24分别为(1 018.54±200.73)ng/(h· mL)和(1 008.44±292.30)ng/(h·mL).国产复方缬沙坦片中的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99.8±15.5)%和(107.9±30.6)%.结论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张鹏;廉江平;李小川;方志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对医院2009年至2011年口服降糖药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结果 各年度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金额和DDDs均呈现增长趋势,胰岛素增敏药用量呈下降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前2位的始终是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DDDs排序前2位的始终是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结论 该院口服降糖药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谢梅;胡正波;徐春红;徐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为医院门诊药房实行自动化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医院药房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系统的原理、构造,以及自动化处理不同包装、不同规格、不同剂型等药品或液体的方式.结果 快速发药系统,能够通过滑轨式药库模块和输出系统管理大部分盒装药品;智能存取系统,采取垂直旋转运动进行认址的工作原理,管理普通药品和特殊少量盒装药品.冷藏药品和大容量输液药品等则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结论 门诊药房实行自动化具有缩短取药时间、提高药房工作效率、降低药师工作强度等优势,能解决药房很多现实问题,适合医院目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阮毅铭;郑乐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为临床更安全使用抗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查阅住院病历,对48例抗栓治疗相关性脑出血(ICH)患者的住院医嘱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抗栓治疗相关性脑出血多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共36例;其次是氯吡格雷,共8例,华法林3例,低分子肝素4例.阿司匹林使用0.3 g/d剂量的13例,0.2 g/d的9例,0.1 g/d的4例,中高剂量引起脑出血者例数较低剂量多;抗栓药物合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患者较常见ICH.结论 中等剂量到大剂量(≥0.3 g/d)的阿司匹林以及抗栓药物合并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可能会增加ICH的危险性.抗栓治疗应采用适合患者的治疗强度,大限度地降低脑出血的发生.
作者:胡琦;倪韶青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方法 对4例抗菌药物致严重ADR的病案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安全和规范用药,可尽量避免或减少严重ADR的发生,不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能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维忠;马莹;张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民营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及管理情况.方法 统计2012年2月至9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方法,分析药品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和磷酸可待因片使用量分别排前3位.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有关规定,无滥用倾向.
作者:曾永兰;罗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压片机是药物固体制剂制备中生产片剂为重要的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压片机的研究热点主要在生产的封闭性、片剂质量检测、高速高质量生产及在位清洗等.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压片机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针对当今片剂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未来压片机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王笛;赵文昌;赵振昇;宋丽军;石敏;叶伟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降压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可减少尿蛋白及改善肾功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代红梅;王瑞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人体血浆中乙酰氨基酚、异丙安替比林和无水咖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其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按照随机双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胶囊与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后,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建立血浆-药物浓度曲线,采用BAPP2.2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各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3组分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04 ~ 10.0μg/mL(r>0.999),方法回收率(85%~115%)、精密度(低浓度RSD< 20%,中、高浓度RSD< 15%)和准确度(DIF< 15%)均良好.结论 样品分析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好,可用于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胶囊生物等效性研究.统计学分析表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余春梅;杨秀丽;陈仲祥;陈家香;卢苇;郑小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从基础研究到制药企业开发全方位视角,对近期新药研发的发展与动态进行综述,并对今后药物研发进行了展望.源于天然植物的药物开发历史悠久且富有生命力;利用生物技术从动物毒液组分进行新药研究正在取得成效;化学合成药物仍是新药开发重要途径,但周期长、成本高;利用已有药物再开发获得新用途是快捷新药开发的一个方向.
作者:贾文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