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匮玉函要略方》中肾气丸命名的演变研究

陈秋霞;罗宝珍

关键词:肾气丸, 金匮玉函要略方, 命名, 演变
摘要:以金匮肾气丸为演变基础,总结其命名、组方的演变与传承,并阐述肾气丸命名更换背景、原因及意义,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从现代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病变(RA/ILD)的认识、治疗及中药研究2方面入手探讨中医药治疗RA/ILD的优势,指出本病病因不外乎虚实之分,发病过程与卫气营血相关,临床各医家在认识本病时侧重点各有不同,治疗上存在差异.中药汤剂、成药、单体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但仍需要更多研究从临床症状及肺部病变整体出发,并进行细胞、分子、基因等多靶点研究,为中医药治疗RA/ILD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何奕坤;杨光辉;胥晓芳;郑玥琪;潘新;吴辉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化疗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疼痛程度、生存质量及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在睡眠质量、疼痛程度、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均显著改善(P<0.05),护理干预组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睡眠质量、缓解身体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由护士定期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遵医嘱用药、饮食习惯、运动方式、高血压知识宣传及心理辅导几方面,前6个月每周1次,后6个月2周1次,随访时间为12个月,并建立高血压患者护理随访记录档案.对照组不实施延续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在1年后住院时检测血压及体质指数等指标.结果:1)与出院前比较,干预组患者入院后体质指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体质指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体质指数和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增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并有效通过生活、运动、饮食及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有效控制疾病复发.

    作者:热孜万古丽·艾合买提;郭英;张辉;祖力皮也·吐尔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董氏指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董氏指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厌食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董氏指压法配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共治疗3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厌食症状改善情况及唾液淀粉酶、血清微量元素(钙、镁、铁、锌、铜、铅、镉)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食欲、食量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能更好地提高唾液淀粉酶及血清微量元素铁、锌的水平(P<0.05).结论:董氏指压法配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优于单纯服用健胃消食口服液.

    作者:潘燕君;宋辰斐;夏以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生脉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气阴亏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心功能不全(气阴亏虚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基础治疗,包括吸氧、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扩血管药物等,必要时给予小剂量地高辛,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脉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科学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47,P=0.49).结论:采用生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气阴亏虚证)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莹霞;黄洁;杨理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正交实验优选中药复方养阴生肌妇炎栓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中药复方养阴生肌妇炎栓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因素,以提取物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根据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结果:中药复方养阴生肌妇炎栓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5.0小时,料液比为8:1.结论: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龙胆苦苷的含量和浸膏率影响较大;该工艺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郭敏;徐思雨;顾万红;古秋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维药西帕依固龈液治疗面部带状疱疹致口腔黏膜损害的疗效

    目的:观察维药西帕依固龈液治疗面部带状疱疹致口腔黏膜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面部带状疱疹伴口腔黏膜损害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5例.2组均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生理盐水漱口,治疗组予维药西帕依固龈液漱口,治疗7天后比较2组患者口腔黏膜疼痛程度及水泡、糜烂、溃疡愈合时间及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48.0%,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腔黏膜疼痛、水泡、糜烂、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水泡、糜烂、溃疡的数目、大小及黏膜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在改善面部带状疱疹引起的口腔黏膜损害及加速溃疡愈合方面优于生理盐水漱口,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尚佩生;詹明峰;沈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近现代针灸名家郁证医案撷萃

    目的:归纳总结10位近现代已故针灸名家诊治郁证的方法以裨益临床.方法:选取10位近现代已故针灸名家,对其生前诊治郁证医案进行搜集整理.结果:近现代已故针灸名家按照生年依次为王乐亭,杨永璇,夏寿人,彭静山,邵经明,郑魁山,程莘农,师怀堂,于书庄,贺普仁,共25则医案.结论:10位针灸名家诊治郁证注重疏调情志,畅达神志,重视培补后天脾胃,健固中焦之气,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并且内关穴运用较为普遍.

    作者:张旭东;李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干眼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干眼的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对46例R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眼表检查确诊干眼患者42例(84眼),然后对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眼与RA患者的病程、年龄有相关性.RA继发性干眼泪液分泌时间(SIT)、眼部症状评分在抗SSA抗体阳性和抗SSA抗体阴性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抗SSB抗体阳性患者SIT较抗SSB抗体阴性患者低,眼部症状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类分湿因子(RF)阳性患者较RF阴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阳性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较CRP阴性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BUT、SIT及眼部症状评分血沉(ESR)阳性与ESR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继发干眼中医辨证分型高发前3位中肝肾亏虚证占总例数的40.5%、痰瘀痹阻证占19.0%、湿热痹阻占16.7%,风湿痹阻证患者SIT时间长,肝肾亏虚证患者眼部主观症状明显.结论:RA患者应常规做干眼检查,应给予早期干预,并结合相关指标及辨证分型给予治疗和控制.

    作者:丁宁;高卫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针刺与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

    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传统毫针刺法、针刀松解疗法及密集型内热针疗法4方面入手探讨中医针刺与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为临床与科研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亚军;李盛华;吴锦秋;周明旺;宋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青海省高原多民族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青海省高原多民族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31例多民族人群实施横断面调查.结果:131例参与调查的青海省高原少多民族地区常住居民人群中平和体质23例(17.6%),偏颇体质108例(82.4%);9种体质类型中气虚质多,其次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等.男性平和质比例较女性高,偏颇体质男性中多的3种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女性多3种为气虚质、阳虚质和血瘀质.不同民族人群体质类型分布中,少数民族的湿热质明显较汉族高.各年龄层人群体质类型分布中,气虚质分布较多,青年人群湿热质分布明显,中年人群多见血瘀质、阴虚质,老年人群中阳虚质比例偏高.结论:青海省高原少数民族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受气候特点、地理环境、民族习俗、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较大.进一步证实了体质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环境因素对人群体质类型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孙鑫;钱会南;蔡舒婷;储著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海藻不同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海藻4种不同方法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方法: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柯萨奇病毒B5(COXB5)、肠道病毒71型(EV71)4种病毒感染的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横纹肌瘤细胞(RD)为模型,运用4种不同方法提取的海藻提取物对4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行治疗,并设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作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法)结合4,5-二甲基噻唑-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TI值,分析4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海藻提取物对4种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海藻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活性,其中水提取物抑制作用强,其对RSV、HSV-Ⅰ、COXB5、EV71的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413.00、310.83、7.36、176.07,与阳性对照药效果相当;乙醇超声提取物对COXB5效果较好,TI值为19.97.结论:海藻提取物具有体外抗RSV、HSV-Ⅰ、COXB5、EV71活性的作用.

    作者:陈亚乔;侯林;崔清华;刘相文;袁琦;田景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肾活血类中药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从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及补肾活血中药对骨结构、OPG/RANKL/RANK轴系统、微量元素代谢、基因表达及类激素水平的影响几方面入手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指出补肾活血中药抗骨质疏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含有的类雌激素化合物以及对成骨、破骨细胞的作用,骨代谢和机体平衡的分子生物水平,影响细胞因子分泌等方面的研究,是微观理论与宏观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有效思路;然而中药复方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证候特点辨证论治,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复方药物之间作用机制复杂,需要大样本、长时间、可重复的研究来明确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

    作者:叶丙霖;李盛华;王想福;李淑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雄青散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雄青散外用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2组均采用抗病毒(阿昔洛韦)及营养神经(VitB12)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雄青散外敷.10天后观察2组患者疱疹止痂、结痂、脱痂时间,疼痛强度(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缩短疱疹结痂、痂皮脱落时间及疼痛强度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止痂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雄青散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作者:李彩乔;朱少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加味乌头汤加减治疗癌性疼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乌头汤加减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将癌性疼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次/d,20 mg/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可根据病情变化适当调整剂量.研究组以加味乌头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采取加味乌头汤治疗癌性疼痛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萍;杨峰;安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紫苏煎治疗老年咳嗽经验

    李应存教授认为治疗老年咳嗽应标本兼顾,扶正固本,以宣肺不过敛,祛邪不伤正为基本原则;应用敦煌紫苏煎加减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为治则治疗老年咳嗽疗效满意.

    作者:葛政;李应存;李鑫浩;杨晓轶;梁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纳米雄黄外用治疗癌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纳米雄黄外用治疗癌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癌性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清洁换药后外涂甲硝唑和庆大霉素,同时外敷顺铂溶液,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米雄黄外用,2次/d.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和新生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情况.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雄黄外用可提高癌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寨东;王海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强肝软坚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强肝软坚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8例根据随机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给予强肝软坚汤加味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白介素细胞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85.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腹痛与腹胀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IgG与补体C3水平均上升(P<0.05),治疗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8与TNF-α含量均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强肝软坚汤加味能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作者:周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腺癌中医证型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证型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制定乳腺癌的辨证分型标准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近20年有关乳腺癌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建立数据库,对证型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前证型文献分布频率前3位的是:冲任失调证、肝郁痰凝证、肝郁气滞证;病例数频率前3位的是: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肝郁气滞证.术后证型文献分布频率前3位的是:气虚证、阴虚证、肝郁气滞证;病例数前3位的是:有病无证、脾肾两虚证、气虚证.乳腺癌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术前主要为肝,术后为肾;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术前居前3位的为气滞、痰、血瘀,术后为气虚、血瘀、阴虚.结论:该结果初步反映了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乳腺癌的证候规范化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孔咏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秦艽在关节炎抗炎镇痛治疗中的作用

    对秦艽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秦艽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骨节酸痛,筋骨拘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湿热黄疸,中风半身不遂,骨蒸潮热等的治疗;秦艽主要含生物碱、裂环烯醚萜苷、甾醇苷、挥发油、糖类、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抗氧化、保肝、改善胃肠功能、抗肿瘤、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其抗炎镇痛治疗关节炎的作用尤为显著.

    作者:李跟旺;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