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刚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至2012年3月我院儿科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好.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9年2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住院患者44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芪扶正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35%,发生类型有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等.除药品说明书上常见不良反应以外,另有静脉炎、多汗、眼干等新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几天以后,为迟发型不良反应.结论 应加强参芪扶正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完善药品说明书内容,规范临床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防止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胡颖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汉黄芩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大小.方法 给小鼠灌服和腹腔注射不同质量浓度的汉黄芩素,观察小鼠的活动和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数,并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汉黄芩素对小鼠经口服及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症状主要有行动迟缓、异步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连续性抽搐.小鼠口服给药的LD50为7.62 g/(kg·d),95%的可信限为6.55~8.86 g/(kg·d),腹腔给药的LD50为6.08 g/(kg·d),95%的可信限为5.89~6.27g/(kg·d).结论 汉黄芩素毒性较低,该试验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永顺;杜士明;董永成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自制与进口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方法 依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标准和参照日本《医疗用药品品质情报集》中的溶出度试验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以水、0.1 mol/L的盐酸、pH=4.0的醋酸盐缓冲液、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进行测定,溶出方法为桨法,转速为50 r/min,并通过f2相似因子法评价自制与进口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 3个批号的自制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30 min溶出度均大于90%,与进口片的相似因子大于50%.结论 自制片与进口片的溶出曲线相似,提示该试验药品处方合理,生产工艺稳定可靠.
作者:李莺;吴燕;刘丽平;郭双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长春西汀注射液中长春西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3 mmol/L碳酸铵水溶液-四氢呋喃(100:16: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长春西汀检测质量浓度在0.2~1.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0.76%(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朝晖;李根;周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阿德福韦酯对替比夫定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补救治疗方法.方法 将50例替比夫定治疗后出现rtM204I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B组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1,3,6,12个月进行检查,观察两种疗法对rtM204I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rtM204I变异检查无阳性,且在第1,3个月检查发现rtM204I变异明显改善,优于A组(P<0.05).治疗12个月后,B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率、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转阴率均达到100%,而A组分莉为68.0%和72.0%,B组优于A组(P<0.05).两组e抗原血清转换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对服用替比夫定慢性乙型肝患者出现rtM204I变异时,可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7d后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proBNP)、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28 d病死率及住院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3,7d后血浆NT-proBNP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9.07±0.40)μg/L、(8.21±0.29)μg/L和(32.23±8.16)mg/L、(24.46±7.22)mg/L,对照组分别为(9.57±0.56)μg/L、(9.04-0.44)μg/L和(42.27±9.54)mg/L、(29.93±8.29)m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10,8.910,4.524,2.814;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为6.2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分别为15.63%和1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50,42.500;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NT-proBNP和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研究和应用.
作者:朱衍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验证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蛋白试剂盒结果的一致性,为制订总蛋白试剂盒的国家标准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质控血清(或血清)测定4个厂家总蛋白试剂盒的准确性、线性范围、精密度以及不同厂家总蛋白标准品的准确度.结果 4个厂家总蛋白试剂盒的准确性均满足要求,r≥0.99,批内精密度不超过0.30%,标准品准确度的偏差不超过2.43%.结论 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不同厂家的总蛋白试剂盒是通用可行的.
作者:王刚林;陈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考察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10mg、每日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片10 n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及内镜下的疗效,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临床及内镜下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17和4.94,P<0.05或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3月,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2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GER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内镜下愈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海泓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除锈方法对金属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除锈前进行清洗消毒,选出锈迹程度相近的医疗器械200件,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件.试验组将器械的生锈部分用软毛刷蘸以60~80℃纯水按1:10比例配制的除锈溶液进行局部除锈;对照组将器械浸泡于以30~50℃常水按1:10比例配制的除锈溶液中5~10 min,用软毛刷将器械在溶液中刷洗.比较2组经过6次除锈处理后器械的使用寿命和清洗合格率.结果 试验组器械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清洗合格率为98.00%,对照组清洗合格率为7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锈的医疗器械用以60~80℃纯水按1:10配制的除锈溶液进行局部除锈,效果更好.
作者:袁俊华;黄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对乳腺癌手术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患者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以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S组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维持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疼痛以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结果 S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5),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乳腺癌手术苏醒迅速快,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方礼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地诺前列酮栓与缩宫素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探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妊娠晚期有引产指征孕妇17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5例.A组将地诺前列酮栓置入阴道后穹窿内,B组将缩宫素2.5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内,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及浓度.结果 A组临产发动时间(5.78±2.24)h、分娩时间(9.02±3.02)h、总产程(8.12±3.14)h,均短于B组的(8.63±3.20)h、(11.78±3.42)h、(7.98±1.023)h(P<0.05);A组引产效果总有效为95.29%,也高于B组的83.35%(P<0.05);A组剖宫产率为8.23%,低于B组的22.35%(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A组发生7例一过性恶心,3例宫缩过度刺激,取出药物后立即好转.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阴道放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有效、安全、使用简单方便的引产方法.
作者:唐蓓蓓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加巴喷丁片剂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以茚三酮光度法测定加巴喷丁片剂含量,测定波长为570 nm;采用转篮法,以900 mL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温度(37±0.5)℃,对5批加巴喷丁片剂在8,10,12,15,30 min内进行溶出度均一性和批间重现性试验.结果与结论 样品溶出均一性良好,溶出度均大于90%,茚三酮光度法可用于测定该产品的溶出度.
作者:李彩文;陈宝泉;卢学磊;麻静;王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足叶乙苷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特点及对策.方法 对3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护理,分别在饮食、空气、静脉穿刺、骨髓抑制期保护等进行整体化护理,并与既往收治并进行普通护理的32例患儿进行对照,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3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中有2例出现发热、出血情况,经及时治疗后均得以恢复.对照组32例患儿中3例出现发热,2例发生出血,经积极治疗后均康复.结论 对使用足叶乙苷治疗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采用整体化护理,可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任彩云;王闰平;张蕾;方嫦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声监导下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MTX)同时口服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在超声监导宫腔镜下,将甲氨蝶呤50 mg注入输卵管,同时口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观察包块、血β-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β-HCG)变化情况.结果 102例患者中97例治愈,治愈率95.10%;2例1周后复查血β-HCG升高,再次插管注药成功;1例因宫腔多发内膜息肉,无法找到输卵管开口,改腹腔镜手术;2例治疗失败.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检查的40例患者中,18例恢复通畅.已有8例患者自然妊娠,孕足月正常分娩,5例早孕行人工流产术.结论 超声监导下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同时口服中药,损伤小,能大限度满足患者生育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艳;张松;李杰;陈京美;臧永发;齐国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医院用药不合理处方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汇总2011年门、急诊处方评价表和不合理用药处方登记表,输入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并与2010年比较.结果 2011年该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76种,平均处方金额为107.97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13%,注射剂使用率为37.36%,较2010年均有所下降;不合理处方共计338张,其中不规范处方98张,不适宜处方224张,超常处方16张.结论 2011年门、急诊处方管理质量较2010年有所提高,但不合理用药情况仍存在,应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梅海权;罗艳梅;吴友良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地奥司明防治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静脉曲张患者20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3例.所有患者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组术前4h给予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口服微粒化地奥司明片,且术后维持口服1周;对照组术前4h给予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术后两组均给予脐周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周小腿周径,B超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血液生化检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对照组小腿周径较术前明显增加(t=11.725,P<0.001),也较同期治疗组粗(t=9.601,P<0.001);B超检查发现对照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治疗组(矫正×2=8.199,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地奥司明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更有优势,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防治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阮利斌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调经种玉丸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Hedera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8:7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2 nm.结果 川续断皂苷Ⅵ进样量在0.156~4.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13%,RSD为1.84%(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调经种玉丸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
作者:钱芳;张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安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继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暖宫孕子胶囊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取7日鸡胚40枚,建立CAM模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空白组,每组20枚;试验组加暖宫孕子胶囊药液于无血管区的载体上,空白组加生理盐水,每日加药1次;3d后检测CAM载体周围一级、二级的血管数目.结果 试验组一级、二级血管数目均多于空白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暖宫孕子胶囊能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CAM)的血管生成.
作者:孟慧玲;粱真;于迎新;韩凤梅;张清秀;李聪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