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3例

陶晓剑

关键词:高血压病, 肾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β2微球蛋白, 依那普利
摘要: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43例,在常规治疗(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等)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连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与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对照组).结果 依那普利治疗4周时,EH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8周后血压显著下降,甚至已基本接近正常水平(P<0.01);治疗后EH组患者u-ALB和β2-MG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作用明显、确切,患者耐受性好,且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患者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时高乳酸血症的发生时间

    目的 研究艾滋病(AIDS)患者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后出现高乳酸血症的发生时间,以便早期干预,降低病死率.方法 选取1000例行HAART治疗的AIDS患者,从HAART治疗的基线开始,每3个月采用酶电极法测定1次患者的血乳酸水平,统计发生高乳酸血症患者的例数,并记录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时HAART治疗的持续时间.结果 239例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HAART治疗的持续时间为(46.77±14.67)个月.结论 AIDS患者行HAART治疗的1~3年应对血乳酸水平进行严密监测,以便早期发现高乳酸血症,尽早调整用药方案,降低高乳酸血症所致的病死率.

    作者:秦英梅;潘彩芳;何琦;卢祥婵;黄绍标;农影星;李源;欧汝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金龙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金龙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特征法鉴别制剂中的甘草,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麻黄,并对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结果 显微特征法与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士的宁进样量在0.094769~0.94769 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3%,RSD=2.2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金龙丸的质量评价.

    作者:胡畔;李玥瑛;笔雪艳;张清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我院2011年1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1年收集的1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以老年患者发生率高;由抗微生物类药物引发的例数多,抗微生物类药中又以头孢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发生率高;给药途径主要以静脉滴注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和胃肠道反应多见.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黄建蓉;陈孟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33例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选择68例(68眼)翼状胬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行单纯胬肉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2,5.92,P<0.05);治疗后1年内,观察组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84,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肯定,能明显减少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少.

    作者:薛圣游;林体锋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蛋白试剂盒(双缩脲法)通用性研究

    目的 验证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蛋白试剂盒结果的一致性,为制订总蛋白试剂盒的国家标准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质控血清(或血清)测定4个厂家总蛋白试剂盒的准确性、线性范围、精密度以及不同厂家总蛋白标准品的准确度.结果 4个厂家总蛋白试剂盒的准确性均满足要求,r≥0.99,批内精密度不超过0.30%,标准品准确度的偏差不超过2.43%.结论 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不同厂家的总蛋白试剂盒是通用可行的.

    作者:王刚林;陈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长春西汀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长春西汀注射液中长春西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3 mmol/L碳酸铵水溶液-四氢呋喃(100:16: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长春西汀检测质量浓度在0.2~1.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0.76%(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朝晖;李根;周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纳美芬治疗急性乙醇中毒49例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在急性乙醇中毒中的应用.方法 将89例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结果 治疗组用药30 min病情明显好转,病情稳定.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及后遗效应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纽(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纳美芬抢救早期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肯定.

    作者:周波;孙志红;任芳;张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60例

    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可行性.方法 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60例口服20%甘露醇行术前肠道准备,并对排便情况、不良反应及肠道准备前后电解质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肠道清洁总有效率及肠道准备前后电解质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肠道准备的反应情况、肠道效果优、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安全、高效、方便,可广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准备.

    作者:曾凡清;张蕾;吴南顺;康楷;殷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对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 介绍通过设计和实施临床路径系统,对单病种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结果 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减轻了患者负担,增加了服务满意度.结论 临床路径是一种既能保证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成本的新型的病种管理模式,应尽量完善系统的建设,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叶俊;刘松林;黄长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乌司他丁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7d后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proBNP)、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28 d病死率及住院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3,7d后血浆NT-proBNP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9.07±0.40)μg/L、(8.21±0.29)μg/L和(32.23±8.16)mg/L、(24.46±7.22)mg/L,对照组分别为(9.57±0.56)μg/L、(9.04-0.44)μg/L和(42.27±9.54)mg/L、(29.93±8.29)m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10,8.910,4.524,2.814;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为6.2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分别为15.63%和1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50,42.500;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NT-proBNP和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研究和应用.

    作者:朱衍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培哚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蛋白尿45例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 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8 mg/d,早晨顿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降压疗效及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MAIb)和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 降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8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U-MAIb和β2-MG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降压,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且副作用小,是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的理想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刘云飞;徐志欣;徐丽君;赵伟华;刘雪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性高血压病18例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脂联合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利尿剂治疗老年单纯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8例.A组采用卡托普利、速尿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收缩压与脉压差显著降低,两组降压疗效分别为94.44%和72.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利尿剂治疗基础上,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有效降低老年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及脉压差,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江;杨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8例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8例采用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治疗,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赵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足叶乙苷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足叶乙苷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特点及对策.方法 对3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护理,分别在饮食、空气、静脉穿刺、骨髓抑制期保护等进行整体化护理,并与既往收治并进行普通护理的32例患儿进行对照,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3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中有2例出现发热、出血情况,经及时治疗后均得以恢复.对照组32例患儿中3例出现发热,2例发生出血,经积极治疗后均康复.结论 对使用足叶乙苷治疗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采用整体化护理,可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任彩云;王闰平;张蕾;方嫦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34例

    目的 考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用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B组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观察输注右美托咪啶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气腹后10 min(T4)、气管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h内镇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T4时A组MAP低于B组(P<0.05),T2时A组HR低于B组(P<0.05).与A组比较,B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睁眼时间延长(P<0.05),术中高血压及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6h内曲马多使用率减少(P<0.05),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应激反应,苏醒期镇痛效果良好,不影响麻醉恢复,并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云珍;习建华;程远;陈淑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43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在临床的分布状况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各种标本分离的PAE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435株PAE,其中从痰标本中分离出370株,占85.06%;高发病区是神经外科、ICU、呼吸科;其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低,为15.64%,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氨曲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6.25%,36.96%,45.54%,47.89%,48.94%.结论 该院PAE的耐药率处于高位,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为临床提供新的耐药性资料,医生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孙鑫晔;王栋;袁耀辉;王丽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轻、中度EH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口服美托洛尔片25 mg,每天2次,如2周后患者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50 mg,每天2次,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和HRV的变化.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P<0.05或P<0.01),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前观察组SDNN,SDANN和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SDNN,SDANN和PNN50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EH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萍;王锦伟;谢佳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3例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43例,在常规治疗(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等)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连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与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对照组).结果 依那普利治疗4周时,EH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8周后血压显著下降,甚至已基本接近正常水平(P<0.01);治疗后EH组患者u-ALB和β2-MG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作用明显、确切,患者耐受性好,且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陶晓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6例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72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阴道给药,每次1.2g,每天1次,连用3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以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每次0.2g,每天1次,连用3d.治疗结束后1周、1月、2月和3月分别进行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 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7.60,P<0.01),且治疗后3个月内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7.41,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优于单纯的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治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

    作者:范丽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地佐辛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102例

    目的 研究地佐辛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4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术后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早期康复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疼痛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排气时间为(36.4±5.5)h、术后下床时间为(47.5±7.8)h,对照组分别为(40.2±5.7)h和(52.9±9.2)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0,6.04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良好率分别为96.08%和84.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4.667,P<0.05).结论 地佐辛可完全满足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要求,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志水;姚建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