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丙酮酸及其钠盐制备的研究概况

陈旻;汪笑秋

关键词:苯丙酮酸, 苯丙酮酸钠, 合成路线
摘要:目的 比较苯丙酮酸及其钠盐几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为制备苯丙酮酸及其钠盐选择一条比较有前景的路线.方法 分别对α-乙酰氨基肉桂酸水解法、海因法、双羰基化法、乙内酰脲和苯甲醛合成法4种制备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4种方法中,乙内酰脲和苯甲醛合成法是理想的制备方法.结论 采用乙内酰脲和苯甲醛合成法制得的苯丙酮酸以钠盐的形式存在,稳定性好,易于储存和运输,且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安全系数高,可实现产业化.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效果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构建抗菌药物计算机管理系统,组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核组,综合制订各科室及职能部门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措施.并分别随机抽取综合措施干预前后的住院病历500例,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综合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病原菌送检比例、抗菌药物费用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的合理用药比例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临床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形式多样,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其应用更趋合理.

    作者:张哲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对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131I治疗Graves病时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131I治疗的198例患者按血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和TPOAb是否阳性分成两组,对比两组的甲低发生率.结果 患者经131I治疗后12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TGAb和TPOAb阳性组甲低发生率明显高于TGAb和TPOAb阴性组(P<0.01).结论 TGAb和TPOAb阳性可明显提高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低的发生率.

    作者:王峰;康雪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他克莫司治疗窗很窄、生物利用度低、个体差异大.综合分析影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各种因素,可为移植患者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提供有益信息.

    作者:何霞;童荣生;肖开春;罗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环孢素A混合胶束的制备与理化性质考察

    目的 制备环孢素A混合胶束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筛选环孢素A混合胶束的佳处方,并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情况.结果 佳处方为环孢素A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7、胆固醇硫酸酯钠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4、水合介质为双蒸水,由此制备出的胶束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39.2±2.3)nm,Zeta电位为(-25.3±0.56)mV,胶束的载药量达(6.04 ±0.04)g/L,包封率为(94.5±0.46)%,24 h内体外累积释放(33.1±2.7)%.结论 用优化处方制备的环孢素A混合胶束,其稳定性和分散性良好,具有一定缓释作用.

    作者:潘昊;李翔;张婧;王东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

    患者,女,44岁,因空腹服敌敌畏50 mL,约10 min后出现呕吐、大汗、神志不清、呼吸困难,1 h后送当地医院洗胃、注射阿托品(量不详),4 h后来我院急诊.就诊前无大量进食酒肉史,既往无胆胰疾病史.

    作者:梁华兵;韩文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28例

    目的 观察曲关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及卡维地洛口服.结果 半年中,再次住院率、病死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卡维地络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蔡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25、嗜酸性粒细胞和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治疗组4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予孟鲁司特钠片10 mg口服,每晚1次,连用3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IL-10、IL-2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IgE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并观察日夜间症状.以同期入选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25和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IL-25和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肺功能和日夜间症状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夜间症状和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浆IL-25水平、上调IL-10水平,从而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使B淋巴细胞分泌IgE减少.

    作者:叶军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清醒气管插管30例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理想靶控血药浓度.方法 选择拟行全身麻醉的成年患者30例,予氟哌利多5mg和瑞芬太尼1 mg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以血浆室为靶控目标,血浆靶控质量浓度从1.6 ng/mL开始按序贯法输注,如患者有呛咳、体动则暂停插管,瑞芬太尼以0.2 ng/mL递增直至达到插管1分.结果 瑞芬太尼靶控血药质量浓度在2.0~2.4 ng/mL时,患者意识清醒,镇痛满意,且能张口配合气管插管,未见插管反应和呕吐、肌僵等副作用.结论 理想的清醒插管时所需瑞芬太尼靶控血药质量浓度为2.0~2.4 ng/mL.

    作者:宿亚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魏胶囊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小鼠灌胃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阿魏胶囊的安全性,进一步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小鼠灌胃阿魏胶囊,通过预试验测定半数致死量,并据此测定大耐受量.结果 半数致死量未测出,小鼠1 d大给药量为9.888 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360倍.结论 阿魏胶囊毒性较低,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张海英;薛洁;田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不同产地朱砂莲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朱砂莲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马兜铃酸A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200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7℃.结果 不同产地各批次朱砂莲中马兜铃酸A的高含量为0.241%,平均含量为0.206%.结论 该试验结论为朱砂莲的合理使用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任华忠;万丽;王书林;王金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至2009年进行婚前检查并有生育准备的3 698名育龄妇女分为两组,其中孕前4周及孕后12周每日服食叶酸片0.4 mg的1 828名孕妇为干预组,未增补叶酸片的1 870名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孕期满30周至产后1周的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缺陷发病情况.结果 3 698名孕妇中,发生胎儿神经管缺陷4例,总发生率为0.11%,均为对照组所发生,发生率为0.21%.结论 孕妇在围孕期(至少孕前1个月至孕后3个月)每日增补少量叶酸片,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作者:沈佩芳;胡惠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美喘清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23例

    目的 观察美喘清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美喘清每12 h口服1次,2~5岁每次12.5μg,大于5岁每次25μ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2~6岁每次4 mg,大于6岁每次5 mg,每晚1次,疗程2~4周;所有患儿均子对症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并行止咳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9.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有3例出现心率增快,2例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均不影响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美喘清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角膜炎49例

    目的 探讨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角膜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0.3%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照组予0.3%氧氟沙星滴眼液,均为每2 h给药1次,每天6次,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7,15 d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测定低抑菌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共培养出80株细菌,两组细菌阳性率均为81.63%,观察组低抑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6%,对照组为95.9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临床疗效确切,抗菌活性高,疗程短,能快速有效治疗急性细菌性角膜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头孢克肟干混悬剂的处方筛选

    目的 确定头孢克肟干混悬剂的佳处方.方法 根据头孢克肟的理化性质和生产工艺,通过筛选试验和稳定性试验优选头孢克肟干混悬剂的佳处方.结果 用拟订处方生产的头孢克肟干混悬剂质量稳定.结论 优选出的处方适合于头孢克肟干混悬剂的生产.

    作者:杨松岭;孙红;孙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几种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的植物多酚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近年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能导致骨质疏松.多酚类化合物如茶多酚、葡萄多酚和苹果多酚等均含有酚羟基结构,具有抗氧化作用;葡萄多酚中的白藜芦醇还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绝经所致骨质疏松.该文就几种常见的植物多酚在抗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其机制进行了介绍.

    作者:王娟;井娟;牛银波;孔祥鹤;梅其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孕三烯酮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或孕三烯酮预防复发、提高缓解率及妊娠率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A组给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达菲林)3.75 mg肌肉注射,每隔28 d 1次,共6次;B组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共6个月.结果 A纽患者的盆腔疼痛缓解率和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GnRH-a比孕三烯酮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果崇慧;杨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治疗脾破裂25例

    目的 观察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脾破裂需手术治疗的患者25例,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并在术中加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局部止血.结果 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治疗脾破裂效果好、出血少.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治疗脾破裂切实可行,具有快速、有效、持久的止血效果,是防治脾破裂术中出血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红江;周晓锋;严富国;王先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TMC18键合硅胶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1.0 mL/min,温度25℃,检测波长238nm.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3.2~1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39 843.76+1 012 294.70X,r=0.999 2(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RSD=1.49%(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津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较好.

    作者:黄群莲;唐灿;张彦燕;李云鹏;赵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院8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住院患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结果.方法 根据200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胃食管反流病全球定义和分类,对医院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住院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83例患者进行分型;治疗则以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动力药,辅以抑酸药、抗酸剂控制症状4~8周,再以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1年,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用治疗方案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食管综合征的患者,症状治疗有效率为96.39%,胃镜评价治疗有效率为95.18%.结论 加拿大蒙特利尔胃食管反流病分类方法对诊断食管综合征有明确的指导性;先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促胃肠动力药控制症状,再长期抑酸治疗,在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治愈后的维持治疗中作用十分明显.

    作者:肖招英;张颂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围手术期抗茵药物应用现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6月145例外科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根据设计的调查表作回顾性调查.结果 145例患者中,使用抗茵药物135例,不合理使用61例.其中药物不合理联用多(26例),其次为药物选择与适应证(24例)、用法与用量(24例)、预防用药(20例)等不合理;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率高(27.93%),其次为青霉素类(26.08%)和氨基苷类(19.08%).结论 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殷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