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英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曲美他嗪对已接受常规治疗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0g口服、每日3次,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日3次,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明显改善,心律失常显著减少(P<0.05),两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稳心颗粒与曲美他嗪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有效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颜永乐;廖美如;陈蕾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医院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门诊和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处方,记录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金额等数据,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 麻醉药品处方用量较大者为盐酸吗啡注射液及硫酸吗啡缓释片,其DDDs排序位居前列.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基本符合其管理规定,使用合理.
作者:周唯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乳核消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 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22~2.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86%,RSD为0.69%(rg=6).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可用于乳核消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安军;张伏军;尹小玲;赵嘉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36例服用六味地黄汤(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2次服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片0.2 g/次、每日3次.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55.5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口服六味地黄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消耗数量、金额、类别.结果 中成药、抗代谢药和天然来源药物消耗金额居前3位,奥沙利铂、多西他赛和一些中成药位于品种销售前列.与大型医院相比有一定差异.结论 2008年至2010年该院抗肿瘤药物消耗金额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品种选择上仍倾向较成熟的药品和用于辅助治疗的中成药.
作者:方佩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介绍近几年已报道的有关受体介导的肝靶向栽药系统的研究情况.近年来受体介导的肝靶向栽药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进展,相关配体一受体可与药物、脂质体、纳米粒、基因、偶联物等相连,提高药物或栽体的肝靶向能力.受体介导机制在肝靶向栽药系统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肝脏特异性受体的不断发掘,丰富了肝主动靶向的理论体系,展示了肝脏疾病治疗的美好未来.
作者:李全斌;何开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前药品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就药品风险管理相关概念、我国药品风险管理现状和医疗机构药品风险的来源作了简要介绍,并结合该院具体情况,阐述了药品风险因素和该院采取的相应措施.
作者:庞昌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双嘧迭莫新型凝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卡波姆-940为基质,以双嘧达莫为主药,以薄荷脑为透皮促进剂.辅以1,3-丙二醇、羟苯乙酯、吐温-80,制成凝胶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凝胶剂的主药双嘧达莫含量,测定波长为(283±1)nm.结果 双嘧达莫质量浓度在2~1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0.060 8 C-0.0016(r=1).回收率为99.78%,RSD为0.70%.结论 双嘧达莫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黏合性、成膜性和稳定性;质量控制方法 简便且准确,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爱晓;张昊;朱丹燕;周鹏;金慧;孙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临床静脉输液工作的现状,探讨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方法 利用现场考察临床输液配制室条件,观摩和询问护师配制操作情况,查阅医师医嘱,走访住院患者等方法.结果 医院临床输液制度较为完善,但药物使用方法 不当偶有发生;操作环境尚有缺陷;护师输液操作熟练,但对药物特别是新药的理化性质、药物配伍变化掌握尚有欠缺,输液过程中药液颜色改变或混浊等现象偶有发生;患者对输液危害了解不够.结论 药师应参与临床工作,介绍药品知识,特别注重介绍新药理化性质,参与培养静脉输液护师专业队伍,有条件的医院应成立静脉输液配制中心,以促进静脉输液药物的使用安全、合理.
作者:聂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中苯磺酸氨氯地平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柱(200mm×4.6mm,5 μm),以0.01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含0.7%三乙胺,磷酸调pH=4.0 4-0.1)-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7 nm.结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峰和相邻杂质峰可达到有效分离(R>1.5).苯磺酸氨氯地平质量浓度在5.0~5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7%.100.03%,99.85%,RSD分别为1.21%,0.87%,1.06%(n=3);方法 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结论 该方法 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在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及工作满意度.方法 随机抽取258名医院药学人员和213名行政后勤人员,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职业紧张状况测评及工作满意度分析.结果 医院药学人员的职业任务和个人紧张反应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环境越好,被提升的机会和参与决策的机会越多,组织的忠诚度越高,工作满意感的程度就越高.结论 医院药学工作是一个紧张的职业,只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个体调节,才能提高工作满意度,以适应新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
作者:郑丽娜;李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的败酱草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流速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0nm.结果 两种败酱草药材的相似度仅有0.021.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来鉴别白花败酱和黄花败酱.
作者:张一芳;周淑琴;杜文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多方面应用.方法 查阅资料,对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现代信息技术与医院药品管理的有机结合,可实现药品管理信息化,极大优化药品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医院药品的管理具有科学性、优越性、快捷、精确、灵活、双向互动等特性.
作者:林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癃闭舒治疗慢性非细茵性前列腺炎(CNP)的疗效.方法 将106例CN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消除顾虑、安排规律的生活、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每日1次热水坐浴、每周1次前列腺按摩、解痉镇痛等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左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共4周.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癃闭舒胶囊0.9 g口服,每日2次,连续4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12%,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癃闭舒胶囊治疗CNP安全、有效,患者的依从性较好.
作者:郑俊彪;李建辉;王峻;李余敏;沈育忠;于晓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红花注射液20mL、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评判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浆纤维慢白原的浓度降低(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有效.
作者:赵建红;甄敏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男性不育症门诊的少弱精子症患者83例,应用复方玄驹胶囊口服治疗,1.26 g/次,3次/d,疗程为90-180 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精子参数比较显示,精子总数、A级精子总数,B级精子总数、精子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高(P<0.01).结论 应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对提高精子总数、A、B级精子总数、精子密度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江原;郑祥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鼻窦炎口服液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岛津Shimpack VP-ODS C18柱(250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12:88)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0.235-1.76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RSD=0.67%(n=6).结论 该方法 灵敏、简便、结果 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鼻窦炎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与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2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在肝素化前、转流30 min、体外循环停机时和术后24 h分别测定体外循环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栓烷B2(TXB2)值变化;分别于术后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并于手术后即刻、2 h和6 h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测定.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肺功能改变.结果 与体外循环术前相比,血小板计数在术中和术后降低,血栓烷B2在术中明显增高,术后很快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或P<0.01).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在术后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体外循环可导致血小板数量的改变和功能障碍,并在术后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赵初环;林洁;钱红兰;冯霞飞;张翔;孙成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克霉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常规的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稀释法和薄膜过滤冲洗法进行对比研究,同时确定克霉唑乳膏基质的适分散剂.结果 恒温45℃、pH=7.0的无茵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液为较适宜的分散剂,细茵、霉茵和酵母菌检查可经分散剂分散后采用薄膜过滤冲洗法,少冲洗量为每筒不少于800mL;控制茵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茵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检查.结论 克霉唑乳膏细茵、霉茵检查可采用薄膜过滤冲洗法消除抑茵成分,控制茵检查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有效消除克霉唑乳膏中的抑茵成分.
作者:周剑;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是通过抗心肌缺血、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措施来达到目的.该文具体介绍了各种类药的物作用机制、特点以及不良反应.
作者:叶继锋;侯齐书;戴伟伟;唐锦心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