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荣
1 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认识1.1 学分制与学年制学分制起源于 19世纪 70年代的美国高等学校,是伴随着选课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 20世纪以来,学分制作为弹性选课的配套手段,为众多国家所采用.
作者: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根据中等卫生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略作探讨.
作者:陈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我院 1997~ 2001年共收治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10例 (住院 8例,门诊 2例 ).男 8例,女 2例,年龄小 7个月,大 38岁.用药小量 10mg,大量 60mg.发病短者 4小时,长 2天.均否认外界精神刺激,否认类似帕金森氏锥体外系疾病的家族史.所有病例均停用胃复安,除 1例口服 60mg者洗胃外,其余均及时对症治疗,症状很快消失,未留后遗症.
作者:范宗慧;朱菊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学分制是以定量学时为单位计算学习劳动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1].它具有学习期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质量评定的综合性、成绩考核的变通性等特征 [2].实施学分制既可以发挥教师个人的业务专长,实行因材施教,也可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发展个人志趣,对繁荣学术和培养 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建宇;林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等卫校教师在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起着纽带作用.对学校而言,教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对学生而言,教师是对学校教学组织、管理满意度的信息反馈者.因此,教师的工作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
作者:江海峰;蒋艳;王红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护理行业在入世后会遇到诸多方面的挑战和冲击,如观念的转变,护理经济理论的建立,护理模式的完善,护理教育的改革与提高等.作为护理教育的前沿阵地--中等卫生学校,顺应时代的发展,认真探讨、解决入世后护理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吴丹;何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教师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教师施予的教育影响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如何发生反应,这与教育效果密切相关.笔者结合高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影响力的构成要素.
作者:张钠;罗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1世纪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把图书馆带入了自动化、网络化与信息化时代.在新形势下,需要构建新型的图书馆,更需塑造现代化的图书馆员的素质.图书馆需要具备良好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过硬专业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图书馆员,以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满足读者高层次的需求.
作者:江汉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总结兰州铁路局 1991~ 2000年登记的结核病情况,探讨不同年龄组结核病的发病情况,对我院登记管理的 74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21~ 40岁组发病比例高,为 34.22%, 41~ 60岁组发病比例次之,为 25.40%,年龄大于 60岁组发病比例第三,为 24.47%, 0~ 20岁组发病比例低,为 15.91%.以上各年龄组的发病比例应引起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高职高专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存在课程设置门次多、合并欠合理、师资不适应等问题.提出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安排及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
作者:范显忠;诸葛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校始终把学生宿舍管理纳入学校的整体管理中.校领导对宿舍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管理学生宿舍工作的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 (简称宿管办 ).由于上上下下共同努力,我校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正在向规范化、系统化迈进.以下是我们从事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一些体会.
作者:贺小以;王良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诊断技能,它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具有肯定价值.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规律是诊断心肌梗死可靠而实用的方法.心电图检查可协助临床对房室肥大、心肌受损、供血不足、心包疾病、药物作用及电解质紊乱做出正确的诊断.心电监护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心导管检查、人工心脏起搏、电击复律、心脏复苏及其他危重病人的抢救,对挽救病人生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学生必须要掌握心电图诊断技能.但是心电图的教学又是临床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多数学生只会死背心电图的诊断依据,面对实际病例进行心电图分析,常如坠入云山雾海,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为了使心电图教学始终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研制了心电图教学与考核课件,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际脱节的矛盾,使医学生在学习掌握心电图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阅图能力,对常见的异常心电图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作者:武兴权;赵向林;李长吉;武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计算机 LAN(Local Area Netware)产品中, NOVELL公司的 Netware操作系统 NOS(Network Operation System)处于领先地位已有 10多年,广为各行各业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出现服务器系统不能引导的故障,导致网络瘫痪 ,如果不寻找安全可靠的解决办法,就可能使存储的大量有用数据损失殆尽,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找一种既能使网络数据资源保持完好,又能使服务器恢复正常引导的修复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多次修复故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丰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实验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如何上好实验课呢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上好实验课,除了做好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基本教学环节的工作外,还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李景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是护理教育改革的终目的,对实现培养目标,造就一代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迎接新挑战,竞争力强的新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护理教师共同关心和探讨的现实课题.笔者就护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问题谈一些管见.
作者:雷芸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中专学生的个性特点目前的中专生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多在十五六岁,程度参差不齐.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猛增长,追求自立,试图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与父母、教师的关系;由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越来越强烈,渴望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不希望被别人指手划脚、横加指责,或者继续被当成未成年人看待.这种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如果引导得当,就能成为前进的动力.但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与经济上的不独立,要求得到他人尊重和自己尊重他人之间又常相矛盾,使得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稍有不如意便抱怨教师、学习、环境等,表现为狭隘、偏激、嫉妒、敌对,往往把教师、家长与同学的善意看成是恶意的,抑或自卑、神经质等.因而部分学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上放松要求,行为上有意无意违反校规校纪,如打人骂人、故意损坏公物或顶撞教师等.这样的学生素质显然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不相适应.
作者:陈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护理教育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及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一项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加强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作者:刘根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杀早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带给人类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不少学者把自杀行为看作是一种疾病 [1].它符合 WHO的健康与疾病的意义, WHO1990年列出世界各国自杀率与自杀人数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排第 19位,其中自杀率为 17.07/10万,人数为 189 850人,高危年龄 15~ 24岁,男女一样.关于自杀行为,不同学者根据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没有统一标准 [2].从生物学角度可分为自杀、自杀未遂、自杀意念.为了了解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相关问题,为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也为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资料,笔者于 2001年 5月在某大学进行本项研究.
作者:赵峰;白黎;李怡;孙向红;杨秀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体育教育而言,至少出现了三种转变:一是由以往传授与继承固有知识技能为重点的封闭式教育向着重培养学习者创造能力、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开放式教育转变;二是由单一的知识型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型教育转变;三是由校园式封闭教育向全社会的终身式教育转变.这三大转变旨在倡导和培养一种适应主体教育需要的开放的终身的体育思想,培养能力全面,能全方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
作者:刘卫峰;毕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由于我国城乡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愈来愈高,中专毕业生人才市场逐渐缩小,中等卫校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新的挑战,促进中等教育的发展呢 ?就省部级重点中专而言,我们应当挖掘潜力,增强信心,摸清市场,调整专业,办出特色,知难而上,狠抓质量,谋求发展.
作者:周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