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年医院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刘利

关键词:细菌, 耐药性检测, 敏感性,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 226株非重复菌株,革兰阴性菌占63.87%(783株),革兰阳性菌占36.13%(443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对常用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对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奇异变形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敏感.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对常用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呈多重耐药现象;化脓性链球菌(A群)对万古霉素、氯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较低,但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仍表现为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均保持有较高敏感性,尤其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结论 定期总结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这对规范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耐药菌在临床暴发流行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氯柳酊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 介绍氯柳酊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氯霉素、水杨酸为主药制备氯柳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氯霉素和水杨酸含量.结果氯柳酊制剂为无色透明液体,鉴别、检查均符合相关规定.氯霉素、水杨酸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9.86~118.32 μg/mL(r=0.999 8)与19.60~235.20 μg/m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1%(RSD=0.50%,n=6)与99.77%(RSD=0.43%,n=6).结论 氯柳酊制备工艺简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质量、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制剂质量稳定.

    作者:石继和;刘武斌;许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制备处方中加入抗酸剂碳酸氢钠;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磷酸盐缓冲液(0.02 mol/L磷酸二氢钾,pH=4.5)-乙腈(70 ∶3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2 nm.结果奥美拉唑质量浓度在5.0~1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34%和0.55%,3批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9.7%,99.3%,99.7%.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宇和;朱润峰;曹文宁;施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009年我院门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处方10 400张,对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日均费用及用药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12.28%;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和舒血宁注射液位于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药物利用指数不超过1.结论 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较高,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须引起重视.

    作者:宋志勇;胡永红;魏鵾;王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止痛化症胶囊配伍米菲司酮用于较大子宫经阴道切除的术前预处理100例

    目的 对较大子宫经阴道切除进行术前预处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增加经阴道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例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或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25 mg/次,每日1次)配伍止痛化症胶囊(4粒/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6个月后子宫平均体积由(363.53±17.35)cm3缩小至(230.09±8.54)cm3,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1).结论 应用止痛化症胶囊配伍米非司酮胶囊对较大子宫经阴道切除进行术前预处理,可使手术变得更加容易、术后恢复更快,可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莉;刘淑霞;刘萌;杜洁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头风灵胶囊中天麻素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头风灵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2 ∶98),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21 nm.结果天麻素进样量在0.2~1.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0%,RSD为1.1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控制天麻头风灵胶囊的质量.

    作者:胡顺波;赵晓荣;郭洪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前列腺体积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且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表(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大尿流量、残余尿量各项指标在治疗3个月后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符合国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苟静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院3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8年至2009年医院上报的32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共191例,占58.41%.抗感染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共216例,占66.06%,头孢菌素类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抗染药物(共64 例,占19.57%),其次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雷国强;刘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新型抗骨质疏松药雷尼酸锶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雷尼酸锶进行系统全面的综述,为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近几年内相关文献,综合多方面资料和吸收新观点、结论,对雷尼酸锶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分别进行综述和总结性评价.结果雷尼酸锶在体内外都具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结论 雷尼酸锶具有诱导骨重建的解偶联,减少骨吸收、刺激骨形成的双重药理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有望成为理想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作者:赵学卫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苏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或美能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评价肝苏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联合美能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55例、治疗Ⅱ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Ⅰ组口服肝苏颗粒并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Ⅱ组口服肝苏颗粒和美能片,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Ⅰ组、治疗Ⅱ组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1),症状改善和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但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肝苏颗粒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或与美能片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酶、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以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都有满意疗效.

    作者:李建明;冯四林;邱连建;肖永平;郭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氯吡格雷、质子泵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的代谢途径及其相互影响的机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需要同时服用除抗血小板、调脂、扩血管药物外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但就这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否有临床意义,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该文应用药理学理论,对他汀类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对氯吡格雷代谢的影响进行分析.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多对体系统,简单地就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试验、分析是不全面的,结果的实用性也很有限.

    作者:郭英芳;廖先花;赵彦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加味苍耳子散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60例

    目的 评价加味苍耳子散对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苍耳子散加味,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3%,对照组为51.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加味苍耳子散对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清泽;吴限远;曾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宁神补心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宁神补心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五味子、熟地黄、首乌藤、合欢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五味子、熟地黄、首乌藤、合欢皮薄层鉴别效果好;丹酚酸B进样量在0.137 0~2.055 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1%(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宁神补心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孟良;赵佳丽;宋珍鹏;于慧娜;赵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遏止虚假药品广告的5项措施

    药品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近年来,随着药品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的药品广告迅猛发展,虚假广告也招摇上市,甚至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该文列举了虚假药品广告泛滥的现象,分析了成因,并从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5项遏止虚假药品广告的建议.

    作者:陈建玲;郝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蟾酥乙醇提取物抗肿瘤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研究

    目的 从市售蟾酥中提取抗肿瘤有效成分并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应用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蟾酥中脂溶性抗肿瘤成分,利用薄层色谱法定性检测提取物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用不同质量浓度蟾酥脂溶性提取物与SW480细胞共培养,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结果薄层色谱分析证实黄棕色粉末状蟾酥提取物含有脂蟾毒配基及华蟾酥毒基;蟾酥乙醇提取物不溶于水,以蒸馏水∶甘油∶吐温-80 ∶药粉=90 ∶9 ∶1 ∶1为乳化剂可使共完全溶解,可制成澄清溶液;当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60,80,40,20,10,5,2,1 μg/mL时,对应的MTT测试结果(OD)均值分别为0.131 8,0.141 6,0.372 2,0.997 4,1.352 6,1.041 4,1.109 8,1.077 2.应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用细胞存活率对剂量对数作图并按作图法求出半抑制浓度(IC50)约为3.488 μg /mL.结论 采用80%乙醇加热回流法可有效提取市售蟾酥中的脂溶性抗肿瘤成分,应用水包油性溶剂可使蟾酥脂溶性提取物较好地溶于溶剂中有利于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蟾酥脂溶性抗肿瘤成分抗肿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张飞春;孙文革;高晓玲;石玫;王延峰;戴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经验和体会

    目的 为基层医院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通过总结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体会,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非常必要,可以促进药学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保障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钟传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大孔吸附树脂在生物碱纯化方面的应用

    生物碱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生物活性显著,部分生物碱已经应用于临床.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是临床使用制剂中生物碱的主要来源,其纯化方法和工艺一直是研究重点,笔者对近10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纯化生物碱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归纳了其中的共性规律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进而为使用大孔树脂高效、高选择性地纯化生物碱提供研究思路,为工业化生产服务.

    作者:张慧芳;李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云南白药麻油调敷与红外线照射对褥疮的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麻油调敷与红外线照射在褥疮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对15例Ⅱ度以上褥疮患者除采用基础护理外,再予云南白药麻油调敷与红外线照射.结果经云南白药麻油调敷创面的骶尾部Ⅱ度褥疮患者1~2 d后创面渐趋干燥、红润,炎性分泌物明显减少,3~5 d后溃疡面愈合,褥疮痊愈.其中的糖尿病患者恢复相对延迟,但较云南白药治疗前病程转归明显加快,该类患者3~4 d后创面渐趋干燥、红润,炎性分泌物明显减少,5~7 d后溃疡面愈合,褥疮痊愈,未见假性愈合,血糖控制平稳.结论 云南白药麻油调敷与红外线照射对Ⅱ度以上褥疮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丽霞;王凌芬;苏华;刘燕;崔璀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宫灵颗粒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宫灵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4 ∶86),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052~0.5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为0.80%(n=6).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义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严重下肢创伤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抗凝血酶Ⅲ水平变化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严重下肢创伤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III(ATⅢ)的变化及其与伤后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26例下肢创伤患者分为重伤组(简明损伤定级评分不低于3分,20例)和轻伤组(6例); 26例患者又分为前DIC组7例、DIC组3例、其他组16例;26例患者于伤后第1,3,6天空腹采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液PAI-1及ATⅢ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1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重伤组和轻伤组PAI-1在伤后第1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且重伤组明显高于轻伤组(P < 0.05),ATⅢ在伤后第1,3,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且重伤组明显低于轻伤组(P < 0.05).DIC组PAI-1在伤后第1天明显高于前DIC组(P < 0.05),而ATⅢ在伤后第1,3天明显低于非前DIC组(P < 0.05).伤后ATⅢ水平与DIC、前DIC的发生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下肢创伤后急性期ATⅢ和PAI-1水平变化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检测这两项指标对于预测下肢伤患者病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能提供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

    作者:殷勤;王丽馨;帖儒修;胡波;邓少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临床药学实习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探讨药学系学生在医院临床药学实习时的教学方法.方法 采用国外医学院校流行的案例教学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及示例.结果与结论 案例教学法切实可行,可用于我国药学院校的教学.

    作者:罗宏丽;肖顺林;王述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