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其成因、对策分析

刘红宇;廖建萍;刘绍贵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医药期刊,对近年来常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不良反应报告及其成因、对策进行较为系统的综合分析,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从而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05年至2009年病原菌分布变迁情况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变迁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医院管理部门制订相关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至2009年病原菌培养结果.结果 5年间医院主要的病原菌有7 693株,基本呈逐年增多趋势;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2 010株)占26.13%,革兰阴性菌(4 548株)占59.12%,真菌(1 135株)占14.75%;革兰阴性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加强临床病原菌及其耐药谱监测,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和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国俊;黄荣忠;罗宏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宁神补心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宁神补心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五味子、熟地黄、首乌藤、合欢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五味子、熟地黄、首乌藤、合欢皮薄层鉴别效果好;丹酚酸B进样量在0.137 0~2.055 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1%(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宁神补心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孟良;赵佳丽;宋珍鹏;于慧娜;赵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点评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门诊不合理处方原因,促进处方质量提高.方法 抽查医院2010年1月至6月门诊处方15 60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445 张,占总处方量的2.85%.不合格处方中,处方前记不规范占30.25%,处方正文不规范或错误占52.59%,其中不合理用药占9.44%,处方后记不规范或错误占7.41%,其他占9.66%.有些处方同时存在多处不规范或错误.结论 < 处方管理办法>使处方评审有了统一评价标准,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及时解决问题.

    作者:陈华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其成因、对策分析

    通过查阅国内医药期刊,对近年来常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不良反应报告及其成因、对策进行较为系统的综合分析,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从而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红宇;廖建萍;刘绍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苏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或美能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评价肝苏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联合美能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55例、治疗Ⅱ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Ⅰ组口服肝苏颗粒并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Ⅱ组口服肝苏颗粒和美能片,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Ⅰ组、治疗Ⅱ组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1),症状改善和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但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肝苏颗粒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或与美能片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酶、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以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都有满意疗效.

    作者:李建明;冯四林;邱连建;肖永平;郭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维生素糖浆中5种维生素和山梨酸含量

    目的 建立可同时测定多维生素糖浆中抗坏血酸(VitC)、烟酰胺(VitPP)、盐酸硫胺(VitB1)、核黄素-5′-磷酸钠、盐酸吡多辛(VitB6)及防腐剂山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使用 Allthna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为0.01 mol/L己烷磺酸钠溶液(1 000 mL溶液加入三乙胺0.25 mL和醋酸9.5 mL),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VitC,VitPP,VitB1、核黄素-5′-磷酸钠、VitB6、山梨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5~2.0 g/L,0.1~1.0 g/L,0.02~0.4 g/L,0.02~0.4 g/L,0.007~0.1 g/L,0.03~0.6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8.4%,99.4%,100.9%,100.4%,100.3%,RSD=0.5%,0.6%,0.4%,0.9%,1.0%,0.8%(n=9).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多维生素糖浆的质量控制项目之一.

    作者:杨龙华;薛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宫灵颗粒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宫灵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4 ∶86),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052~0.5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为0.80%(n=6).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义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近红外特征谱段相关系数法检测胶囊剂中添加的盐酸西布曲明

    目的 利用近红外特征谱段相关系数法对胶囊剂中是否添加盐酸西布曲明进行快速定性分析.方法 以盐酸西布曲明化学对照品的近红外光谱为参照光谱,选择特定谱段,根据盐酸西布曲明被掺入胶囊中的起效浓度建立待测样品光谱与参照光谱在该谱段的相似系数阈值,定性判断待测样品是否含有盐酸西布曲明.结果选定 7 521.7~5 453.7谱段为特征谱段,设定阈值为 95%,用 20个含盐酸西布曲明的市售样品进行验证,相关系数大于95%的有17个,占样品总量的85.00%.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作为市场上检测胶囊剂中是否非法添加盐酸西布曲明的快速、有效检查手段.

    作者:张涛;陈启钊;林冬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虚拟实验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分析化学实验是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实践性很强.该文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引入虚拟实验软件的优势.该软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实验和理论相关内容的理解,较好地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

    作者:何丹;李勤耕;范琦;赵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门诊药房药患沟通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 减少门诊药房药患纠纷,改善药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结合门诊药房的工作特点及患者的反馈信息,分析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目前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不能满足患者要求.医院取药环境及等候时间有待改善.患者就诊的其他环节与药房缺乏沟通,导致患者取药时发泄不满.结论 药剂人员应改变服务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各科室及患者的沟通,避免药患纠纷.

    作者:张婉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院病区药房药学服务实践体会

    目的 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药物.方法 从加强病区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改变药品配送模式、临床科室备用基数药品的监督管理、建立药历等4个方面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药品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王柏桉;李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门诊患者输液用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干预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用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以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治疗质量.方法 走访有关医疗机构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门诊输液用药过程中,的确存在院内交叉感染、微粒反应、药源性疾病、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安全隐患.结论 应全面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订有效干预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西娜;段同华;俞发;张永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力静糖浆中甘草次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脑力静糖浆中甘草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 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80 ∶2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结果甘草次酸质量浓度在13.44~134.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37 856.66X+8.63(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0.62% (n=5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脑力静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建升;蒋俊春;何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加味苍耳子散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60例

    目的 评价加味苍耳子散对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苍耳子散加味,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3%,对照组为51.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加味苍耳子散对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清泽;吴限远;曾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009年医院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 226株非重复菌株,革兰阴性菌占63.87%(783株),革兰阳性菌占36.13%(443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对常用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对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奇异变形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敏感.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对常用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呈多重耐药现象;化脓性链球菌(A群)对万古霉素、氯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较低,但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仍表现为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均保持有较高敏感性,尤其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结论 定期总结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这对规范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耐药菌在临床暴发流行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制备处方中加入抗酸剂碳酸氢钠;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磷酸盐缓冲液(0.02 mol/L磷酸二氢钾,pH=4.5)-乙腈(70 ∶3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2 nm.结果奥美拉唑质量浓度在5.0~1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34%和0.55%,3批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9.7%,99.3%,99.7%.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复方奥美拉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宇和;朱润峰;曹文宁;施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009年我院门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处方10 400张,对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日均费用及用药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12.28%;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和舒血宁注射液位于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药物利用指数不超过1.结论 门诊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较高,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须引起重视.

    作者:宋志勇;胡永红;魏鵾;王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枣仁水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枣仁水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跳台法观察复方枣仁水提物对记忆获得障碍小鼠、记忆巩固障碍小鼠和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复方枣仁水提物可明显减少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在跳台中错误次数(P < 0.01)和明显延长潜伏期(P < 0.05),可明显减少记忆巩固障碍小鼠错误次数(P < 0.05)和明显延长潜伏期(P < 0.05).结论 复方枣仁可显著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陈红燕;刘思源;袁丽娟;张天监;李诗;覃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乙肝解毒微丸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乙肝解毒微丸,研究微丸制备的佳处方和工艺.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对润湿剂、药料、乙醇的用量进行筛选,终筛选出佳用量.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乙肝解毒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成品收率高.结论 通过加入合适的润湿剂,可以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乙肝解毒微丸,该工艺稳定、辅料用量少,挥发性有效成分破坏程度小.

    作者:尹银华;周洪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院中药配方颗粒2008-2009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Excel统计处理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的相关数据.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使用量明显增长.更多年轻患者及儿童趋向选择调配中药颗粒处方.结论 中药颗粒如果与中药饮片共同发展,使更多人认识并感受其优点,会有更大的临床应用空间.

    作者:刘辰卉;朱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