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

董改英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心力衰竭,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脂、减少心室重构和延缓心力衰竭进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筛选,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随机或临床对照试验(CRT和CCT)文献,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11项研究包括902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总胆固醇(TC)降低0.99[95%(CI)0.82-1.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0.63[95%(CI)0.41-0.85],C反应蛋白(CRP)降低4.46[95%(CI)3.58-5.35];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降低0.35[95%(CI)0.11-0.59],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降低22.31[95%(CI)6.13-38.5],左室射血分数升高7.03[95%(CI)5.88-8.19].结论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调节心力衰竭患者血脂的同时,还可降低心肌促炎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延缓心力衰竭进程.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辛伐他汀片剂的处方工艺改进及质量评价

    目的 对辛伐他汀片的处方工艺进行改进,以解决辛伐他汀极易氧化、制剂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方法 采用聚丙烯酸树酯Ⅳ制备辛伐他汀微囊,通过系列试验筛选辛伐他汀片的崩解剂等辅料,确定改进后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用聚丙烯酸树酯Ⅳ制备辛伐他汀微囊,可解决辛伐他汀易氧化、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L-羟丙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钠作为崩解剂,可使辛伐他汀微囊能快速溶出.结论 辛伐他汀片新处方合理,新工艺可行,符合片剂的质量要求.

    作者:高湘;马友锋;张选军;李芳;王卫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门诊药房药患沟通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 减少门诊药房药患纠纷,改善药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结合门诊药房的工作特点及患者的反馈信息,分析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目前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不能满足患者要求.医院取药环境及等候时间有待改善.患者就诊的其他环节与药房缺乏沟通,导致患者取药时发泄不满.结论 药剂人员应改变服务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各科室及患者的沟通,避免药患纠纷.

    作者:张婉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药学研究论文的选题、撰写与投稿

    该文阐述了药学研究论文的概念,并探讨了药学研究论文选题、撰写及投稿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金鹏飞;胡欣;傅得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国制药企业非专利药开发的策略探讨

    目的 为我国制药企业开发非专利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阅读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找出我国制药企业在非专利药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结果与结论 非专利药的开发仍是我国制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制药企业应针对不足、加大创新力度,在有效开发非专利药的基础上抢滩非专利药市场.

    作者:刘娟;董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澳大利亚医保报销药品的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 为加强我国医保药品管理、保障公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澳大利亚医保报销药品的管理发展过程及管理现状的研究,借鉴其在医保药品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对照我国医保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得出澳大利亚医保报销药品的管理对我国的启示.结果与结论 我国要在完善法律体系,加强主管部门合作、发挥药师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及发展第三方监督力量等方面加强医保药品的管理.

    作者:王芳;孙利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新型抗骨质疏松药雷尼酸锶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雷尼酸锶进行系统全面的综述,为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近几年内相关文献,综合多方面资料和吸收新观点、结论,对雷尼酸锶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分别进行综述和总结性评价.结果雷尼酸锶在体内外都具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结论 雷尼酸锶具有诱导骨重建的解偶联,减少骨吸收、刺激骨形成的双重药理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有望成为理想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作者:赵学卫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活血舒筋巴布贴膏剂的基质优选研究

    目的 优选活血舒筋巴布贴膏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基质配比.方法 以感官指标总评和剥离强度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各因素的佳条件.结果贴膏剂佳基质配比聚丙烯酸钠:甘油:柠檬酸:氢氧化铝= 1.25 ∶2.5 ∶0.26 ∶0.12.结论 优选出的基质配比与提取物和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可制备质量较佳和质量稳定的活血舒筋巴布贴膏剂.

    作者:张丽芬;刘志承;叶碧霞;索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近红外特征谱段相关系数法检测胶囊剂中添加的盐酸西布曲明

    目的 利用近红外特征谱段相关系数法对胶囊剂中是否添加盐酸西布曲明进行快速定性分析.方法 以盐酸西布曲明化学对照品的近红外光谱为参照光谱,选择特定谱段,根据盐酸西布曲明被掺入胶囊中的起效浓度建立待测样品光谱与参照光谱在该谱段的相似系数阈值,定性判断待测样品是否含有盐酸西布曲明.结果选定 7 521.7~5 453.7谱段为特征谱段,设定阈值为 95%,用 20个含盐酸西布曲明的市售样品进行验证,相关系数大于95%的有17个,占样品总量的85.00%.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作为市场上检测胶囊剂中是否非法添加盐酸西布曲明的快速、有效检查手段.

    作者:张涛;陈启钊;林冬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007-2009年我院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高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军字1号库存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对2007年至2009年质子泵抑制剂的出库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质子泵抑制剂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率呈快速增长趋势.购药金额排在前3位的药物是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2007年、2009年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药物是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2008年使用频率有所变化.泮托拉唑序号比大.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在酸相关性疾病应用中比较广泛,该院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

    作者:汪娟;吴寒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新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治疗困难.该文综述了近年有关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标准、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林庄;卢国良;孙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暑防治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防治中暑的药物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预防与治疗中暑的药物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不断探索中暑的发病机制与特效药物,在热应激蛋白、过氧化物歧化酶、内毒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结论 中暑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祖国传统中草药研究的深入,为中暑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对中暑防治以及新药的研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陈旭;周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头风灵胶囊中天麻素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头风灵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2 ∶98),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21 nm.结果天麻素进样量在0.2~1.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0%,RSD为1.1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控制天麻头风灵胶囊的质量.

    作者:胡顺波;赵晓荣;郭洪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制药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要点

    有效的培训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该文从企业培训组织构架、培训需求、内部培训师机制、培训方法、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制药业的员工培训体系.

    作者:曹明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云南白药麻油调敷与红外线照射对褥疮的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麻油调敷与红外线照射在褥疮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对15例Ⅱ度以上褥疮患者除采用基础护理外,再予云南白药麻油调敷与红外线照射.结果经云南白药麻油调敷创面的骶尾部Ⅱ度褥疮患者1~2 d后创面渐趋干燥、红润,炎性分泌物明显减少,3~5 d后溃疡面愈合,褥疮痊愈.其中的糖尿病患者恢复相对延迟,但较云南白药治疗前病程转归明显加快,该类患者3~4 d后创面渐趋干燥、红润,炎性分泌物明显减少,5~7 d后溃疡面愈合,褥疮痊愈,未见假性愈合,血糖控制平稳.结论 云南白药麻油调敷与红外线照射对Ⅱ度以上褥疮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丽霞;王凌芬;苏华;刘燕;崔璀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乙肝解毒微丸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乙肝解毒微丸,研究微丸制备的佳处方和工艺.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对润湿剂、药料、乙醇的用量进行筛选,终筛选出佳用量.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乙肝解毒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成品收率高.结论 通过加入合适的润湿剂,可以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乙肝解毒微丸,该工艺稳定、辅料用量少,挥发性有效成分破坏程度小.

    作者:尹银华;周洪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五味龙胆花丸中原儿茶酸含量

    目的 建立十五味龙胆花丸中原儿茶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冰乙酸(10 ∶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 nm,柱温为25 ℃,流速为1.0 mL/min.结果原儿茶酸质量浓度在1.95~19.5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为0.68%(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灯盏细辛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灯盏细辛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提取后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灯盏细辛中的3,5-2-O-咖啡酰奎宁酸、野黄芩苷、1,3-O-二咖啡酰奎宁酸、咖啡酸4种成分.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或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方法简单、重复性好、专属行强,可对灯盏细辛药材进行定性鉴别.

    作者:于玲;邱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50例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产后缺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50例,口服中药对照组50例,穴位按摩对照组50例,治疗6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94.00%,口服中药对照组78.00%,穴位按摩对照组76.00%,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或穴位按摩治疗.

    作者:程力;赵超;曾莉;罗窅;席雅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前列腺体积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且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表(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大尿流量、残余尿量各项指标在治疗3个月后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符合国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苟静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冬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银冬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10 ∶90),检测波长为32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 ℃.结果绿原酸的质量浓度在5.4~10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2.98%,RSD=4.2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银冬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玲;王琴;李金玲;徐晓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