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成本-效果比较

魏智中

关键词:甲磺酸帕珠沙星, 盐酸左氧氟沙星,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甲磺酸帕珠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成本-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87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甲磺酸帕珠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2组方案成本分别为658.00元和197.40元,总有效率为88.37%和90.91%,不良反应为11.62%和9.09%.结论 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方案为较安全、有效且经济的选择.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布托啡诺预防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中寒战30例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在预防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中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取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布托啡诺组(B组)、哌替啶组(D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组).记录各组在给药后5,15,30min时的寒战预防效果、生命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D组在用药5 min内寒战预防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在用药前后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D组较用药前具有显著性(P<0.05);B组较D组易发生嗜睡(P<0.05),D组较B组更易发生恶心呕吐(P<0.05);3组均无呼吸抑制.结论 布托啡诺与哌替啶对处理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后寒战均有显著效果,布托啡诺治疗效果优于哌替啶,但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进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70例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5例,A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3 mg/d,B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 mg/d,于治疗4周和8周后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由帕利哌酮缓释片引起的心电图异常主要集中在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和ST-T改变上,仅见2例传导阻滞和1例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和ST-T改变的发生率,治疗4周后A组分别为14.3%,5.7%,8.6%,B组分别为20.0%,8.6%,11.4%;治疗8周后A组分别为17.1%,8.6%,8.6%,B组分别为25.7%,14.3%,17.1%.治疗4周后和8周后帕利哌酮不同剂量组间的同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但其异常改变程度较轻,是安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作者:王晓敏;宫本宏;黄晓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23例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ETV)联合胸腺肽a1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予以综合性护肝治疗以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B组23例加用皮下注射胸腺肽a1针1.6 mg,每周3次,观察疗程12周.结果 B组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从(338.6±142.8)μmol/L降至(101.4±35.7)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从(34.5±15.6)%升至(63±24.3)%,Child-pugh评分显著改善,血清HBV-DNA含量平均下降幅度为(4.3±2.6)log 10 copies/mL,应答率为93.33%,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及早行抗病毒联合胸腺肽a1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期,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婉;郭西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010年某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抗微生物药物出库数据,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占主导地位,头孢丙烯片的用药频度高,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销售金额高.结论 应规范抗微生物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焦乾升;黄富宏;李全良;尹文星;高超;袁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芪丹颗粒剂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芪丹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颗粒成型率、吸湿性为指标筛选颗粒的佳辅料配比.结果 以干浸膏粉与辅料(蔗糖:糊精=3.32:1.43)按7.25:4.75比例混匀,以90%乙醇为润湿剂,制得的颗粒成型率高、吸湿率小.结论 该成型工艺条件可为芪丹颗粒制剂处方组成的确定提供依据.

    作者:欧阳春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青光眼用药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 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方法 分析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与结论护患双方重视.护士主动护理服务,患者遵从医嘱,接受护理人员安排,就可将用药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青光眼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安全.

    作者:宋碧英;张燕;罗兴莉;任春霖;龙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28例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时患者的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择期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28例的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对照组28例采用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为(7.1-4-2.3)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1 4-2.0)min,清醒时间为(8.2±3.5)min.拔管时间为(9.3±4.3).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5.0%,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术麻醉,能明显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志康;陈民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尼美舒利对照阿司匹林或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儿童发热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介尼美舒利对比阿司匹林、复方氨基比林在儿童发热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CNKI、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11年2月,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文献质量,数据采用Revman5.0.0.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3个RCT共计12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尼美舒利对照阿司匹林,服药1h体温(MD=0.38,95%CI[0.212,0.55],P<0.0001)和6 h体温(MD=1.01,95%CI(0.53,1.49],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次研究显示,尼美舒利降温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和复方氨基比林,但较易导致嗜睡,其他不良反应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俊翔;吴逢波;柳汝明;唐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药物咨询中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

    目的 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以明确患者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方法 对医院2009年至2010年86例次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心理学分析,找出患者咨询的主要需求.结果 与结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药物咨询实践中,可指导药师从患者的需要出发,为其提供适当的药物咨询,使其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张晓亮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胃肠宁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为建立胃肠宁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胃肠宁片中的连翘、山楂、莱菔子进行定性分析、鉴别.结果 胃肠宁片中分别检出了连翘、山楂、莱菔子.结论 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为建立胃肠宁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丽;陈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010年我院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疗回顾

    目的 总结化脓性脑膜炎惠儿的药物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药物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 73例患儿都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频次高的依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美罗培南、拉氧头孢.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是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关键.

    作者:李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324例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后期的围手术期抗茵药物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324例此类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32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茵药物,预防用药率100%;在术前0.5~2 h用药者50例(15.43%),术前2~24 h用药者64例(19.75%),手术后用药者185例(57.10%);手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1~16 d,其中用药时间≤3 d者80例(24.69%),≥4 d者244例(75.31%);手术后单一和二联用抗菌药物分别为308例(95.06%)和16例(4.94%).结论 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明显不合理,应加强干预管理.

    作者:张克亮;王清理;薛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大输液配制中活性炭添加须注意的几个要点

    目的 提高制剂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阐述大输液配制中活性炭种类的选择、保存、加入量、加入方式等问题.结果 与结论输液类产品的配制过程中,活性炭的加入对产品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应注意活性炭种类的选择,并注意其温度、pH等对其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加入方法,确保大输液产品的质量.

    作者:谢予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曲唑酮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目的 观察曲唑酮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分为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雷尼替丁胶囊1粒、1日2次,多潘立酮片10mg、1日3次,均饭前口服.心理治疗组加用心理疏导和曲唑酮50mg,1日2次,早、晚饭后口服,疗程4周.结果 心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2,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8.33%,85.00%,95.00%和41.67%,51.67%,58.33%,两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4周后心理治疗组上腹胀痛、上腹烧灼和上腹不适、早饱、嗳气等症状改善积分总有效率分别为94%,93%,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6%,55%(P<0.01).结论 心理疏导和抗抑郁药对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医师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广红;季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钙制剂处方的审核与用药交待

    目的 促进钙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 结合工作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及药品说明书,提出药师在审核钙制剂处方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医院临床上所用钙制剂品种多样,因此药师审方应注意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剂量、用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问题,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源浩;张莹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0年3月至7月门诊高血压患者处方1 276张,统计用药情况,分析治疗方案、用药频度等.结果 治疗方案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居多.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应用多.结论 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准则.

    作者:石燕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阴道用乳杆菌胶囊联合复方沙棘籽治疗老年阴道炎60例

    目的 观察阴道用乳杆菌胶囊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每晚阴道用乳杆菌胶囊和复方沙棘籽油栓各1粒,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和乙菧酚片各l粒阴道局部使用,疗程均为7d,1月后维持治疗1次,分别于治疗后第10天和1,2,3,6个月复诊.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93.33%,复发率分别为1.67%和6.67%.结论 阴道用乳杆菌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阴道炎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副作用少.

    作者:钱亚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小儿健脾贴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完善小儿健脾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处方中丁香、吴茱萸、五倍子、冰片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 建立了吴茱萸、五倍子、冰片3项薄层鉴别以及丁香中丁香酚的液相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薄层图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丁香酚加样回收率为82.2%,RSD为2.9%(n=6).结论 薄层色谱法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专属性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较全面地控制小儿健脾贴膏的质量.

    作者:颜晓航;薛玉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目的 制备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以地塞米松磷酸钠和醋酸氯己定为主药,蒸馏水为主要溶剂制备喷雾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含量.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喷雾剂的要求和方法对制剂进行检测.结果 所制喷雾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每瓶总喷次、每喷量、每喷主药含量等均符合规定.地塞米松磷酸钠质量浓度在1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100.30%,RSD=1.76%(n=6);醋酸氯己定质量浓度在1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98.53%,RSD=3.26%(n=6).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有望开发成治疗急慢性咽炎的新制剂.

    作者:靳芳庆;吴燕;张福成;陈雄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小剂量亚甲蓝复方剂用于骶管麻醉后镇痛57例

    目的 观察小剂量亚甲蓝复方剂用于骶管麻醉肛周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118例肛周疾病拟行骶管麻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小剂量亚甲蓝复方剂麻醉组,57例)和对照组(常规麻醉组61例).了解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2,8,24,48 h的镇痛效果(VAS疼痛评分)及其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术后2,8,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7.2±0.8)分,(4.8±1.1)分,(3.5±1.2)分,(2.0±0.9)分;对照组麻醉术后相应的VAS评分分别为(8.9±0.7)分,(9.0±0.7)分,(7.9±1.4)分,(4.5±1.3)分,观察组各时点的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后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8.77%和8.2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亚甲蓝复方剂骶管麻醉肛周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雪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