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滞胃痛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董媛;张赟华;刘莹莹;李忠琼;张雯洁;董兆君

关键词:气滞胃痛颗粒, 香附, 枳壳, 甘草, 延胡索乙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的香附、枳壳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采用Alltima C18柱(250mm×4.6mm,5μm),以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6.0)-乙a-(59:4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am,柱温为30 ℃.结果 枳壳、香附和甘草薄层色谱法鉴别专属性强,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50 1~1.0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7),延胡索乙素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60%(n=6).结论 所用方法可准确地定性、定量,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鼻饲自制匀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86例

    目的 探讨自制鼻饲匀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比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自制匀浆鼻饲21 d前后营养指标变化、观察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和调查患者家属对此种营养支持的满意度.结果 自制匀浆鼻饲21 d后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含量有所提高(P<0.05);血液淋巴细胞总数、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肌围(MAMC)无明显改变(P>0.05).鼻饲期间发生腹胀23例(26.74%)、腹泻26例(30.23%)、便秘11例(12.79%),未发生吸入性肺炎.患者家属对此种营养支持满意度91.86%(79/86).结论 自制鼻饲匀浆能满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需求,降低了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能被广大患者接受.

    作者:江珍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成本-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甲磺酸帕珠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成本-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87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甲磺酸帕珠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2组方案成本分别为658.00元和197.40元,总有效率为88.37%和90.91%,不良反应为11.62%和9.09%.结论 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方案为较安全、有效且经济的选择.

    作者:魏智中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冷宁康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冷宁康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临床试验要求的560例各类烧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80例.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治疗,治疗组使用冷宁康敷料治疗.观察记录患者创面疼痛情况、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并对创面愈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0~I级疼痛占93.93%,而对照组0~I级疼痛占19.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3.23 d,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4.57 d.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冷宁康敷料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是一种治疗烧伤的良好外用敷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乐;林雪松;项雪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8例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方法 将96例HIE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予以常规吸氧、维持心肺功能,抗惊厥,降颅压,控制脑水肿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酯(GM-1)20 mg/次,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CDPC)0.125 g/次,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患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和血浆NSE测定.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意识障碍恢复正常、惊厥停止、原始反射与肌张力恢复正常的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2周、4周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2周后,两组惠儿血浆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J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疗效较胞二磷胆碱更佳,可明显减轻神经元损伤,降低血浆NSE含量,并且可逆转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叶鑫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小儿健脾贴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完善小儿健脾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处方中丁香、吴茱萸、五倍子、冰片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 建立了吴茱萸、五倍子、冰片3项薄层鉴别以及丁香中丁香酚的液相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薄层图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丁香酚加样回收率为82.2%,RSD为2.9%(n=6).结论 薄层色谱法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专属性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较全面地控制小儿健脾贴膏的质量.

    作者:颜晓航;薛玉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致康胶囊治疗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并发症64例

    目的 观察致康胶囊联合替硝唑对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创面愈合和预防创面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致康胶囊复合替硝唑治疗组(A组,64例)、单独替硝唑治疗组(B组,62例)和自然愈合组(C组.60例).A组患者术后口服致康胶囊0.9 g/次,3次/d,共7 d,7 d后用致康胶囊药粉及替硝唑胶囊粉外敷宫颈创面;B组用替硝唑胶囊粉外敷宫颈创面;C组等待自然愈合.结果 与C组比较,A组患者阴道排液时间、出血量、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宫颈管狭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应用致康胶囊联合替硝唑胶囊粉,可使阴道排液时间、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宫颈管狭窄减少,从而减少其术后并发症.

    作者:方轶萍;许群;姚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银杏达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9例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0例.两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及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 d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ADL)以及常规检查.结果 治疗第14天,两组ESS及ADL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银杏达莫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的预后,并不增加脑梗死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宿文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预防芬太尼诱发咳嗽90例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90例.术前1 h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口服安定2.5~7.5 mg.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1 mg/kg(氯胺酮组)或0.9%氯化钠注射液(安慰剂组),给药体积均为2 mL,1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记录咳嗽发生时间、例次数和程度.结果 氯胺酮组咳嗽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的40.00%(P<0.05),且发生时间延迟(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导的咳嗽反射,且发生时间延迟.

    作者:卢昱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钙制剂处方的审核与用药交待

    目的 促进钙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 结合工作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及药品说明书,提出药师在审核钙制剂处方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医院临床上所用钙制剂品种多样,因此药师审方应注意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剂量、用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问题,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源浩;张莹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阴道用乳杆菌胶囊联合复方沙棘籽治疗老年阴道炎60例

    目的 观察阴道用乳杆菌胶囊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每晚阴道用乳杆菌胶囊和复方沙棘籽油栓各1粒,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和乙菧酚片各l粒阴道局部使用,疗程均为7d,1月后维持治疗1次,分别于治疗后第10天和1,2,3,6个月复诊.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93.33%,复发率分别为1.67%和6.67%.结论 阴道用乳杆菌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阴道炎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副作用少.

    作者:钱亚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0例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联用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将随机抽取2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成4组,分别予单独使用一般方法治疗(A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依达拉奉治疗(C组),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联用依迭拉奉治疗(D组).结果 治疗14 d后,患者死亡率大小依次为D组(18.18%)、B组(27.27%)、C组(34.55%)、A组(45.45%),且D组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联用依达拉奉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冯怡墨;程泽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147例门诊老年男性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患者用药特点,提高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医院147例门诊男性老年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种及以上药物联用的患者79例,占53.74%;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增多而增加用药.结论 应重视老年患者安全、合理、有效用药.

    作者:张玉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益我妙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25例

    目的 观察益我妙防治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放射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在整个放射治疗期间进行常规12腔护理,从放射治疗第10次开始用贯新克含漱,每天3次,直至放射治疗结束;观察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射治疗第10次开始用温开水漱口后将益我妙喷剂喷至黏膜处,每天4~5次,持续至放射治疗结束.观察口腔黏膜炎发生发展、疼痛反应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重度发生例数减少,疼痛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益我妙可用于防治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降低发生率,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减轻疼痛.

    作者:周妮;谢淑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010年我院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疗回顾

    目的 总结化脓性脑膜炎惠儿的药物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药物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 73例患儿都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频次高的依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美罗培南、拉氧头孢.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是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关键.

    作者:李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具有丰富的药理学活性.近年来,关于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日趋深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梅;周淑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芝枣宁心胶囊中两组分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芝枣宁心胶囊中酸枣仁皂苷A、斯皮诺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150mm×4.6 mm,5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min(12%A)→8 min(19%A)→12 min(20%A)→26 min(36%A)→28 min(35%A)→32 min(100%A)→40 min(100%A),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45℃,气体流量为4.00 bar,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35 nm.结果 酸枣仁皂苷A进样量在0.31~1.5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 8),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为2.68%(n=9);斯皮诺素进样量在0.59~3.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2.31%(n=9).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芝枣宁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希;董重;唐露;冯建安;邹俊波;唐晓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院2008年至2009年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和2009年门诊使用抗茵药物分别为39个和36个,使用率为46.79%和38.25%,处方张数分别为3 930张和3 213张,抗菌药物金额为30.10万元和23.20万元,占处方总金额的百分比为34.13%和39.01%;使用抗菌药物多的3个科室是呼吸内科、妇产科和耳鼻喉科;抗茵药物一联使用率由2008年的68.73%上升至2009年的89.77%,二联使用率由30.15%下降至10.23%;门诊抗菌药物销售量居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2008年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3名的是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2009年为头孢克肟胶囊、头孢呋辛酯片、头孢氨苄缓释片,多数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不合理使用抗茵药物的处方比例分别为6.41%和4.95%.结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程度滥用,应强化管理,加强监测和调控,以规范使用.

    作者:李林;王龙飞;杨禹;赵光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324例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后期的围手术期抗茵药物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324例此类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32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茵药物,预防用药率100%;在术前0.5~2 h用药者50例(15.43%),术前2~24 h用药者64例(19.75%),手术后用药者185例(57.10%);手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1~16 d,其中用药时间≤3 d者80例(24.69%),≥4 d者244例(75.31%);手术后单一和二联用抗菌药物分别为308例(95.06%)和16例(4.94%).结论 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明显不合理,应加强干预管理.

    作者:张克亮;王清理;薛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0年3月至7月门诊高血压患者处方1 276张,统计用药情况,分析治疗方案、用药频度等.结果 治疗方案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居多.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应用多.结论 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准则.

    作者:石燕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010年某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抗微生物药物出库数据,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占主导地位,头孢丙烯片的用药频度高,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销售金额高.结论 应规范抗微生物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焦乾升;黄富宏;李全良;尹文星;高超;袁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