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飞
目的掌握结核病发病、死亡动态、为阆中市结核病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6~2003年全市结核病各种登记、报表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结核病是当前传染病控制的重点,实施DOTS策略对结核病控制作用明显,全市发病高峰集中在25~34岁年龄组,相邻年龄组也较高;实施DOTS后(1997~2003年)平均发病率较高(117.92/10万),死亡率降至历年低(4.63/10万);结核病死亡呈老龄化趋势,男性比例增加.结论继续推行DOTS策略,加强老年结核病防治,切实落实全市归口管理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行政干预、加强宣传和业务培训、加强抗痨药品管理是其有效的手段.
作者:何春红;李秀凯;赵朝选;王登洲;宋波 刊期: 2004年第20期
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的回升,结核病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结核病也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控制结核病已不能靠单一的卫生手段来解决.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更加强调和重视健康促进的作用,因为健康促进在解决当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2年起,随着新的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新的有针对性的结核病控制项目中的健康促进策略已出台,健康促进工作已纳入项目工作的一部分.
作者:高巧芬;穆洮俊;李晴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生态伦理已成为人类德育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也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1年多来,笔者对预防医学教学中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内容、模式和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初步探讨,进而认为,对于医学教育来说,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符合教育理论规律,效果是显著的.
作者:郑延芳;叶南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本文分析了我县在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即卫V项目)、爱德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即卫X项目)和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经验和不足.
作者:赵春荣;惠建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为了适应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将在岗乡村医生的培训纳入规范化轨道,不断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从2001年起,青海省卫生厅指示海北州民族卫生学校开设乡村医生短期培训班,对海北州在岗乡村医生进行系统化、正规化集中培训.通过2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杨廷祥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大专生在校期间肺结核病免疫力水平、患病情况.方法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手册>中的相关章节规定进行.结果PPD阳性772人,其中强阳性76人,其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20.38%、2.01%.本地学生与内地学生PPD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38.96,P<0.05).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19人,涂阳病人8人,新发病例16人,其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分别为501.72/10万、211.25/]0万.其中,内地学生4人(汉族),本地学生15人(藏族13人、彝族1人、汉族1人);男生14人,女生5人.患病学生中藏族占73.68%(14/19).本地学生与内地学生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x2=4.17,P<0.05).结论康定民族师专在校大专生肺结核病患病率呈高发趋势,尤其是以本地藏族学生显著.
作者:徐克均;刘远夏;刘布荣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曲康唑为新一代的三唑类广谱口服抗真菌药物.笔者通过2年临床观察,对口服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林秋玉;朱秀凤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疼痛是癌症的主要症状之一,它严重地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广大医务人员应根据WHO的建议,采用癌症止痛的三阶梯疗法合理地管理和使用麻醉药品及其他止痛药品,努力达到癌症病人不痛的目的.
作者:张蕾;余利军;潘秋燕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在卫生资源缺乏地区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并维持85%以上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感染发病和死亡,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方法(1)村级送痰、乡级涂片、县级镜检;(2)主动搜寻可疑者,实行集中推荐;(3)对有困难的病人就诊提供交通费用.结果FIDELIS项目县前三季度病人发现情况与2002年前三季度比较,涂阳病人的发现率增长了232%,新发涂阳增长了260%.结论边远乡镇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方法时我省完成<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兴润;李宁武;张岚;赵春荣;司红艳;高巧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对我中心管理治疗的31例难治性(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疗效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评判,为西藏目前尚不能得到治疗和日益增多的大多数难治性肺结核病人的进一步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对我中心近几年内管理登记治疗的31例难治性肺结核病人的病历及管理资料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结果(1)目前所使用的抗痨1号化疗方案即3HP OFX EMB PZA A/18HP OFX EMB方案(HP:结核清、OFX:臭复星、EMB:乙胺丁醇、A:丁胺卡那)疗效较好.7例完成全疗程的病人,6例已被治愈,1例失败.(2)痰菌转阴时间短(平均3.5个月).(3)转阴率较高.包括2例建卡治疗不久丢失和5例刚建卡治疗的病人在内,已有22例病人的痰菌转阴.(4)丢失的病人多.治疗中丢失7例.结论根据以上结果应在我区推广和扩大1号化疗方案的使用.
作者:胡庆亮;普珍;巴桑卓玛;德庆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对银川市辖区各综合医院2003年所填报结核病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市各医疗单位结核病人的诊治情况以及病人的年龄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和痰检情况.银川市市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73.6/10万;青壮年和老年人结核病的发病率较高,在统计的结核病人中,分别占45.3%和36.7%,尤其是6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较多;从结核病人的职业看,农民占22.4%、离退人员占19.1%、工人占15.6%,家务待业人员占10.6%;各医院病人查痰率为39.5%.
作者:武振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急性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重要急诊,但是在诊断方面,误诊率或漏诊率有时还是比较高的,尤其在病程早期.为提高早期珍断水平,本文就我院临床所见的内科急性腹痛实例,谈谈诊断体会.
作者:周丹 刊期: 2004年第20期
传统的胸膜腔穿刺术是用带针头的橡皮胶管及50ml针管抽出胸腔积液或积气.本院内科自2004年1月~2004年5月用输血器行闭式胸腔引流术226例,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正功;陈韬;王文述 刊期: 2004年第20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学生.2001年6月20日以咳嗽、咳痰、乏力、盗汗1月在我所门诊就诊.拍胸片显示:右肺中上野可见片絮状阴影,密度不均,右肺门淋巴结肿大,余未见异常.痰厚涂片Z-N氏染色镜检报告:抗酸杆菌(+).化验检查:肝功、血常规均正常.确诊为:浸润型肺结核(活动期)涂片(+).
作者:梁成智 刊期: 2004年第20期
自1999年10月~2001年4月,我们应用自制糖骨宁胶囊对36例糖尿病并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口服消渴丸和伤科接骨片对照组33例及仅予以抗生素治疗的19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康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索农村结核病发现的方法,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方法搜集不同项目措施,对结核病的发现率和转诊率进行比较.结论依靠政府、广泛宣传培训、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管理、落实激励政策是提高结核病发现率的重要保证,为全面完成<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目标打下基础.
作者:汪德强;黄建中;王秀琼;何荣玲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学术性是高校图书馆事业演进的内在动力.论述了重视和强化学术的必要性,结合本馆实际,提出了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的具体做法.
作者:李韬;董泗利;孙守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DOTS)条件下开展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和应用,规范试验操作方法,统一试验结果判定标准和实际用途,减少试验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受试人群发生群体性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内的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参阅国内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组织开展PPD试验的工作经验,整理、归纳和少量充实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标准及医学意义、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范围等内容.结果结核菌素试验是一项理论完善、技术成熟、操作方便、特异性强的辅助性诊断手段,其结果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信度.结论结核菌素试验(OT或PPD试验)具有特异性、可操作性和试验安全性.结合受试对象的年龄、免疫史、接触史和其他条件综合分析,可以发挥诊断价值,提供结核菌感染者线索,筛选BCG复种对象和提供健康教育特需人群,有助支持DOTS策略的实施,与DOTS策略具有相容性,值得提倡使用.
作者:钟纪荣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卫生学校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状况,为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辅导,指导学生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应考方法和应考期的身心保健方法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考试焦虑心理诊断问卷及其计分与评价标准对卫生学校301名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心理问卷调查和诊断,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调查表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考试焦虑程度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低年级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高年级;女生焦虑程度高于男生;学习成绩平均分低者焦虑程度高于学习成绩平均分高者.结论卫生学校学生与其它学校学生一样也存在考试焦虑现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辅导,降低考试焦虑水平,提高考试成绩.
作者:张建成 刊期: 200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对143名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测试.结果学生的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1.7%,而低年级学生为25.5%,高年级学生为13.3%.结论高职护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高于同龄人,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高年级为重,故应重视和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
作者:薛彩萍 刊期: 200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