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莉
我们对368例急性黄疽型肝炎患者的胆道系统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50.82%的病例胆道系统并发病理损害,应用ELISA法在胆汁内检测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凡是由于疾病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趋于衰竭,生命活动趋向终结的状态,濒临死亡但尚未死亡者,谓之临终.临终状态可以是几个小时,比如意外事故或伤害所造成的主要器官的严重损害(如心、肺、脑的外伤)或急性病的发作(如猝死等),也可以是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慢性病所致的脏器功能衰竭、肿瘤晚期等).有部分学者认为病人被诊断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并预计其生存期少于6个月者,称为临终病人.
作者:秦燕;陈爱娣;孙云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如何培养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全体护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护生的创造力,护理教学如何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护理观念的更新?开放式的护理教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采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随着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检验医学在现代化医院的地位显著提高,对检验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培养适合新形势的临床检验人才,必需加大医师型检验人才的培养力变.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以往我校的儿科护理技能考核形式比较简单,内容虽与现在一样,但方法与过程先后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对学生的服装、仪表等都未作任何要求,就连操作所需的各种工具也是教师准备好的,学生只需边操作边陈述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就行了,考完之后也不整理用物,100分的操作分分散到每一个具体的动作中去;待考生和正在考试的学生没有分教室,都集中在一间教室进行,每次请4位学生上台分2组4项,由2位教师监考,待考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或看书复习,或练习操作,纪律不容易控制,也缺少一种正式的考试氛围.这样的操作考只注重了操作本身正确与否、动作是否纯熟,极大影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意识到操作技能考核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良机,希望通过考核增强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因此,1998年起我校儿科教师便对儿科技能考核做了大胆的改革,在原来只考操作过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素质要求,如服装、态度、仪表、操作前准备、熟练程度、操作后的整理与分析理论等方面,丰富了技能考核的内容,并将内容项目及评分标准列表,方便了评分人的操作及计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改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通过这儿年的实践与完善,证实了它的可行性及优点,证实了这样的改革是有说服力依据的.
作者:吴岸晶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验课质量,认真上好每次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正确操作技能的必由之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今后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下面介绍的是笔者开展微生物学检验(简称微检)实验教学的方法.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1中专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当代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渗透越来越明显,这就促使我们就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发展需求的人才进行思考,而加强素质教育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途径。作为中专生的素质教育,就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如何做人,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通过素质教育建构合理的智能结构,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作者:李志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通过对老年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特点分析,提出老年病的预防措施.
作者:屈海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以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儿科1~14岁住院患儿31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心理特征,对不合作的患儿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合作程度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患儿静脉输液的配合率及成功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作者:谢凌云;彭希敏;谢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型载体出版物地涌现,我国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极为严峻的挑战.我国现行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更加多样化、自由化、竞争化,从而进入数字时代.
作者:熊风琴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分析了造成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欠佳的原因--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临床学科教师方面的原因,临床学科考试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教学的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临床思维的训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改革考试方法.
作者:林兵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新型抗抑郁剂博乐欣是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本文采用博乐欣与传统抗抑郁剂阿米替林进行对照治疗抑郁症,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堂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目前,很多学校为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常见的方法之一.评估方法因校而异,我校的评估方法是:由学生测评、教师评委听课评分、结合平时考勤,每学期评出A、B、C、D等级,而后在教师中公布.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可激励广大教师认真备课教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我校近年来的测评结果来看,笔者所听的课与某些任课教师的终成绩不完全相符,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冯小南;苗玉红;孔利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分析和研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以期有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度过各种心理危机,健康成长.
作者:赵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临床实习是教与学的继续,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它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又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热爱本专业的情感及职业道德观念,从而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据有关文献报道,医学生在实习前关注的问题依次是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医疗差错事故[1].为了解除学生的这些困惑,提高临床实习质量,进行岗前培训则是必要的.
作者:胡向莲 刊期: 2004年第15期
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各级各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开发其创新能力.而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型人才的条件之一.
作者:方永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1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学校的师生员工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环境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又是校园环境的审美者和享受者,美好的校园环境能对人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会促使人心灵净化、人格提升.再者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环境卫生、绿化等创建活动,学生面对自己动手美化的校园环境,会自觉地产生依恋、爱护,珍惜一草一本.同时校园内的一幅画、一句名言、一条标语、一个警句都给学生传递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这些无疑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是有益的.
作者:刘学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彩色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诊断分析,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在西北地区发病情况,易患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器观察瓣膜形态,回声及活动度,测量心脏大小,瓣膜厚度,室壁厚度及左心功能.结果在522例老年受检者中,确诊病例60例(占8.7%),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环单纯钙化者19例(占32%).主动脉瓣钙化致瓣口狭窄者24例(占40%);其中合并关闭不全者21例(占35%),二尖瓣环钙化致关闭不全者17例(占28%).部分病例合并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结论老年退行性钙化心瓣膜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病变因素的增加,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心腔扩大,乳头肌功能不全,左心衰及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彩色超声心动图能直观发现早期病变并能确诊,检出率高.为临床防治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谈宏 刊期: 2004年第15期
为探讨山东省济宁高校大学生身体发育的现状、规律及发展趋势,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要求和规律,及国家教委关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于2001~2003年对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2001级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历时3年跟踪检测.笔者以这次跟踪调查资料为依据,研究分析21世纪大学生体质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先芹;蔡俊荣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儿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过渡到医生的必经之路,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分析儿科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黄明珍 刊期: 200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