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杰;王丽萍;赵家祥;史宇翔
目的 发挥住院药房药师的作用,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对住院药房的药学服务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 住院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有助于发挥药师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莉;贺俊英;罗东;熊雄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制巴洛沙星胶囊并利用溶出度试验来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巴洛沙星胶囊的处方、工艺,采用不同pH的溶出度试验条件检验处方的合理性.结果 所研制的产品符合要求,在不同pH下,60min的溶出度达75%以上.结论 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药品溶出度较高.
作者:侯国枝;田治科;张茹英;易德平;皮春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1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38例给予生理盐水100mL,两组均为每日1次,均予以胰岛素及对症治疗,疗程为14 d,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检测24 h蛋白尿总量、血浆白蛋白、肌酐和血清尿素氮.结果 治疗14 d后,糖尿病肾病Ⅳ期治疗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Ⅲ期及Ⅳ期治疗组的24 h尿蛋白总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血浆白蛋白则明显升高;V期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早期、中期糖尿病肾病有降低蛋白尿、升高血浆蛋白的作用.
作者:兰海平;吴复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提取分离山楂中表儿荼素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采用聚酰胺柱层析对山楂进行分离纯化,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表儿茶素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TM SB-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pH=3.0)-乙腈(83:17),检测波长273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表儿茶素质量浓度在0.95~15.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不同产地的山楂药材的表儿茶素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并准确测定山楂中的表儿茶素.
作者:赵映兰;林彩;贺红军;邓莉;胡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尿感宁胶囊中秦皮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5:85),波长350 nm,流速1 mL/min.结果 线性范围为0.040 8~0.367 2μg,回归方程为Y=3 752 573X-5 745.6,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1.01%(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尿感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兵;张志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该文对我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在法律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我国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措施. I
作者:彭真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门、急诊处方,对使用频率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合理性及与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相符性进行分析.结果 门、急诊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不大于1,适应证平均相符率分别为71.43%和80.20%.结论 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张明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善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方法.方法 选择老年血液流变学异常者36例,予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结果 通心络胶囊能纠正异常的血液流变学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有显著作用.
作者:吴瑞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搜风通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三七及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的大黄素、大黄酚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渡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 在TLC色谱中能检出三七、大黄;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214 6~20.960 0 μg/mL和0.461 2~45.040 0μg/mL,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8%和98.47%,RSD分别为0.3%和0.2%(n=6).结论 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搜风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乃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7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55.07%),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占12.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居多(占31.88%),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占27.54%).结论 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
作者:尤君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博落回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白屈菜红碱得率及固形物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pH 3个因素对博落回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优化的博落回提取工艺为A2B1C2,即取博落回药材,以80%乙醇提取,调节pH=5.0,60℃温浸提取.结论 该佳工艺可行.
作者:李慧;肖佳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羚羊角的真伪优劣检定方法.方法 根据中药标准及相关报道资料,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 应重视羚羊角品种的真伪鉴别,并应根据现代中药的发展和存在的质量问题健全质量标准.
作者:胡剑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头孢西丁与酚磺乙胺、氨甲环酸、卡络磺酸、氨基已酸4种止血药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头孢西丁在上述4种配伍液中6 h内的含量变化.结果 室温条件下,头孢西丁与酚磺乙胺配伍在6 h内含量(P>0.05)和外观稳定,但pH有变化(P<0.05);与卡络磺酸配伍在4 h内含量和外观稳定(P>0.05);与氨基己酸、氨甲环酸配伍4 h后含量和外观均有变化(P<0.05).结论 头孢西丁在偏酸性条件下稳定.在偏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作者:颜克英;赵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不同灭菌方法对培元通脑胶囊中肉桂原生药粉的灭菌效果,优选佳灭菌方法.方法 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的方法测定肉桂药粉灭菌前后的含量及其灭菌效果.结果 臭氧灭菌对肉桂药粉有效成分影响较小,灭菌效果稳定,符合在线生产.结论 臭氧灭菌方法是肉桂原生药粉的佳灭菌方法.
作者:邱松;孔泉;王小妮;王丽娟;吕洪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中药蛇六谷的研究概况.方法 以近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从基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结果与结论 蛇六谷不仅有抗癌作用,而且在临床有较广泛药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韩安榜;林崇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医院近3年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应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并经鉴定的病原菌共计7 57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608株(21.23%),居前5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5 965株(78.77%),居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3年中部分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下降.结论 该院病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临床用药督导.
作者:苏静;胡忠杰;苗佩宏;韦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08年1月至6月532例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2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涉及7类23种,其中预防用药372例(占69.92%),治疗用药160例(占30.08%).结论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干预和监督,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晏学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惠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胆舒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每次2片,每天3次),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新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3所二级医院2008年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药物选择、用药方法、初次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迫在眉睫.
作者:朱晓庆;张永军;彭曦;李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28家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统计分析2004-2007年重庆市28家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购药金额、用药品种、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4年问抗高血压药物购药金额年均增长率为29.39%,前10位合资厂家(或进口商)药物的销售金额构成比为70.01%,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氯沙坦、替米沙坦分列用药金额前4位.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4年来用量快速增长,钙拮抗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刺占据重庆市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主导地位.
作者:冯兵;冯文媛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