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榜;林崇良
目的 寻找合适的脂溶性药物载体.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3种不同类型的纳米脂质栽体体系,分别为纳米乳液(NM)、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和纳米结构脂质栽体(NLC),并用透射电镜(TEM)、粒度分析仪(PC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 3种不同类型的脂质载体在合适的配比情况下均有较好的稳定性.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其微观形貌呈球形,表明其未结晶,具有较好的载药能力.于4℃、以10 000 r/min冷冻离心30 min或避光保存4个月后粒径分布仍然基本不变,且可冷冻干燥(-40℃,0.01 Pa)后长期保存.结论 3种体系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王以武;卢律;马全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平消片中士的宁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调pH至2.8)-乙腈(89:1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士的宁进样量在0.162 5~1.462 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 9(n=5),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30%(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好,可作为平消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冯益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临床常用的含砷中药雄黄和砒霜等均属无机砷.雄黄所致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慢性中毒;砒霜则既可致急性中毒,也可致慢性中毒.该文初步探讨了体内砷的代谢及其与急、慢毒性机制的相关性.无机砷甲基化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有机砷,并主要以有机砷的形式从尿中排出,砷的毒性与其在体内代谢后的形态密切相关;而进入体内的三价砷可能与多种重要的巯基酶结合,导致酶失活,从而阻碍细胞的呼吸和正常代谢,造成细胞损害;五价砷可能与磷酸竞争,使氧化磷酸化过程拆偶联,抑制高能磷酸键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从而干扰能量代谢等.
作者:徐智;黄可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羚羊角的真伪优劣检定方法.方法 根据中药标准及相关报道资料,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 应重视羚羊角品种的真伪鉴别,并应根据现代中药的发展和存在的质量问题健全质量标准.
作者:胡剑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来氟米特、胸腺肽、英太青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连虎地防汤,疗程均为15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进步1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显效7例,进步12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区域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的现状,指出了战略目标制订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制订区域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方法.
作者:李静;孙利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确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并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当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稀释至2.04 g/L时,用标示灵敏度为2.5×10-4 EU/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有效的.结论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作者:陆璐;郭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善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方法.方法 选择老年血液流变学异常者36例,予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结果 通心络胶囊能纠正异常的血液流变学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有显著作用.
作者:吴瑞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3所二级医院2008年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药物选择、用药方法、初次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迫在眉睫.
作者:朱晓庆;张永军;彭曦;李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复方四黄液熏洗治疗手部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手部开放性损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预防感染、脱水消肿、止痛、伤口换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四黄液200 mL熏洗,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惠手的肿胀、疼痛、活动障碍情况,并对两组疗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结果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四黄液具有较好的消肿、止痛功效,从而改善了关节活动度,用复方四黄液熏洗治疗手部开放性损伤是一种简便、实用、科学、有效的中药外治方法.
作者:黄星垣;李大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的价格层次及有关数据,为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及国家宏观调控药品价格提供参考.方法 将某院常用西药价格划分为多个层次并进行调查.结果 60元内的药品品规数占用药总数的83.89%,60~100元的占7.25%,100~500元的占8.13%,500~1 000元的占0.73%.100元以上各主要作用类别的药品品规数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抗肿瘤药物、诊断用药、专科用药等.结论 医院药品价格层次日趋合理.
作者:陈文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酵母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该院细菌室分离到的128株酵母菌进行菌株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酵母菌临床检出率为5.21%,其中白酵母菌78株(60.93%),热带酵母菌18株(14.06%),光滑酵母菌15株(11.71%),克柔酵母菌6株(4.69%),近平滑酵母菌4株(3.13%),季也蒙酵母菌3株(2.34%),其他少见酵母菌4株(3.13%).两性霉素B对除葡萄牙酵母菌外的其他菌株敏感率较高;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除克柔酵母菌和光滑酵母菌外的其他菌株敏感率较高,但分别存在10株(7.81%)和9株(7.03%)依赖剂量敏感的菌株;5-氟胞嘧啶对除1株光滑酵母菌表现为依赖剂量敏感外,其余100%敏感.结论 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仍以白酵母菌为主,克柔酵母菌比例有所上升;临床细菌室应提高真菌的鉴定技术水平和加强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工作;临床医生应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宋玉梅;王雪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门、急诊处方,对使用频率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合理性及与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相符性进行分析.结果 门、急诊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不大于1,适应证平均相符率分别为71.43%和80.20%.结论 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张明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惠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胆舒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每次2片,每天3次),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新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医院西药和中成药联用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门诊西药和中成药联用处方5 400张,并进行分科、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78张,占调查处方总数的1.44%,不合理问题包括选药不当、配伍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禁忌证用药等.结论 临床医生和药师应注意西药和中成药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项连女;董常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市2008年涉药单位及个人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主体是医生,来源主体是医疗机构;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多;给药途径以注射剂静脉滴注常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多见.结论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尤其注重对中药注射剂的监测,以利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朱舒兵;赵蕾;王泳俨;唐晓红;刘晓岚;李一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急救解毒药品储备供应机制,以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 从我国目前食物中毒、化学中毒、职业中毒以及毒蛇咬伤等解毒药品的储备供应状况出发,分析该储备供应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 我国目前对食物中毒、化学中毒、职业中毒的解毒药品的储备相对充足,但对蛇毒解毒药的储备不足,建议进一步完善药品储备目录,科学地制定储备计划,保证药品供应,同时完善药品信息储备,以便发生中毒事件时能够及时、合理地调配药品.
作者:廖淑雯;陈永法;邵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止痒灵洗剂的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止痒灵洗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检查、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该制剂工艺简单,设计合理,稳定性好,疗效确切.结论 止痒灵洗剂治疗湿热下注的阴痒及霉菌性阴道炎、阴道滴虫、黄白带下等症,效果显著.
作者:俞涛;戴丽冰;唐春华;王琼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医院药房药品拆零后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应予以重视并及时解决.结论 应制订相关法规,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做好药品拆零工作,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林祥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风痛宁丸的制备工艺,观察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按泛丸的制备方法制备风痛宁丸;设风痛宁丸治疗组(48例)和祖师麻片(32例)对照组,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制剂制备工艺简便;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65.6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风痛宁丸质量稳定,疗效显著,制备工艺简便,可在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赵家祥;史宇翔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