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573株病原菌的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苏静;胡忠杰;苗佩宏;韦庆

关键词:病原菌, 分布, 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 调查医院近3年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应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并经鉴定的病原菌共计7 57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608株(21.23%),居前5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5 965株(78.77%),居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3年中部分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下降.结论 该院病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临床用药督导.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3所二级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3所二级医院2008年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药物选择、用药方法、初次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迫在眉睫.

    作者:朱晓庆;张永军;彭曦;李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感宁胶囊中秦皮乙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尿感宁胶囊中秦皮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5:85),波长350 nm,流速1 mL/min.结果 线性范围为0.040 8~0.367 2μg,回归方程为Y=3 752 573X-5 745.6,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1.01%(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尿感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兵;张志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 建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确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并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当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稀释至2.04 g/L时,用标示灵敏度为2.5×10-4 EU/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有效的.结论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作者:陆璐;郭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产业化对策思考

    幽门螺杆菌疫苗项目研发启动于1995年,2008年已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审评,目前幽门螺杆菌疫苗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该文对该项目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现产业的对策思考.

    作者:韩世新;邹全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牛蒡子浸膏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确定牛蒡子浸膏的干燥条件.方法 在不同的干燥温度和时间下,测定牛蒡子浸膏中有效成分牛蒡苷的含量.结果 在80℃干燥48 h后,牛蒡子浸膏有效成分牛蒡苷的损失较小,而在100℃烘48 h后牛蒡苷的含量约下降了20.00%.结论 牛蒡子浸膏的干燥温度应控制在80℃以下.

    作者:陈日来;李玉珍;李东;李衡梅;李红侠;徐玉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平消片中士的宁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平消片中士的宁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液(用10%磷酸调pH至2.8)-乙腈(89:1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士的宁进样量在0.162 5~1.462 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 9(n=5),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30%(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好,可作为平消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冯益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猫豆中的猫豆胍

    目的 考察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猫豆中猫豆胍(MDG)的工艺参数.方法 以猫豆胍洗脱率为考察指标,应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洗脱液浓度、用量和洗脱速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 在考察范围内,佳分离条件为50倍量1%氨水、洗脱速度3.0mL/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洗脱率为63.46%.结论 该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但效率低,不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黄增琼;蒋伟哲;黄兴振;巫世红;陆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越鞠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运用

    分析越鞠丸治疗抑郁症的中医理论基础,并归纳它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同时对经方越鞠丸在抑郁症治疗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以为治疗抑郁症寻找更多可能.

    作者:叶淑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128株深部酵母菌的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酵母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该院细菌室分离到的128株酵母菌进行菌株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酵母菌临床检出率为5.21%,其中白酵母菌78株(60.93%),热带酵母菌18株(14.06%),光滑酵母菌15株(11.71%),克柔酵母菌6株(4.69%),近平滑酵母菌4株(3.13%),季也蒙酵母菌3株(2.34%),其他少见酵母菌4株(3.13%).两性霉素B对除葡萄牙酵母菌外的其他菌株敏感率较高;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除克柔酵母菌和光滑酵母菌外的其他菌株敏感率较高,但分别存在10株(7.81%)和9株(7.03%)依赖剂量敏感的菌株;5-氟胞嘧啶对除1株光滑酵母菌表现为依赖剂量敏感外,其余100%敏感.结论 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仍以白酵母菌为主,克柔酵母菌比例有所上升;临床细菌室应提高真菌的鉴定技术水平和加强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工作;临床医生应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宋玉梅;王雪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搜风通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搜风通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三七及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的大黄素、大黄酚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渡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 在TLC色谱中能检出三七、大黄;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214 6~20.960 0 μg/mL和0.461 2~45.040 0μg/mL,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8%和98.47%,RSD分别为0.3%和0.2%(n=6).结论 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搜风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乃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56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来氟米特、胸腺肽、英太青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连虎地防汤,疗程均为15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进步1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显效7例,进步12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40例

    目的 观察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惠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胆舒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每次2片,每天3次),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新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夫西地酸在含果糖氯化钠溶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夫西地酸在含果糖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夫西地酸与果糖在氯化钠溶液中配伍后室温放置6h内的外观并测定p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配伍液室温放置6 h内夫西地酸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配伍0 h比较,配伍液放置6 h内的外观、色泽均无明显变化,pH略有变化;配伍液中夫西地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均保持在95%以上,配伍6 h内无新物质产生.结论 夫西地酸与果糖在氯化钠溶液中配伍后室温放置6 h内夫西地酸性质基本稳定.

    作者:李雪松;钱斌;杨龙;李小军;晏远志;邹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黄连的真伪鉴别

    目的 鉴别黄连的真伪,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根据来源、产地、性状以及显微理化特征鉴别黄连真伪.结果 目前市场上黄连的主要货源为味连、雅连和云连,有很多混淆品.黄连正品与混淆品的化学成分、功效、主治等有很大差异.结论 黄连混淆品不能药用,因此必须重视其真伪鉴别.

    作者:汪群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38例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1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38例给予生理盐水100mL,两组均为每日1次,均予以胰岛素及对症治疗,疗程为14 d,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检测24 h蛋白尿总量、血浆白蛋白、肌酐和血清尿素氮.结果 治疗14 d后,糖尿病肾病Ⅳ期治疗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Ⅲ期及Ⅳ期治疗组的24 h尿蛋白总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血浆白蛋白则明显升高;V期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早期、中期糖尿病肾病有降低蛋白尿、升高血浆蛋白的作用.

    作者:兰海平;吴复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医院2005-2007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9例严重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严重ADR涉及的药品种类较多,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临床表现以过敏性休克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方式占多数.结论 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重视ADR监测工作,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许建平;王明丽;徐星凯;钱春艳;刘莺;薛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砷的代谢及其毒性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常用的含砷中药雄黄和砒霜等均属无机砷.雄黄所致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慢性中毒;砒霜则既可致急性中毒,也可致慢性中毒.该文初步探讨了体内砷的代谢及其与急、慢毒性机制的相关性.无机砷甲基化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有机砷,并主要以有机砷的形式从尿中排出,砷的毒性与其在体内代谢后的形态密切相关;而进入体内的三价砷可能与多种重要的巯基酶结合,导致酶失活,从而阻碍细胞的呼吸和正常代谢,造成细胞损害;五价砷可能与磷酸竞争,使氧化磷酸化过程拆偶联,抑制高能磷酸键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从而干扰能量代谢等.

    作者:徐智;黄可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蛇六谷的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中药蛇六谷的研究概况.方法 以近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从基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结果与结论 蛇六谷不仅有抗癌作用,而且在临床有较广泛药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韩安榜;林崇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对建立有效急救解毒药品储备供应机制的思考

    目的 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急救解毒药品储备供应机制,以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 从我国目前食物中毒、化学中毒、职业中毒以及毒蛇咬伤等解毒药品的储备供应状况出发,分析该储备供应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 我国目前对食物中毒、化学中毒、职业中毒的解毒药品的储备相对充足,但对蛇毒解毒药的储备不足,建议进一步完善药品储备目录,科学地制定储备计划,保证药品供应,同时完善药品信息储备,以便发生中毒事件时能够及时、合理地调配药品.

    作者:廖淑雯;陈永法;邵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对医院药房药品拆零调配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医院药房药品拆零后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应予以重视并及时解决.结论 应制订相关法规,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做好药品拆零工作,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林祥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