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清;周娟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每月随机抽取出院病历200份,对其中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分析.结果 与结论 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
作者:潘代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研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处方工艺.方法 将优选处方工艺制备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按药典方法进行耐酸力和溶出度测定.结果 所制得的胶囊剂在人工胃液中耐酸力良好,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迅速且完全.结论 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奥美拉唑的稳定性问题,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现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丁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呼吸科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参加临床会诊、收集药品不良反应、参与查房协助医师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体会.结果 与结论 临床药师针对临床需要发挥药学专长,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药物治疗的有合理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陆卫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甲氧氯普胺片剂及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作红外光谱扫描,快速鉴别该药品的真伪.方法 根据甲氧氯普胺的溶解性,分别对上述两种剂型所含的甲氧氯普胺进行提取,并将其红外光谱与标准图谱进行比较.结果 红外光谱鉴别结果表明,两种剂型的红外光谱与甲氧氯普胺标准图谱一致.结论 红外光谱鉴别法简便、可靠、快速、准确.
作者:刘红莉;赫晓军;田兰;刘俊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DN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饮食、运动、教育等基础上加用降糖调脂等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中药(自拟保肾汤)加减、每日1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症状、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9.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DN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较西药组疗效好.
作者:王素梅;陈艳;刘永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与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08年1月至10月出院患者的病历500份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500份病历中有383份使用了抗菌药物(76.60%),单用209份(54.57%),二联用药162份(42.30%),三联用药12份(3.13%);使用频次多的抗菌药物是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用量多的药品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使用率偏高,用药档次偏高、选药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控制.
作者:李悦;陈波;邱益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该文对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专利数据库和欧洲专利数据库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表明前者检索美国专利文献多而全,而后者适合检索欧洲各国专利和其他组织的专利文献.
作者:刘秉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阐述临床药师对医院药学发展和临床治疗所起的作用,提出临床药师不但要满足临床不同人员的需求,更要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为工作目标.
作者:蒋心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促进医院药检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方法 结合实际,探讨医院药检室的工作制度及具体工作.结果 与结论 必须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药检室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从而提高药检技术水平.
作者:梁晓美;林伟萍;邹慧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中医药对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回顾性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以瘤体变化、生存质量、主要症状3项加权评分作为衡量疗效的效果指标,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共纳入合格病例233例.中医组56例,中西医组77例,西医组100例.中医组总有效率为73.21%,稳定率为96.43%;完成疗程人均费用12 663.94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173.00元,131.64元.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0.52%,稳定率为98.70%;完成疗程人均费用22 924.05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284.77元,232.26元.西医组总有效率为54.00%,稳定率为89.00%;完成疗程人均费用30 077.80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557.00元,337.95元.结论 中医药治疗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何春霞;欧爱华;徐凯;林金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据新华社信息,卫生部等9部门近日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方法(暂行)>明确指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该文详细介绍了造字库的安装与使用,此方法 操作简便、实用,适用于Windows的XP,Vista,2000server,server2003等操作系统.
作者:陈维东;郭惠娟;张志强;庄淼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为益母草合剂选择合适的防腐剂.方法 针对合剂中添加不同防腐剂时的稳定性进行考察,选择优配方.结果 0.05%尼泊金乙酯+0.1%苯甲酸组合能很好地增加合剂的稳定性.结论 0.05%尼泊金乙酯+0.1%苯甲酸组合可作为益母草合剂有效的防腐剂.
作者:陈优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针对我国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在实践中暴露出的缺陷,该文就如何重新修订,完善其相关内容和条款,增强其可操作性,使之适应当前形势下的药品监督事业的客观要求,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文玉;邹延昌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社区医院药品短缺问题,保障临床用药.方法 分析当前我国药品招投标采购制度下社区医院药品短缺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 导致社区医院药品短缺的原因复杂,采用相应的解决办法可减少或避免药品缺货,保证临床药品供应.
作者:黄业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该文对浙江省宁波市城乡医疗卫生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城乡差距所在,并对缩小城乡差距提出了建议.
作者:潘琪;吴立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该文阐述了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设想.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山楂精降脂胶囊中表儿荼素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聚酰胺对胶囊内容物的30%乙醇提取液中的表儿茶素进行分离纯化,然后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表儿茶素进行测定,采用DiamonsilTMSB-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pH=3.0)-乙腈(83:17),检测波长为273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 表儿茶素质量浓度在0.95~15.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1%,RSD=0.97%(n=9).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对山楂精降脂胶囊中的表儿茶素进行分离和准确测定.
作者:谢红军;徐福春;赵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方法 根据工作实践并参考其他医院工作总结,分析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结果 与结论 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各具特点.临床药师可结合自身水平及根据医院硬软件环境等条件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赵应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对杜仲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动态研究,确定杜仲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杜仲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杜仲皮、叶、枝采收期.结果 不同采收期杜仲不同部位各成分有明显差异.结论 杜仲皮于5月份、6月份采收佳;杜仲叶于4月份采摘佳;杜仲枝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很低,从绿原酸含量方面考虑,8月份采收佳.
作者:王丽楠;李伟;覃洁萍;杨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