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的成本-效果回顾性研究

何春霞;欧爱华;徐凯;林金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治疗, 西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药物经济学
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药对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回顾性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以瘤体变化、生存质量、主要症状3项加权评分作为衡量疗效的效果指标,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共纳入合格病例233例.中医组56例,中西医组77例,西医组100例.中医组总有效率为73.21%,稳定率为96.43%;完成疗程人均费用12 663.94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173.00元,131.64元.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0.52%,稳定率为98.70%;完成疗程人均费用22 924.05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284.77元,232.26元.西医组总有效率为54.00%,稳定率为89.00%;完成疗程人均费用30 077.80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557.00元,337.95元.结论 中医药治疗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外文专利数据库检索药学专利文献的比较研究

    该文对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专利数据库和欧洲专利数据库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表明前者检索美国专利文献多而全,而后者适合检索欧洲各国专利和其他组织的专利文献.

    作者:刘秉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164例头孢曲松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头孢曲松ADR文献报道的个案164例,并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曲松ADR涉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排前5位者分别是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中以过敏性休克多见,并致死11例(6.89%).结论 应重视头孢曲松所致不良反应,大剂量、长疗程使用时应警惕血液系统和肝胆系统损害.

    作者:韦平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社区医疗改革对零售药店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已在全国广泛展开,社区医疗改革模式将对我国零售药店产生重大的影响,该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李卫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地骨皮等6种中药饮片伪品的鉴别

    从药材的来源、性状、外观、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鉴别地骨皮、白芷、山药、山茱萸、威灵仙、徐长卿及其伪品,保证用药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陈远良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年咳喘片中淫羊藿苷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老年咳喘片的淫羊藿苷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7:73),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淫羊藿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98 4~0.992 0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54%,RSD=1.19%(n=6).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灿辉;谭浩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脑降压片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清脑降压片中的黄芩苷含量.方法 以Zorbax Eciipse XDB-8 C18柱(250mm×4.6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312~1.5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51%,RSD=1.03%(n=5).结论 HPLC法可用于清脑降压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志成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净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消炎净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50:5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5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25~0.1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1.06%(n=6).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用于消炎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惠红;杨晓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增强社区居民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意识之我见

    该文阐述了社区药学服务的概念,分析了社区居民缺乏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意识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

    作者:巢勤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参芪舒心胶囊的薄层色谱研究

    目的 建立参芪舒心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人参、黄芪、延胡索、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图中可检出人参、黄芪、延胡索、丹参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参芪舒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润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小柴胡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订小柴胡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柴胡颗粒中的黄芩、甘草、党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黄芩、甘草、党参的定性鉴别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黄芩苷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0.86%(n=6).结论 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吴秀清;周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江苏医药产业政策及效果分析

    医药产业是集高附加值与高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很多国家或地区都将其作为支柱产业而给予扶持.江苏省医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居于全国领先水平.该文分析了医药产业政策的内涵及新形势下产业政策的背景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江苏医药产业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熊季霞;申俊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社区医院中标药品短缺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社区医院药品短缺问题,保障临床用药.方法 分析当前我国药品招投标采购制度下社区医院药品短缺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 导致社区医院药品短缺的原因复杂,采用相应的解决办法可减少或避免药品缺货,保证临床药品供应.

    作者:黄业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盐酸西替利嗪片和盐酸左旋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33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A组)和盐酸左旋西替利嗪片(B组)治疗28 d,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A组、B组的成本分别是113.56和105.72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8.89%(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1.66和118.93.结论 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较盐酸左旋西替利嗪片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

    作者:陈璐;吕晶;朱九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制剂新技术在蛋白多肽类药物中的应用

    制剂新技术在蛋白多肽类药物中的应用可克服其弱点,从而更好地将药物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目前,这已成为现代药剂学的研究热点,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贾雷;房泽海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007-2008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医院2007年和2008年门诊抗菌药品销售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两年的门诊处方100 253张,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和2008年销售金额前3位的药品均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从用药频度(DDDs)排序可看出价廉、疗效好的品种在临床上占重要地位,一线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占主导地位;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结论 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和培训,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何燕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红外光谱鉴别甲氧氯普胺片及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目的 通过对甲氧氯普胺片剂及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作红外光谱扫描,快速鉴别该药品的真伪.方法 根据甲氧氯普胺的溶解性,分别对上述两种剂型所含的甲氧氯普胺进行提取,并将其红外光谱与标准图谱进行比较.结果 红外光谱鉴别结果表明,两种剂型的红外光谱与甲氧氯普胺标准图谱一致.结论 红外光谱鉴别法简便、可靠、快速、准确.

    作者:刘红莉;赫晓军;田兰;刘俊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山楂精降脂胶囊中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山楂精降脂胶囊中表儿荼素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聚酰胺对胶囊内容物的30%乙醇提取液中的表儿茶素进行分离纯化,然后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表儿茶素进行测定,采用DiamonsilTMSB-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pH=3.0)-乙腈(83:17),检测波长为273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 表儿茶素质量浓度在0.95~15.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1%,RSD=0.97%(n=9).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对山楂精降脂胶囊中的表儿茶素进行分离和准确测定.

    作者:谢红军;徐福春;赵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

    据新华社信息,卫生部等9部门近日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方法(暂行)>明确指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不同采收期杜仲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的动态研究

    目的 对杜仲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动态研究,确定杜仲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杜仲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杜仲皮、叶、枝采收期.结果 不同采收期杜仲不同部位各成分有明显差异.结论 杜仲皮于5月份、6月份采收佳;杜仲叶于4月份采摘佳;杜仲枝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很低,从绿原酸含量方面考虑,8月份采收佳.

    作者:王丽楠;李伟;覃洁萍;杨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雷贝拉唑钠肠溶(微粒)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雷贝拉唑钠肠溶(微粒)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挤出造粒-气流包衣法制备.以粘合剂羟丙甲纤维素溶液的浓度、用量以及微晶纤维素用量考察因素,按L9(34)进行正交试验,并评价工艺优劣;在此基础上再次以磷酸氢钙和磷酸氢二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按L9(34)进行正交试验,用成品在高温条件下10 d的有关物质增加值评价其稳定性.按选定的处方制备样品,考察其释放度和加速试验稳定性.结果 优选的微粒粒芯处方为每粒含雷贝拉唑钠10mg、磷酸氢钙40mg、磷酸氢二钠15mg、微晶纤维素180mg、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用量为投料量的12%.制备的样品耐酸性较好,在人工肠液中溶出快而完全,稳定性较好,释放度和稳定性与上市品相当.结论 优选的处方工艺可用于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粒)胶囊.

    作者:傅雪猛;庄让笑;黄海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