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文
该文阐述了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设想.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探讨如何根据中药房工作特点,开展用药咨询,为患者答疑解惑,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潘秋荣;谭柳群;莫惠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阐述临床药师对医院药学发展和临床治疗所起的作用,提出临床药师不但要满足临床不同人员的需求,更要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为工作目标.
作者:蒋心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中医药对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回顾性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以瘤体变化、生存质量、主要症状3项加权评分作为衡量疗效的效果指标,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共纳入合格病例233例.中医组56例,中西医组77例,西医组100例.中医组总有效率为73.21%,稳定率为96.43%;完成疗程人均费用12 663.94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173.00元,131.64元.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0.52%,稳定率为98.70%;完成疗程人均费用22 924.05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284.77元,232.26元.西医组总有效率为54.00%,稳定率为89.00%;完成疗程人均费用30 077.80元;总有效率、稳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分别为557.00元,337.95元.结论 中医药治疗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何春霞;欧爱华;徐凯;林金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我国药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寻求提高培训效果的方法.方法 对药学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培训支持保障因素、培训设计因素和个人特征因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结果和结论 应从法律法规上保证药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权利与义务,并针对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岗位设计培训内容,正确选择培训师资.
作者:孟凡莉;黄泰康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该文对浙江省宁波市城乡医疗卫生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城乡差距所在,并对缩小城乡差距提出了建议.
作者:潘琪;吴立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头孢曲松ADR文献报道的个案164例,并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曲松ADR涉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排前5位者分别是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中以过敏性休克多见,并致死11例(6.89%).结论 应重视头孢曲松所致不良反应,大剂量、长疗程使用时应警惕血液系统和肝胆系统损害.
作者:韦平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为益母草合剂选择合适的防腐剂.方法 针对合剂中添加不同防腐剂时的稳定性进行考察,选择优配方.结果 0.05%尼泊金乙酯+0.1%苯甲酸组合能很好地增加合剂的稳定性.结论 0.05%尼泊金乙酯+0.1%苯甲酸组合可作为益母草合剂有效的防腐剂.
作者:陈优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社区医院药品短缺问题,保障临床用药.方法 分析当前我国药品招投标采购制度下社区医院药品短缺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 导致社区医院药品短缺的原因复杂,采用相应的解决办法可减少或避免药品缺货,保证临床药品供应.
作者:黄业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互联网在药学科研、药学教育、药学情报、药学服务、药品管理和药品营销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如何获取药学信息是药学信息需求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介绍了网络药学信息的特点、搜索中存在的问题及获取网络药学信息的方法.
作者:朱昭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该文分析了国家基本药物体系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系统动力学方法 的含义及其应用于国家基本药物体系研究的思路,探讨系统动力学方法 应用于国家基本药物体系研究的可行性.
作者:许晶晶;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促进医院药检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方法 结合实际,探讨医院药检室的工作制度及具体工作.结果 与结论 必须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药检室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从而提高药检技术水平.
作者:梁晓美;林伟萍;邹慧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对杜仲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动态研究,确定杜仲佳采收期.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杜仲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杜仲皮、叶、枝采收期.结果 不同采收期杜仲不同部位各成分有明显差异.结论 杜仲皮于5月份、6月份采收佳;杜仲叶于4月份采摘佳;杜仲枝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很低,从绿原酸含量方面考虑,8月份采收佳.
作者:王丽楠;李伟;覃洁萍;杨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分析药品研发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为制剂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帮助药品研发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研制出安全、高效的药品.
作者:王彩彤;张元富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丹皮酚是常用中药牡丹皮、徐长卿、芍药等中药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之一,是衡量牡丹皮、徐长卿等中药材及其组方的多种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为评价丹皮酚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人们对丹皮酚的测定方法 进行了许多研究.该文就丹皮酚的提取及分析方法 进行了评述与探讨.
作者:曹刚;钦传光;尚晓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依据每月采集到的监控药品使用信息,将Excel电子表格与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联用建立监测药品使用动态监控系统.结果 所建立的监测药品使用动态监控表存储数据量大,数据处理方便,报表输出快捷.结论 该法简单易行,能提高工作效率,可对合理用药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作者:何玉明;张奕东;李家富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变更控制,指导药品生产管理.方法 阐述变更的概念和分类,分析变更控制的流程和变更结果的评估.结果与结论 变更控制是GMP的管理重点之一,应当按照规定流程处理,加强管理控制.
作者:刘枳岑;梁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优选雷贝拉唑钠肠溶(微粒)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挤出造粒-气流包衣法制备.以粘合剂羟丙甲纤维素溶液的浓度、用量以及微晶纤维素用量考察因素,按L9(34)进行正交试验,并评价工艺优劣;在此基础上再次以磷酸氢钙和磷酸氢二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按L9(34)进行正交试验,用成品在高温条件下10 d的有关物质增加值评价其稳定性.按选定的处方制备样品,考察其释放度和加速试验稳定性.结果 优选的微粒粒芯处方为每粒含雷贝拉唑钠10mg、磷酸氢钙40mg、磷酸氢二钠15mg、微晶纤维素180mg、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用量为投料量的12%.制备的样品耐酸性较好,在人工肠液中溶出快而完全,稳定性较好,释放度和稳定性与上市品相当.结论 优选的处方工艺可用于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微粒)胶囊.
作者:傅雪猛;庄让笑;黄海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针对我国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在实践中暴露出的缺陷,该文就如何重新修订,完善其相关内容和条款,增强其可操作性,使之适应当前形势下的药品监督事业的客观要求,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文玉;邹延昌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老年咳喘片的淫羊藿苷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7:73),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淫羊藿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98 4~0.992 0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54%,RSD=1.19%(n=6).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灿辉;谭浩军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