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梅;杨红;梁翠茵;姚金风
介绍近年来中药大黄的药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研究证实,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对心血管损伤、缺血性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其抗肿瘤、抗衰老的功效等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张向红;程黎晖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大蓟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Dikma 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2:88),检测波长326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0 μL.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12~1.2μg范国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为1.23%(n=6),大蓟中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1.360 9 mg/g.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大蓟中绿原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张潇;李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方法 以 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mm×4.6 mm,5μm)为色谱柱,10 m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用磷酸调pH至3.0 ±0.05)-甲醇(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3 nm.结果 盐酸二甲双胍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12~102.40μg/mL,r:0.999 6(n=5);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0.24%(n=6).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隋译;孙菲;赵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临床用药时发现注射用奥硝唑与阿洛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照临床应用浓度配制混合溶液,两种药液混合后立即出现白色混浊、絮状物,证明两药确实存在配伍禁忌,不能接瓶输入.
作者:张瑞珍;高新萍;高伟;张畅达;鲁桦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臂冲疗法治疗臂丛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38例臂丛神经炎患者,以10mL一次性注射器将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2%利多卡因注射液4mL、维生素B12注射液500 μg、祖师麻注射液4mL、西米替丁注射液0.2 g混合,共10mL,注入锁骨上窝低点,按病情需要治疗1~2个疗程.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注射2次者67例,注射3次者36例,注射3次以上者35例;治疗1个月后,痊愈111例,显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38%;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曲安奈德臂冲疗法治疗臂丛神经炎,方法简便、疗效佳.
作者:韩旭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口服尼美舒利颗粒荆与肌肉注射赖氨匹林对患儿发热的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差异.方法 将80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患儿按随机数字方式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尼美舒利颗粒刺,对照组40例肌肉注射赖氨匹林针,观察两组患儿体温下降到设定温度的时间,给药4 h和6 h时的体温变化以及患儿的依从性.结果 体温下降到设定温度的时间及给药后4 h体温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6 h体温变化及给药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美舒利颗粒剂在治疗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方面综合性评价比肌肉注射赖氨匹林针好.
作者:赵慧;田宝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樟脑软膏中樟脑和氯霉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89 nm,柱温为25℃.结果 樟脑和氯霉素质量浓度分别在0.75~3.75 g/L(r=0.999 9)和0.3~1.5 g/L(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4%(RSD=0.57%)和97.13%(RSD=0.76%).结论 RP-HPLC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樟脑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张玉玺;姚晓颖;徐莲琴;李士峰;王丽红;崔玉红;杨娇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茵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的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酶提取物三雏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并检测大肠埃希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12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酶菌株69株,检出率为57.50%,其中单产ESBLs 38株(31.67%),单产AmpC酶17株(14.17%),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4株(11.67%);大肠埃希菌产酶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平均水平(除亚胺培南外).结论 尿路感染对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AmpC酶和ESBLs,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时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张继付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国内报道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和统计.结果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类型有7种,其中以变态反应多.结论 应重视克林霉素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邓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脑梗死部位、面积的关系,以及脑梗死后癫痫的治疗原则.方法 对834例脑梗死患者及其中78例出现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头颅CT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率与脑梗死部位密切相关,与梗死面积无关.结论 脑梗死后癫痫发作多见于脑皮层梗死者;早期癫痫发作应以抗惊厥、脱水为主,迟发性癫痫发作除脱水、对症治疗外还需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
作者:芦颖芝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血凝酶(立芷雪)外用治疗创伤性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立芷雪溶液喷洒创面或用立芷雪溶液无菌纱布覆盖出血部位,观察53例患者(60个伤口)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和起效时间.结果 立芷雪适用于临床各种创伤性出血.尤其在中、小动脉出血的止血效果方面具有常规方法不能比拟的优势.结论 立芷雪是治疗各种急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邹凤双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益心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 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人参皂苷Rg1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83.5~1 670.0μg/mL,回归方程Y:3 007.4X+1 694.4,r=0.999 7(n=6);人参皂苷Re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88.2~1 764.0 μg/mL,回归方程Y=2 956.6X-3 148.6,r=0.999 9(n=6).人参皂苷Rg1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7%,RSD为1.48%(n=9);人参皂苷Re 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9%,RSD为1.72%(n=9).结论 HPLC法测定益心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 的含量,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快速.
作者:刘淑花;田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质量规范的效果,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门诊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评价表的相关要求,对处方书写、合理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5月1日实行<处方管理办法>后,书写不规范的处方比例由2007年5月的11.79%下降到2008年12月的2.52%,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比例由2007年5月的5.38%下降到2008年12月的2.16%.结论 <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规范处方管理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彭晓燕;姚冰;潘洁;杨波;钟磊;唐秀玲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应用平消胶囊联合化学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化学治疗.客观疗效按WHO标准进行评价,生活质量根据Karnofsky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17%和42.50%;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7.39%和50.00%;主要不艮反应为骨髓抑制,Ⅲ度和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5.22%和32.50%;Ⅲ度和Ⅳ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4.35%和17.50%.结论 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用化学治疗有提高,虽未见统计学差异,但可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耿传信;姚娟;王晓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甲醛水杨酸涂剂中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6.4 nm波长处直接测定.结果 水杨酸质量浓度在11.25~33.75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0.35%(n=6).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简单、快捷,适用于医院制荆的快速分析.
作者:彭其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三七总皂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体内药物动力学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以磷酸盐缓冲液为释放介质,考察三七总皂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以6只Beagle犬为实验动物,测定口服给予缓释片后血药浓度的变化,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体外累积释放度和体内累积吸收百分率进行回归,考察其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体外药物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与普通片相比.在Beagle犬体内的达峰时间延长,峰浓度降低,平均滞留时间延长,也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 制得的三七总皂苷缓释片达到了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并且其体内外参数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冯亮;蒋学华;王凌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95例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95例起搏器植入患者抗茵药物使用率为100%,按用药频次高低排序的前3类药物是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类,95例患者中无使用第1代头孢茵素类者.用药时间为术前(切皮前)大于2 h者82例(86.32%),术前0.5~2 h内使用者13例(13.68%),无术后才开始用药者.用药疗程短5 d,长12 d.平均9 d.5个抗茵药物费用档级中使用低档(2000元以下档)抗菌药物者占大多数.结论 该院起搏器植入患者抗茵药物选择很不规范,存在用药档次过高、疗程过长、用药时机欠佳、联合用药不合理、药费比重过大等问题,应加强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宣传和管理. .
作者:苏广珠;贺坤;陈娴娴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用薄膜蒸发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方法 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以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包封率为指标,考察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佳工艺条件为孵化温度65℃,孵化时间40min;此时包封率高,且随着卵磷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薄膜蒸发法制备的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条件易掌握,故该法可作为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常规制备方法.
作者:苏春梅;杨红;梁翠茵;姚金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后患者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手术后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试验组30例在手术后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结果 两组患者在VAS评分、镇静评分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优于芬太尼.
作者:石小军;王立民;黄佐卿;张天斌;赵砚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靶控榆注相同质量浓度丙泊酚时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喉罩置入的药效剂量关系.方法 将50例女性乳腺良性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25例静脉注射芬太尼2.5 μg/kg,5 min后靶控输注丙泊酚(Marsh药代动力学模型),运用Dixon's序贯法确定喉罩置入时丙泊酚质量浓度,15 min后置入喉罩并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与成功率,计算出相应的丙泊酚半数有效剂量(ECe50);B组25例靶控输注A组得出的ECe50 的丙泊酚,2 min后靶控输注效应室质量浓度瑞芬太尼(Minto药代动力学模型),运用Dixon's序贯法确定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质量浓度,12min后置入喉罩并观察置入条件与成功率,计算出相应ECe50.结果 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丙泊酚ECe50值为3.21μg/mL,95%CI 为3.01~3.42μg/mL;瑞芬太尼ECe50 值为2.94 ng/mL,95% CI为2.75~3.14 ng/mL.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5 μg/kg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效应室质量浓度2.94 ng/mL在喉罩置入时的药效作用相当.
作者:金乐潇;张旭彤;李军;吴国伟;黄志莲;苏尔瞻;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