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40例

闫宝环;董玉霞;宋艳玲;崔晓燕;蔡兰英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结核性腹膜炎, 渗出性,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均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腹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中药己椒苈黄丸治疗,均以治疗1个月为1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腹腔积液吸收情况.结果 治疗组40例中治愈2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40例中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好.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特需病房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特需病房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和品种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007-2008年住院癌症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2471张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 处方使用频率高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38.00%),DUI除硫酸吗啡缓释片为1.19、芬太尼透皮贴剂为1.36或1.17外,其他DUI均不大于1.结论 特需病房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口服剂型和磷酸可待因片等成为缓解癌症疼痛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志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基于长尾理论的我国医药商业结构分析

    该文根据长尾理论,阐明我国医药商业存在的问题不在于结构上的多、散、小,而是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及创新缺失,并提出了通过医药商业药学服务经营模式与行业集成化供应链合作模式的建立及制度创新,构建我国医药商业的长尾结构的主张.

    作者:史伟;申俊龙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60例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的种类及特点、不良反应、监测和随访要求、疗程、每年服药费用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有73.33%的患者能选出4种药物名称,并选对药物简要特点,6.67%的患者选不出服药名称;91.67%的患者全部或基本知道其不良反应;33.33%的患者不知何时复查、复查什么;50%的患者不知哪种情况可以停药观察,33.33%的患者知道疗程;仅3.33%的患者不清楚每年的服药费用.结论 患者对核苷类药物的种类及特点、不良反应、服药年费用的了解较全面,而对疗效监测、随访要求、疗程认知等较模糊,因此应加强用药知识宣传,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物疗效.

    作者:程金凌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肝癌治疗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目的 介绍肝癌治疗药物的新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肝癌治疗药物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 肝癌的治疗药物近年来有了很大进展,包括诺拉曲塞,PI-88,T-67,索拉非尼,利卡汀,prolarix等,其中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刑可能成为肝癌的标准治疗药物.

    作者:田学禄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复方氨酚葡锌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二氧丙嗪的含量测定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氨酚葡锌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二氧丙嗪的含量.方法 以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水-乙腈-三乙胺(90:1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 nm.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对乙酰氨基酚为97.48%,RSD=1.97%(n=6);盐酸二氧丙嗪为98.65%,RSD=1.84%.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二氧丙嗪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0~200μg/mL范围内和在2-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

    作者:王原瑞;贾首时;王超众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目的 探讨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和对照组(乳癖消片)各50例,疗程为2个月经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九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杨国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目的 研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喂饲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12,24mg/kg),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血脂、载脂蛋白含量及抗氧化作用指标.结果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降低,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及apoAI/apoB比值升高,并能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论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相聪坤;王蕊;袁志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用三乙胺调pH至3.0的0.025 mol/L磷酸溶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1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2 000 μg/mL(r=0.999 9)和2.4~200 μg/mL(r=0.999 9).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3%,RSD=0.56%(n=5);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9%,RSD=1.75%(n=5).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张萍;林燕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肝毒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肝毒性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天津市人民医院肾移植患者的病历,记录环孢素A血药浓度谷值、肝功能指标、病程记录和用药情况等,讨论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结果 当环孢素A血药浓度谷值高于500μg/L时,产生肝毒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尼卡地平、甲氧氯普胺、酮康唑、诺氟沙星、西米替丁、克拉霉素和更昔洛韦等药物在与环孢素A配伍使用时易导致其血药浓度升高.结论 环孢素A血药浓度过高是引起患者肝毒性的主要原因,且主要是由于环孢素A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发生环孢素A肝毒性反应时,应密切监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剂量,停用那些易导致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的药物.

    作者:高洁;崔桅;孟庆杰;冯殿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珍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芪珍胶囊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 黄芪甲苷质量浓度在0.040 42~0.404.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0.37%(n=6).结论 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源;沈好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措施

    该文分析了影响医院患者满意度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措施.

    作者:王淑玲;刘皓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新医改背景下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策略

    目的 为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实施后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药品零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其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发展策略.结果 与结论 药品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药学服务、实施多元化经营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来适应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并提高竞争力.

    作者:陈芳;李卉;黄泰康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卡介苗多糖核酸国内临床应用概况

    目的 了解卡介苗多糖核酸的国内临床应用概况.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卡介苗多糖核酸在临床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 卡介苗多糖核酸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广泛应用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能明显降低感染复发率,在一些免疫性相关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肾病综合征、肿瘤、复发性口腔溃疡及部分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基础治疗的效果.无论从短期疗效,还是远期评价,其均显示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艳;黄秋明;胡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的影响.方法 从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特点入手,对其动因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 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了我国药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研发能力的增强,弥补了我国研发投入的不足、填补了我国某些药品研发领域的空白,对增加就业、促进人才回流、培养更多优秀的药品科研人才、引导产学研的结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思利;余正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国家将进一步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12月11日,在卫生部、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部际协调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介绍了落实<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强化市场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健全药品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提出了重要意见.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完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标准的思考

    对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标准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修订建议.

    作者:朱艳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Klotho对老龄小鼠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衰老蛋白klotho(KL)时老龄小鼠血管损伤后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动员及损伤内皮修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显微外科法建立老龄小鼠(20月龄)颈动脉损伤模型;在小鼠颈动脉损伤后各时点获取外周血,以Western-Blot法检测外周血KL蛋白水平;小鼠颈动脉损伤后第3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L处理组、KL抗体处理组外周血EPCs的数量;小鼠颈动脉损伤后第14天,通过Evans blue染色检测损伤动脉再内皮化情况,通过HE染色检测损伤动脉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 小鼠颈动脉损伤后外周血KL水平和EPCs数量明显升高,在颈动脉损伤后第3天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与颈动脉损伤组比较,KL处理组的外周血KL明显升高,而KL抗体处理组则无明显升高;损伤血管再内皮化的面积明显升高,而KL抗体处理组则无明显差异;KL处理组内膜增生程度较颈动脉损伤组及KL抗体处理组明显降低.结论 KL可升高老年小鼠而动脉损伤后EPCs的循环数量,促进EPCs的动员,促进损伤动脉再内皮化,抑制内膜增生.

    作者:姜靖;黄岚;赵晓辉;喻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干扰素在狂犬病疫苗中的佐剂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干扰素在狂犬病疫苗中的佐剂效果.方法 将人用狂犬病疫苗与干扰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将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和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分别免疫昆明小鼠,并于免疫前和免疫后4,7,14,30,60d时眶静脉采血,用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同时经腹腔免疫小鼠,第15天时取脾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可促进免疫细胞增殖.与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相比,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时间早、滴度高.结论 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效果.

    作者:王忠海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再谈药品检验原始记录

    该文介绍了原始记录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几种非规范倾向.

    作者:杨晓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胆红素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胆红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乙腈-2%冰醋酸溶液(62:3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52 nm,流速1.5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结果 胆红素质量浓度在1~3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为0.35%(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菲;隋译;赵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