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
教师在讲授基础护理学课时,不仅要准确熟练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注意授课的方法、语言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者:尚桂玲;凌敏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招生难、管理难的困境;作为辅导员应认真研究仔细捕捉学生的思想状态,做到有的放矢,细心培养,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新型人才.
作者:胡颖;李艳华;周建军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索成年糖尿病患者食谱计算中<糖尿病食品交换法>较准确的分配方法.方法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不同饮食分型,计算不同的饮食食物分配表.结果新食物分配表与原食物分配表比较,具有针对性强、准确性高、应用范围广、符合临床实际等特点.结论新食物分配表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循证护理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进行护理决策;护理教育应加强循证护理与实践,才能促进循证护理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仝霞;高生萍;范彩云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组成年女性的健康状况,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7 419名不同职业女工健康普查中B超(检查项目包括肝、胆、脾、胰、双肾、子宫附件、乳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增生患病率46.91%,占第1位,其他依次为宫颈腺体囊肿11.78%,脂肪肝8.37%,子宫肌瘤8.03%,胆囊炎6.31%,高发年龄41~50岁.结论乳腺增生、宫颈腺体囊肿、脂肪肝、子宫肌瘤是成年女性重点防治的疾病,41~50岁成年女性是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刘艳芳;李应强;刘正斌;王小嘉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通过护理技术操作竞赛可评价学生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高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具有一定护理职业水准、适用于临床护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卞加花 刊期: 2005年第15期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应常抓不懈.
作者:李荣青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健康教育是全民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在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使护生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2)拓宽专科护理理论知识面;(3)让护生懂得健康教育在特殊检查中的运用;(4)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基础护理中;(5)培养护生人际沟通能力.
作者:李元萍;邓妙玲;全宇莉;关轩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医学教育的信息化是现代医学教育观的必然要求.实现医学教育的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其次要在设备、应用软件、医学教育资源基础上构建医学教育平台,并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医学学科的课程整合.
作者:马尚林;张钊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动脉栓塞(artery embolization)是通过插入动脉的导管将栓塞剂输入到靶组织或器官的一种医疗技术.若靶组织为肿瘤,则由于栓塞使肿瘤血管闭锁,切断对肿瘤组织的供血与营养,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如栓塞剂中含有抗肿瘤药物,则药物在栓塞部位逐渐释放,使药物在肿瘤组织中保持较高的浓度与较长的时间,故可大大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此也称化疗栓塞[1],即具有化疗与栓塞双重作用.动脉栓塞物质常用的有明胶海绵、聚乙烯醇海绵、碘油、微囊、微球等等.本文通过查询动脉栓塞微球在动物体内的实验文献,将其汇总为3个方面.
作者:高湘;杨社华;张伟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多媒体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互动式学习的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出一个建构互动式学习环境的构想,并就该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学习内容和学习指导的设计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描述,在文章的末尾,还说明了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作者:阳光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实验教学是解剖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是实验课的主要目的.实验能力直接反映学生素质的高低,它由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指标组成,没有脱离实验的实验能力.我们需要探索的是落实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科学素质落到实处.
作者:李文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在儿科学教学中,用典型临床病例进行辅助教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作者:马洁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基因治疗通过纠正基因缺陷以治疗人类疾病,其策略主要是通过基因的增补、替换、修复、失活及免疫调节等.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已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目前主要处于Ⅰ/Ⅱ期临床研究阶段,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前景光明.
作者:向宇;涂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提高护生人际交往素养,应从加强沟通理论教育、文明修身、专业渗透,以及营造关爱氛围等多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石敬萍 刊期: 2005年第15期
近年来,医学生在各医院实习的效果有普遍降低的情况,江门中医药学校也不例外.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到医学生本人的实习效果,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声誉,更影响到医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质量.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实习效果,是目前各卫生类学校迫切需要进行剖析与商讨对策的课题.
作者:何乃清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医院现代化标志着医院体制和管理的科学性、医疗技术的先进性、护理水平的高质量、环境卫生高层次以及建筑的舒适性及适应性.医院设计中,环境效应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环境条件及其质量对疾病的康复和减轻起到一定作用.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临床环境是新医学模式指导下开拓的新课题.当今医学已逐步将这一效应视为医疗手段之一,也是临床医学发展到一个高层次的体现.
作者:孟德增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对湛江卫生学校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学近年来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探索新时期中专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近年来6届检验学生临床检验学成绩进行方差分析、q检验等,研究近年来湛江卫生学校检验专业教学效果.结果湛江卫生学校检验专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1996检验班到1999检验班,临床检验成绩逐年提高,但从2001检验班到2003检验班,临床检验成绩急速下降.结论近两届检验学生成绩突然下降,除了和学生入学成绩低有关外,还与学生学习态度、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杨拓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前在我国诺卡氏菌所致疾病并不多见,但此菌为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感染菌,随着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的增加,在临床鉴定中应引起重视.在教科书中关于诺卡氏菌的内容不多,参考了国外关于诺卡氏菌的新报道,延伸诺卡氏菌的知识.
作者:黄景明;祝文娴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卫生部规划教材,吕树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6年6月第三版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外科学>在二版基础上作了较大的修改,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外科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作进一步的修改.错漏和图表错误达90多处,部分内容提法不妥需要商讨,内容太多可适当删减,编排结构可作适当调整.
作者:刘伟道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