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浊度法测定间苯三酚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吕海华;李敏

关键词:动态浊度法, 间苯三酚注射液, 内毒素, 干扰试验
摘要: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定量分析法.方法 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供试品稀释50倍可以排除干扰,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试验结果与家兔升温法的一致.结论 用动态浊度法测定间苯三酚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准确有效.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满分消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中满分消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厚朴、姜黄、白术、黄连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瑞士Spherigel ODS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在TLC中能够检出厚朴、姜黄、白术、黄连,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038 51~0.770 2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1.57%.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中满分消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春辉;杨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氧氟沙星两种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学分析

    目的 对氧氟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将105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分为两组,A组53例采用氧氟沙星连续静脉滴注,B组52例采用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观察疗效并采用药物经济学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A组和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4.91%和84.62%(P>0.05),B组的成本-效果比(5.01)不及A组(8.72),且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序贯治疗安全、有效,且经济合理.

    作者:王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林可霉素甲硝唑凝胶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制备林可霉素甲硝唑凝胶,建立其质量标准并进行临床应用观察.方法 以盐酸林可霉素、甲硝唑制备林可霉素甲硝唑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中主药盐酸林可霉素和甲硝唑的含量.结果 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结论 林可霉素甲硝唑凝胶用于痤疮、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作者:赵洁;方垒;梁晓美;刘丽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方尿囊素乳膏中尿囊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复方尿囊素乳膏中尿囊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NH2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4 nm.结果 尿囊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87.68~938.40 μg/mL,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1.92%(n=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能很好地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汤晟凌;兰海娟;邹慧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突变SOD1cDNA亚克隆入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中

    目的 将突变SOD1cDNA亚克隆入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中.方法 利用PCR方法从重组子pEGFP-N2-mSOD1中扩增突变的SOD1cDNA片断.以EcoR Ⅰ/Sal Ⅰ双酶切突变SOD1cDNA片断和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在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突变SOD1cDNA片断和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转化感受态DH5α,筛选重组子,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突变SOD1cDNA成功地亚克隆入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中.结论 亚克隆成功,可以对目的 基因进行下一步研究.

    作者:陈桂生;史树贵;李露斯;陈康宁;袁顺宗;彭旭;吴军;罗高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中环孢素A质量浓度

    目的 建立监测人全血中环孢素A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反相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160∶30∶15),柱温7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环孢素A质量浓度在15~1 600 ng/mL范围内与内标的峰高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低检测限为5 ng/mL,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平均回收率为96.02%~98.31%,日内精密度RSD为1.24%~3.37%(n=5),日间精密度RSD为3.45%~4.27%(n=5).结论 该法简单、准确、经济,可用于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吴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 综述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对肾脏病的疗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其在器官移植后抗排异、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方面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结论来氟米特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介导性疾病有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风湿病、皮肤病、艾滋病和器官移植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红;杨章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方尿囊素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方尿囊素乳膏,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将尿囊素、维生素E等药物和乳膏基质制成复方制剂,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囊素的含量.结果 尿囊素质量浓度在65.12~520.9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46%.结论 该制剂制备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

    作者:孙佩玉;沈鸿;周美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黄连粉针中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冻干粉中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磷酸(65∶15∶75∶0.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4~2.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0.76%(n=6);连翘苷进样量在0.077~1.9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11%(n=6).结论 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快速,适用于双黄连冻干粉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义昆;梁健成;蔡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磨汤颗粒中柚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四磨汤颗粒中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V/V=37∶63),检测波长为22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柚皮苷进样量在0.120 2~1.20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RSD=0.73%(n=6).结论 HPLC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四磨汤颗粒中柚皮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楚刚辉;曾勇;邱静;程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跌打镇痛贴膏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跌打镇痛贴膏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测定挥发油、大黄素和绿原酸含量.结果 挥发油提取时,加水量、蒸馏时间两因素均对挥发油含量有显著性影响;乙醇回流提取时,乙醇用量对大黄素含量有显著性影响,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对绿原酸含量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该方佳提取工艺为,将挥发性药材先用8倍量水浸泡6 h,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8 h,其药渣与其余药材一起用10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

    作者:左亚杰;刘劲松;邓体瑛;林新文;谢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天麻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综述天麻及其制剂在药理研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天麻及其制剂在药理上有镇痛、镇静、增加血流量、减少血管阻力、改善供血等作用,还具有抗氧化及细胞膜保护、益智健脑、防衰老、增智、健脑、延缓衰老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多种神经痛、神经衰弱、眩晕、头痛、血管性痴呆、高血压等疾病.

    作者:鞠桂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方首乌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首乌颗粒(何首乌、葛根、丹参)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首乌颗粒中的何首乌、葛根及丹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制剂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及葛根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7 52~0.350 4 μg(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1.2%(n=9);葛根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81 60~1.224μg(r=1.000 0,n=5),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1.3%(n=9).结论 所用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复方首乌颗粒的质量.

    作者:刘敏芳;付萍萍;张月寒;董秋香;景浩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肝宁颗粒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乙肝宁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方法 采用Shimadzu VP-ODS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5∶8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041 52~0.415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9%,RSD=0.69%(n=6).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乙肝宁颗粒中芍药苷含量.

    作者:梁国华;罗秀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浙江省3家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方法 通过调查浙江省3家医院2006年抗菌药物ADR报告,分析与评价发生ADR的抗菌药物种类、病例数以及ADR的临床表现.结果 发生ADR的药物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大,而新的严重ADR上报病例数少.结论 各级医院应积极上报ADR,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石佳娜;黄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藏药色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藏药色珠的乙醇浸膏对去卵巢大鼠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模型模拟妇女更年期内分泌状态,于手术后7 d开始给药,持续4周.结果 藏药色珠能增加去卵巢大鼠雌二醇水平,降低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可改善子宫形态.结论 藏药色珠能从多环节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

    作者:童妍;王志豪;吴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我院清热类中成药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清热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库合理购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5-2006年清热类中成药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计算药品DDDs和日用药金额.结果 2005-2006年该院清热类中成药用药平稳上升,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 该院目前清热类中成药的用药现状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采购合理,疗效确切,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欢迎.

    作者:何新荣;刘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痔血合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 制备痔血合剂,观察其治疗肛裂、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煎煮、浓缩、醇沉淀的方法制备痔血合剂并应用于临床,设治疗组、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n=168)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n=130)总有效率为81.54%.结论 痔血合剂制备工艺合理,疗效显著,是治疗肛裂、内痔较好的纯中药制剂.

    作者:张文光;董自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前列栓中乳酸环丙沙星的含量测定

    目的 探讨前列栓中乳酸环丙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n1),柱温为30℃,流动相为枸橼酸溶液(0.05 mol/L)-乙腈(80:20,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 乳酸环丙沙星质量浓度在10.6~10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为1.40%.结论 HPLC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前列栓中乳酸环丙沙星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建苹;运委;张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山莨菪碱致过敏性休克19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5年1月至2006年10月中有关报道19篇,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9篇文献涉及患者共19例,其中男10例(52.6%),女9例(47.4%);静脉滴注4例(21.0%),肌肉注射15例(78.9%);所有病例抢救后均治愈;用药后休克症状出现时间短为3 min左右,长为40 min左右;有药物过敏史者1例,无药物过敏史者10例,药物过敏史不详者8例.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山莨菪碱所致过敏性休克,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郭锡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