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芳;付萍萍;张月寒;董秋香;景浩然
目的 建立参芪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柱为Resterk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流速为1.0 mL/min,漂移管温度100℃,载气3 L/min.结果 黄芪甲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在5.059 7~6.012 6 μg/mL,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为0.73%(n=9).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参芪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开志;雷灼雨;巴国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综述天麻及其制剂在药理研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天麻及其制剂在药理上有镇痛、镇静、增加血流量、减少血管阻力、改善供血等作用,还具有抗氧化及细胞膜保护、益智健脑、防衰老、增智、健脑、延缓衰老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多种神经痛、神经衰弱、眩晕、头痛、血管性痴呆、高血压等疾病.
作者:鞠桂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胃乐胶囊中甘草次酸的含量.方法 用反相高放液相色谱(RP-HPLC)法对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次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70∶3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甘草次酸质量浓度在4.992~249.6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3.0×107X+5.9×103,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为1.89%(n=6).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钟建理;吴萌;饶伟文;黄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5年1月至2006年10月中有关报道19篇,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9篇文献涉及患者共19例,其中男10例(52.6%),女9例(47.4%);静脉滴注4例(21.0%),肌肉注射15例(78.9%);所有病例抢救后均治愈;用药后休克症状出现时间短为3 min左右,长为40 min左右;有药物过敏史者1例,无药物过敏史者10例,药物过敏史不详者8例.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山莨菪碱所致过敏性休克,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郭锡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四磨汤颗粒中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V/V=37∶63),检测波长为22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柚皮苷进样量在0.120 2~1.20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RSD=0.73%(n=6).结论 HPLC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四磨汤颗粒中柚皮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楚刚辉;曾勇;邱静;程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藏药色珠的乙醇浸膏对去卵巢大鼠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模型模拟妇女更年期内分泌状态,于手术后7 d开始给药,持续4周.结果 藏药色珠能增加去卵巢大鼠雌二醇水平,降低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可改善子宫形态.结论 藏药色珠能从多环节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
作者:童妍;王志豪;吴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金果饮咽喉片的橙皮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6%醋酸溶液(38:62),检测波长为283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0285~0.91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5%,RSD=0.7%.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有效控制金果饮咽喉片的质量.
作者:胡婷霞;祝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强、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居前6位的药物是头孢唑林钠、头孢氨苄、氯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及呋喃妥因,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高达40.48%,疾病分布以呼吸道感染为主(59.52%).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单用或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增强.
作者:彭义刚;孙康东;张辉;郭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确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处理,试验组加用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个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肌酐均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银杏叶注射液可减少尿蛋白排出,改善肾功能,适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唐进荣;罗玲;宋建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BTXA)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下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在肌电引导下,对卒中后痉挛肢体进行BTXA多点注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肢体痉挛状态都有所改善,治疗组在注射1周后即出现显著改善,疗效持续3个月,以2月末时为显著;对照组在治疗1周后痉挛状态无改变,在1个月左右出现显著改善.结论 肌电引导下注射BTX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痉挛的方法,对肢体功能恢复有显著的帮助作用,结合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承龙;王黎萍;孙新芳;宋建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改进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柱(250 mm × 4.6 mm,5μm),流动相为草酸铵高氯酸钠溶液(取草酸铵2.0 g和高氯酸钠3.5 g,加水650 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2.2)-乙腈(85∶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峰和紧邻杂质峰能得到较好分离,精密度和理论塔板数很好.结论 RP-HPLC法结果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柴军;李丰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氧氟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将105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分为两组,A组53例采用氧氟沙星连续静脉滴注,B组52例采用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观察疗效并采用药物经济学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A组和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4.91%和84.62%(P>0.05),B组的成本-效果比(5.01)不及A组(8.72),且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序贯治疗安全、有效,且经济合理.
作者:王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监测人全血中环孢素A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反相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160∶30∶15),柱温7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环孢素A质量浓度在15~1 600 ng/mL范围内与内标的峰高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低检测限为5 ng/mL,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平均回收率为96.02%~98.31%,日内精密度RSD为1.24%~3.37%(n=5),日间精密度RSD为3.45%~4.27%(n=5).结论 该法简单、准确、经济,可用于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吴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综述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对肾脏病的疗效、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其在器官移植后抗排异、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方面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结论来氟米特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介导性疾病有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风湿病、皮肤病、艾滋病和器官移植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红;杨章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方法 通过调查浙江省3家医院2006年抗菌药物ADR报告,分析与评价发生ADR的抗菌药物种类、病例数以及ADR的临床表现.结果 发生ADR的药物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大,而新的严重ADR上报病例数少.结论 各级医院应积极上报ADR,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石佳娜;黄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冻干粉中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磷酸(65∶15∶75∶0.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4~2.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0.76%(n=6);连翘苷进样量在0.077~1.9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11%(n=6).结论 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快速,适用于双黄连冻干粉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义昆;梁健成;蔡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的工作模式,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方法 结合实际,简要分析医院临床药师可能采用的培训模式、临床药师工作模式、考核及报酬模式.结果 与结论必须加强对临床药学的支持力度,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建立合理的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和报酬制度,才能有效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作者:王国俊;罗宏丽;王宏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复方尿囊素乳膏中尿囊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NH2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4 nm.结果 尿囊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87.68~938.40 μg/mL,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1.92%(n=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能很好地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汤晟凌;兰海娟;邹慧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中2000-2006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有关红花注射液致ADR的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关红花注射液致ADR的报道共涉及患者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50岁以上发生率较高;ADR主要为过敏反应,且过敏性休克发生率较高;ADR在30 min内发生者22例(56.41%),首次用药发生者有30例(76.92%),提示红花注射液致ADR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 临床应重视红花注射液的ADR,合理用药.
作者:郑高峰;张玉红;林艺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有发热、咳嗽症状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0.6~0.8 mg/(kg·d)+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止咳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郑兴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