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2007年部分不合格处方分析

李炜清;陈美娟;吕燕

关键词:处方调查,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促进医院舍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每月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根据药物学书籍和药品说明书,对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共审核处方19 057张.不舍格处方1 126张,占抽查处方的5.91%,其中不规范处方868张,占抽查处方的4.55%,不合理处方258张,占抽查处方的1.35%.结论 处方审核可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两组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两种二肽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剂进行柱前衍生,以C18柱为固定相、乙腈-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于360 nm处检测.结果 所有组分于45 min内洗脱完毕,N-甘氨酰-L-谷氨酰胺回收率为99.8%,RSD为2 63%;N-甘氨酰-L-酪氨酸回收率为100.9%.RSD为3.67%.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N-甘氨酰-L-谷氨酰胺和N-甘氨酰-L-酪氨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叶晓林;梁臻;储婷;毛声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术后肾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术后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阻塞性黄疸组及复方丹参防治组,另取15例无黄痘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动态观察内毒素(LPS)、视黄醇(RBP)、尿转铁蛋白(TRF)及尿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 与术后1 d相比,复方丹参防治组术后7 d的LPS,RBP,TFR,ALB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LPS和ALB与阻塞性黄疸组术后7 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LPS有拮抗作用,可减轻肾脏损伤,保护肾功能.

    作者:谢梅;徐春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机诱导活性敷料治疗糖尿病足26例

    目的 观察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26例,在创面处理中使用活性敷料,于治疗前后比较溃疡面积.结果 溃疡面积平均缩小61.7%.结论 在糖尿病足创面处理中使用无机诱导活性敷料,疗效确切、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青;杨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逍遥丸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逍遥丸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国内近期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逍遥丸对慢性肝炎、更年期综合征、焦虑性神经症、乳腺增生等疾病有显著疗效,且经济实用,副作用少,临床应用安全.结论 逍遥丸是治疗乳腺增生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焦虑症、慢性肝炎等的有效药物.

    作者:陈开文;谭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的临床应用及配比的科学性

    目的 介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的临床应用,复合剂配比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是减少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有效方法.结论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品种多,同样成分的组方配比变化大,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许恒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复方参叶颗粒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 研制复方参叶颗粒.方法 以水煎煮法提取制备复方参叶颗粒,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并应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观察治疗组、对照组各165例患者的疗效.结果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制,临床有效.结论 对于延长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复方参叶颗粒有独特功效.

    作者:李鹏;卢海波;汪萍;杨国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3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3种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效果.方法 采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3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氯氮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84.20元、79.13元、105.94元.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效果优于氯氮平和奥氮平.

    作者:孙赓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电视胸腔镜下胸腔廓清术治疗急性脓胸48例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胸腔廓清术治疗急性脓胸的应用价值及治疗原则.方法 将48例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胸腔廓清术,术中清除脓液、脓块及坏死组织,消除包裹性积液,使被压缩的肺组织充分膨胀.结果 48例患者全部痊愈,肺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脓胸复发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胸腔廓清术治疗急性脓胸能达到清除病因、闭合脓腔、恢复肺功能的目的 ,疗效佳,特别是对病程较长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尤为适合.

    作者:王海东;吴蔚;杨康;廖克龙;张伟;熊刚;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各类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概况.方法 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与结论目前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天然药物的开发发展到了新靶点抗肿瘤药研究以及基因疗法等.随着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肿瘤的药物治疗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更大发展.

    作者:唐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以lipid 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抗炎中药

    目的 应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检测技术从传统抗炎中药中筛选具有拮抗内毒素作用的中药,并对其进行活性物质含量排序.方法 将lipid 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非衍生板,建立靶点,测定22种去鞣质后的中药水煎液与lipid A的亲和力;选择具有较高亲和力的药物与定量脂多糖(5 ng/mL)于37℃混合孵育30 min,再测定其与lipid A的亲和力,以评价药物水提液中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 22种中药均具有与lipid A较高的亲和力(大于100RU);侧柏叶、地骨皮、石榴皮等16种中药中与lipid A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结论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建立的筛选平台快速而客观,筛选出的16种中药均含有能与lipid 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非鞣质类活性物质.

    作者:龙宇鹏;郑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70例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 检索1994-2007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收录的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报道,分别对16篇文献涉及的70例患者进行年龄、性别、原患疾病、出现不良反应时间、症状、补救措施、药品联合使用情况、药品剂型等的统计分析.结果 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41~60岁年龄段人群,临床表现复杂;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药物,且发生时间多出现于用药中.结论 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已引起临床重视,应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玲;张国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头孢哌酮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对有关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大于60岁人群多,多在用药后短期内发生;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其次是双硫仑样反应;均采用静脉给药途径;其中10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监测,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李丽;任少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患者输血前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惠者临床输血前患感染性疾病的现状.方法 对2005至2007年输血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 3年内3 558例患者输血前检测的血清学指标阳性率合计为23.19%.结论 23.19%的受血者在输血前就可能患有各种感染性疾病,值得医疗单位重视.

    作者:陈治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阿参养血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阿参养血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红参、当归、黄芪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含量.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空白无干扰;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w进样量分别在1.14~10.26 μg和0.981 6~8.834 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和98.1%,RSD分别为0.86%和0.92%(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阿参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于桂兰;杨建春;王春艳;杜国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外涂治疗甲真菌病50例

    目的 观察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合冰醋酸等外涂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甲真菌病患者病甲外搽复方土槿皮酊及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每日2次,睡前以冰醋酸溶液浸泡20 min,外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疗程3个月.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43例(86.0%),有效7例(14.0%).结论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配合冰醋酸、复方土槿皮酊外用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好,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杨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58例

    目的 观察阿仑磷酸钠(福善美)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3.65岁,口服福善美70mg(每周1次)和钙尔奇D 600rag(每日1次),疗程1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月时测定腰椎骨矿密度(BMD)及肝、肾功能,以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疼痛进行评定.结果 VAS疼痛评分治疗后各时相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后一时相点较前一时相点均显著降低(P<0.01);腰椎BMD治疗后各时相点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或0.01);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福善美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显著减轻疼痛、增加腰椎BMD,长期服药不影响肝、肾功能,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赵颖;代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的血药浓度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方法 以阿替洛尔为内标,采用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3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含0.5%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至4.0)-乙腈(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32 nm.结果 血浆盐酸二甲双胍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50~3 000 μg/L,标准曲线方程为Y=0.339 1X-0.007 3(r=0.999 9).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的血药浓度测定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丽;高运军;吴邹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两种方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不同方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成本-效果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 将86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甲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佳美冻干粉针剂)和口服倍他乐克,乙组仅口服倍他乐克,连续治疗和观察14 d,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甲组和乙组总成本分别为576.63元和12.71元,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60.47%;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甲组成本高,疗效好;乙组成本低,但疗效也差,按成本-效果分析,甲组治疗方案优于乙组.

    作者:王凯;章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方法 采用C18柱(200 mm×4.6 mm,5 μm),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05 nm,流速1.1 mL/min,柱温40℃.结果 两种药物分离良好,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14~42.8 μg/mL和2.04~20.40 μg/mL,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9.33%和99.64%,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7.13%和96.64%,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

    作者:冯惠平;吴佳滨;李碧峰;王璟;陈青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木糖醇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 研发可抗菌和补充能量,且适用于糖尿病、高血脂和肥胖病患者的帕珠沙星木糖醇注射液.方法 拟订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其性状、鉴别、杂质和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研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含量,用容量法测定木糖醇含量;通过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制剂稳定性.结果 甲磺酸帕珠沙星的含量可于239 nm波长处直接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85%,RSD=0.33%;在低温及高温条件下,放置5 d及10 d的样品与0 d的比较,外观性状、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及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捷、准确.

    作者:谷祥富;韩志云;段吉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