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菊香;王丽华;吴蓓
做好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渗漏预防和渗漏后的应急处理和护理,对检查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0例,其中男298例,女202例,年龄12~72(平均39)岁.检查部位:头部355例,胸腹部108例,盆腔37例.
作者:范芬;杨美荣;李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方法及CPM的作用.方法:运用心理护理、早期CPM锻炼、主动功能锻炼、止痛处理等手段进行康复.结果:CPM组30例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均超过115°,非CPM组26例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平均90°,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手段的介入及CPM的应用是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护理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碧玉;王翠娥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恶性蝾螈瘤(MTT)是横纹肌肉瘤成分的恶性神经鞘瘤,好发部位:四肢、躯下多见,其次为腹膜后和口腔颌面部,偶尔见于乳房、肺、前列腺等部位.国内至今报道仅有42例,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罕见肿瘤[1].我科于2008-04-17收治腹膜后恶性蝾螈瘤1例,对其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做好老年患者术前术后护理,预防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72例老年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采用以上多项护理措施,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振菊;刘小花;李贺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院2005/-01/2008-05肾痛根治术前采用肾动脉栓塞冶疗32例,治愈率达100%,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21~72(平均51.7)岁,血尿29例,肿瘤大小:2.7 cm×3.0 cm×3.8 cm~12.0cm×15.1 cm×23.0 cm.栓塞术后3~4 d行肾癌根治手术32例.
作者:刘丽珠;陈佩燕;张丽韶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服毒自杀是严重心里危机的极端表现,其发病迅速,变化快,病死率高.在有效抢救的同时,应用危机干预解除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利于配合治疗,降低病死率,通过建立长效的防控体系,防止自杀倾向的复发.1 服毒自杀患者发病特点服毒自杀是多种原因作用下产生的急危重心理危机.常见原因:家庭、个人、社会因素,突发事件的刺激等.其中家庭纠纷占首位,其次为婚外情、恋爱受挫,二者共占75.8%;女性占62.7%,男性占37.3%;924例自杀者中服用镇静催眠药、农药、鼠药者共905例[J].突出的特点是强迫性就诊,患者在抢救脱险后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
作者:马淑焕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就医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神经内科的疾病特点导致住院患者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护理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们针对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新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科于2006年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超声波龈下刮治术治疗和护理中,患者身心处于佳状态,提高治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使其在生理、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舒适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郑桂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临床上医生经常使用输血器长管代替普通橡胶引流管使用,减少引流管管壁容易被负压吸瘪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情况.在连接引流装置时会发现由于引流管与引流袋型号不匹配.常出现衔接困难.2007-01/2007-10对临床20例连接引流袋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剪掉引流袋连接口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引流管与引流袋困难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晓丽;张杉杉;丛玲滋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本文就如何加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护理服务品牌进行探讨如下.1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体措施1.1 健全护理制度按照护理工作标准,护理部制定护理管理、护理工作、安全管理指导性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各科室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讨论,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完善和补充,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结合护理部<护理质量奖罚条例>,各科室制定<工作职责考核标准>,对每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确定相应分值.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骨干编印体现护理程序、工作流程特点的<临床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人手1册.
作者:徐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为了有效减轻或避免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现将手术室职业损伤及对策总结如下.1 职业损伤1.1 锐器损伤手术室洗手护士在手术配合中,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钩等,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术中意外的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可引起感染.
作者:赵巧丽;徐立敏;张素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1990年以来,我院(三级甲等医院)置入永久型起搏器238例,发现囊袋反复破溃1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康复,起搏器功能良好,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男,74岁.肥胖体型.因病窦综合征(慢快综合征)于2002-01-28在我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DDDR),术中顺利.术后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起搏器工作正常.2003-05-19患者洗澡时发现左侧胸安装起搏器部位破溃,有血性液体渗出,无红肿热痛.再次入院,渗出物培养为无细菌生长.于2003-05-22行永久起搏器重置术,将起搏器清洗后平整放入加深的囊袋中,分层缝合.术中顺利,恢复良好出院.2004-09-25患者再次因发现起搏器部位破溃,血性液体渗出而入院,仍无红肿热痛.可见约1 mm破溃口,血性液体渗出,起搏器电极连接处暴露.
作者:陈凤平;林毅;盖晓波;潘多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在抢救口服药物中毒的患者时,需从口腔插入胃管进行洗胃,此时患者情绪紧张或敌对,往往不配合操作,或者牙关紧闭,或者用牙咬胃管,延误了抢救,存在着咬断胃管造成意外的风险.为此,我们采用先给患者口腔中置人牙垫再插胃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邱玲芳;孟祥涛;许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索护士规范化培训与护理人员职业生涯一体化构建设想.方法:分别专业探索、专业建立、专业稳定发展和专业成熟与精深4个主要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结果:护士规范化培训与护理人员职业生涯一体化构建为护士专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培训.结论:护士规范化培训与护理人员职业生涯一体化构建有助于护士专业化发展.
作者:成守珍;郑志惠;蔡金辉;王思琛;黄燕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们将1999/2006年本院收治的23例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原因及诊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13例,均为胆道手术后3个月以上患者.年龄31~84(平均51.3)岁.
作者:施健;陈银华;陆敢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们对静脉输液头皮针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方法取长6~7 cm的胶布2条,宽1 cm的1条、2 cm的1条.静脉穿刺成功后,将传统的交叉固定法改为横向固定法,宽2 cm的胶布横向固定针柄,另一条沾棉絮压穿刺处同时固定弯曲后的头皮针硅胶管.
作者:梁瑞美;宋美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院从2004/2008-02共进行断指再植术50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0例,女10例,年龄10~72岁.拇指完全离断13例,食指离断16例,中指离断10例,小指离断9例;4指离断2例,离断时间长8.5 h,短1 h.
作者:李水荣;李桂梅;张建设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深化整体护理与患者家长满意度的关系.方法:按入院编号随机抽取2005年和2007年我科住院患者各200例,对期间进行的整体护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7年服务满意度为99%,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纠纷,提高了家长自觉维护儿童健康意识.结论:深入开展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疾病康复,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徐慧蓉;吴问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对开胸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进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规范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病程,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
作者:蔡洁;林世红;蒙巧;徐向新;黄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对4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15例,其中肺不张8例,呼吸衰竭2例,肺漏气3例,间质性肺炎1例,细菌性肺炎1例,死亡2例.结论: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娟;翁向群;李美端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