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浊度法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刘晓颖;范能全

关键词: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
摘要:目的 应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方法 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检测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并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结果与结论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mg/mL时,对鲎试剂检查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结论用动态浊度法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可行.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姜黄的姜黄素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优选姜黄的姜黄素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以姜黄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 优选的姜黄素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采用优选工艺,姜黄素提取效率高且稳定,优选工艺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高秀强;刘敏彦;董超;王玉峰;李向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喷雾制粒技术在中成药固体制剂中的应用

    比较湿法制粒和喷雾制粒两种技术的利弊,并从颗粒质量指标评价、影响因素等方面,论述了喷雾制粒的技术优势.

    作者:程新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提高中成药监督抽验针对性的措施

    该文简述了假劣中成药的主要类型及危害,提出了提高中成药监管抽验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潘锋;李攀;詹宇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药研发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拓展

    该文对新药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的知识领域进行了拓展,增加了新药研发项目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和风险投资管理3个知识领域.

    作者:邢花;李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质宁搽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质宁搽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6.0mm×150mm, 5μm),以乙腈-0.01mo1/L磷酸溶液-十二烷基硫酸钠(50:50: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346nm,柱温为32℃.结果与结论 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208~2.4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 RSD=1.08%(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韩鹏;田利洪;叶兴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化橘红的胶束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化橘红的胶束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方法 固定相为聚酰胺薄层,流动相为2.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盐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0:0.1),将展开后的薄层在紫外光254nm下成像,通过薄层色谱成像系统转换成指纹谱图.结果与结论 在拟订的条件下,可以确定有5个峰为化橘红的指纹峰,各峰的Rf值分别为0.03,0.12,0.22,0.29,0.42.结论该胶束薄层指纹图谱可作为化橘红质量控制与鉴定的依据.

    作者:蔡力行;戈早川;周利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 建立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样品分别进行干扰试验,建立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与结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检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

    作者:李海英;王琼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6组中药易混淆品种的鉴别与应用

    通过对6组易混淆中药品种的来源、性状、功效的鉴别,为临床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提供参考.

    作者:于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灵芝的真伪优劣检定

    目的 研究灵芝的真伪优劣检定.方法 根据中药标准、药籍文献记载等相关资料,并结合药品市场现状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市售灵芝品种混乱现象严重.结论应根据现代中药的发展健全质量标准.

    作者:李慧珍;李水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新药研发的风险不容忽视.该文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了新药研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并提出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可为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吴红雁;冯国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3年来处方点评的实践与总结

    目的 促进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可控.方法 每月抽查半个月的门诊处方和300份出院病案,复查全部病历医嘱用药,并利用军卫一号系统随机检查住院患者的医嘱用药合理性,填写处方评价表,及时点评.结果与结论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后,医院用药日趋合理.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有利于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卢海波;戴德银;刘英;李硕;黄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基于EVA的BSC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医药企业研发部门进行客观有效的绩效评价,能够激励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有限的研发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该文在分析传统的医药研发绩效评价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引入EVA和BSC两种绩效评价方法来构建医药研发评价体系的思路.

    作者:冯国忠;胡长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清火栀麦胶囊中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清火栀麦胶囊中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 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为230nm,脱水穿心莲内酯为250nm.流速1.0mL/min.结果与结论 穿心莲内酯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2~0.24μg (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 RSD为0.63% (n=5);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22~0.26μg (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2%, RSD为1.40% (n=5).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清火栀麦胶囊中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作者:李军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饮片炮制与临床疗效

    阐述中药饮片的不同炮制及其功效,探讨饮片炮制与临床应用的关系.提出中药饮片必须严格依法炮制,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覃刚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野生狭叶柴胡中柴胡皂苷a含量

    目的 测定野生狭叶柴胡根、茎、叶的柴胡皂苷a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 C18柱(150mm×39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与结论 野生狭叶柴胡根、茎、叶中均含有柴胡皂苷a,根的含量大,茎次之,叶少.结论可以考虑扩大野生狭叶柴胡的药用部位,以提高其资源利用率.

    作者:麻明臣;刘娟;陈宇峰;张亚娟;李世颂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门诊药师审核不合理处方的要点

    目的 探讨门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审核方法.方法 列举并分析门诊处方的审核要点.结果与结论 门诊处方在选药、给药剂量与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方面还不能做到完全合理.结论合理用药不仅要依靠医师的努力,还需要药师的配合.

    作者:朱旻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番石榴叶冻干粉针处方及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番石榴叶冻干粉针的合理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选用适宜赋形剂,对处方进行筛选,用冷冻干燥法将其制备成冻干粉针,并对冻干粉针与注射液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考察.结果与结论 以甘露醇(8mg/mL)为支架剂、药液质量浓度为6mg/mL的处方较好,制成的冻干粉针质量比注射液更稳定.结论番石榴叶冻干粉针处方和工艺可行,质量稳定.

    作者:陈红军;梁林军;李兰铮;叶其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强的松致急性类固醇性肌病1例

    患者,女,55岁,护士,因双下肢肌肉酸痛、无力2d于2006年12月25日就诊.发病前两天因支气管哮喘发作顿服醋酸强的松120mg.

    作者:赵立波;谢代鑫;谢鹏;何小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古蔺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处方管理办法>,随机抽查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处方并分析.结果与结论 使用抗生素处方占抽查处方的41.00%.抗生素药品使用金额占抽查处方药品金额的23.00%.结论部分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增强合理用药意识,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蔡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庆市药品注册人员培训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重庆市药品注册人员对培训的基本需求情况,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和R×C列联表的卡方分析对注册人员的培训需求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 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注册人员的培训,提高药品注册培训的有效性.

    作者:唐效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