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梅
目的 应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方法 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检测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并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结果与结论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mg/mL时,对鲎试剂检查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结论用动态浊度法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可行.
作者:刘晓颖;范能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据新华社信息,在继续督促各地加强救灾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及时保证救灾急需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供应的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5·12汶川大地震1周内紧急部署了5项新措施,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药品的安全保障: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阿仑膦酸钠的合成工艺.方法 将4-氨基丁酸和亚磷酸投入到氯苯溶液中,在90℃和95℃之间反应至溶液澄清后,将溶液温度降低,在搅拌下缓慢滴加三氯化磷,然后升温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再加三氯化磷,继续升温反应,结束后经水解、成盐,于低温冷却结晶,滤过干燥得到阿仑膦酸钠粗品.粗品溶液经活性碳脱色,结晶得到阿仑膦酸钠精制品.结果与结论 阿仑膦酸钠总收率为70%.结论该合成路线反应步骤短、操作简单、经济合理.
作者:马忠朝;夏志国;陈洪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熊胆黄芩滴眼液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与结论 黄芩苷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是0.081~0.81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RSD为1.4%(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熊胆黄芩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恒;赵亚丽;万春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氯化铵甘草口服液中吗啡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8色谱柱,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0.0025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18:18:5),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与结论 吗啡质量浓度在0.5225~20.9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0.55%(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张钢平;徐颖惠;秦喜顺;付乃华;赵作连;李莉;余卫兵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对某药店擅自经营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产品行为的分析、处罚,提出了在行政法中对案件准确定性、正确理解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水平的思考.
作者:吴晶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门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审核方法.方法 列举并分析门诊处方的审核要点.结果与结论 门诊处方在选药、给药剂量与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方面还不能做到完全合理.结论合理用药不仅要依靠医师的努力,还需要药师的配合.
作者:朱旻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葡萄糖依诺沙星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有关要求,通过接种有代表性的阳性菌株,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与结论 以0.1%蛋白胨水溶液(含1%0.1mol/L硫酸锰溶液)为冲洗液,冲洗量为每筒500mL(分5次),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中含5%0.1mol/L的硫酸锰溶液,可以消除样品对7株实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抗菌活性,使之正常生长.结论注射用葡萄糖依诺沙星可采用薄膜过滤法,添加硫酸锰溶液(为络合剂),总冲洗量为300mL(500mL/筒)进行无菌检查.
作者:解翠珠;赵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采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等方法,对正品地骨皮及其伪品川桐皮、荃皮进行真伪鉴别,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陈优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患者,女,55岁,护士,因双下肢肌肉酸痛、无力2d于2006年12月25日就诊.发病前两天因支气管哮喘发作顿服醋酸强的松120mg.
作者:赵立波;谢代鑫;谢鹏;何小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对6组易混淆中药品种的来源、性状、功效的鉴别,为临床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提供参考.
作者:于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心脑康胶囊的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 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柱(200mmx4.6mm, 5μ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9nm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结果与结论 丹参酮ⅡA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2-0.10μg(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5%, RSD=1.26% (n=6).结论 RP-HPLC法具有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于心脑康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制订复方血栓通滴丸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方法 薄层色谱法.结果与结论 供试品薄层色谱鉴别的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三七主要成分人参Rg1和人参Rb1的含量测定色谱在540nm波长处有大吸收,浓度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和99.66%, RSD分别为1.0%和0.6% (n=6).结论该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作为复方血栓通滴丸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顺浓;郭建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为我国合同研发组织(CRO)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国新药研发中CRO发展存在的市场规模较小、整体服务质量水平较低、CRO人才缺乏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提出了应制定行业规范、完善CRO服务的评价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及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建议.
作者:李轩;孙利华;徐金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对医院2005-2006年的门诊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用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 哌替啶注射液消耗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吗啡控、缓释片(美施康定)的消耗量呈明显增长趋势,DDDs排序两年都稳居第一;芬太尼透皮贴(多瑞吉)消耗量呈增长趋势,DDDs排序由2005年的第3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2位.结论癌症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渐趋合理,应进一步规范、推广癌症三阶梯治疗原则.
作者:郑勤云;朱智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对药品标识物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提出了规范药品标识物的见解.
作者:刘静;邓步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妇产科剖宫产240例患者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剖宫产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
作者:王志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该文对新药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的知识领域进行了拓展,增加了新药研发项目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和风险投资管理3个知识领域.
作者:邢花;李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生物粘附性微粒是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物粘附特性与微球制剂结合的给药载体的研究近年来广受关注.生物粘附性微粒制剂结合了生物粘附和微粒两种载体的优点,可通过各种黏膜吸收控制药物释放、达到靶向给药.该文介绍了生物粘附性载体的特点、影响因素、材料和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吕娟丽;孙慧萍;沈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阐述老年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及其目前的药物治疗进展.方法 查阅分析和归纳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 老年抑郁症具有病因复杂、不易被察觉和并发症多等特点,可针对患者特点选取不同的药物治疗,要遵从从低剂量开始缓慢加至常规治疗量和长期治疗以预防复发的治疗原则.
作者:苟静玲;王洪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