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李轶;郝红燕

关键词:脑梗死, 内皮素, 纳洛酮
摘要: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组(n=50)在常规治疗组(n=48)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2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 d.两组用药前后均测定血浆ET含量,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变.结果 纳洛酮组、常规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治疗前血浆ET含量分别为(134.65±57.98)ng/L.(133.74±54.67)ng/L和(92.73±17.76)ng/L,治疗后前两组分别为(98.13±56.42)ng/L和(112.90±54.08)ng/L;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方面纳洛酮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纳洛酮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按1:5稀释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 对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可用细茵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

    作者:丘进;黎强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

    目的 观察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加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及地塞米松治疗.两组治疗均以10 d为1疗程.用药10 d后观察临床瘙痒症状、血中胆酸及转氨酶的变化.分娩后观察两组的早产率、新生儿体重和窒息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血胆酸及转氧酶明显下降,新生儿早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确切,可部分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范丽英;李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霉素G的方法改进

    目的 建立适用于测定溶剂萃取过程中水溶液的青霉素G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日本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 mo/L磷酸二氢钾(pH=3.5)-甲醇溶液(38:6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青霉素G钠进样量在0.05~1.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0.88%(n=6).结论 该流动相条件下青霉素G保留时间短,色谱峰峰形尖锐,重现性好,不受缓冲盐和有机溶剂的干扰,可用于测定萃取过程中水溶液的青霉素G含量.

    作者:吕元元;任钟旗;张卫东;李群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海蛇胶囊中远志酸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海蛇胶囊中远志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alesil ODS-100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70:30:0.0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1.97%(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能满足该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徐荣初;刘培雨;张旭东;朱美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交点倍数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中两组分含量

    目的 以交点倍数法同时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氧氟沙星和替硝唑含量.方法 氧氟沙星和替硝唑溶液在294.8 nm波长处有交点吸收,且在供试品溶液中此点恰好是二者等吸收之和.而其他成分在此点几乎无吸收,故以294.8 nm为两者的测定波长计算各自的含量.结果 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0%,RSD为0.29%(n=5);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65%(rt=5).结论 交点倍数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维国;栗家言;胡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释放机制研究木

    目的 探讨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药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卡波姆为生物黏附材料,乳糖为辅料制备生物黏附缓释片,运用Ritger-Peppas方程释放指教n值,评价HPMC、卡渡姆和乳糖对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 生物黏附片的释药速率随HPMC、卡波姆含量增高而减慢,乳糖可以加快释药速率,经处方筛选优化后制备的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放,是Fick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结果.结论 HPMC、卡波姆和乳糖均可影响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中主药的释放,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药过程可用Ritger-Peppas方程进行描述.

    作者:陈日来;李玉珍;李东;刘新宇;徐玉红;李衡梅;李红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6例

    目的 探讨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胺碘酮150mg溶于生理盐水20mL中,于10 min内缓慢静脉滴注,首剂后15-20 min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视情况再给予75~150 mg,继之以0.5~1 mg/min持续静脉滴注24 h(24 h总量小于1 200 mg).结果 46例患者中有37例转复为窭性心律,有效率为80.4%,3例出现低血压(80~90/50~60 mm Hg),2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出现恶心、呕吐,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发的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疗效确切且安全.

    作者:刘坤改;程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肺癌细胞SpcA1的体外杀伤效应

    目的 研究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株SpeA1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通过测定胞内荧光强度来确定细胞对金丝桃素的吸收.用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凋亡DNA电泳分析法研究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SpeA1细胞有显著的体外杀伤效应,其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与金丝桃素的浓度及光照能量密切相关.结论 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能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提示金丝桃素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王晓利;刘会钏;张俊松;杨汝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组(n=50)在常规治疗组(n=48)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2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 d.两组用药前后均测定血浆ET含量,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变.结果 纳洛酮组、常规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治疗前血浆ET含量分别为(134.65±57.98)ng/L.(133.74±54.67)ng/L和(92.73±17.76)ng/L,治疗后前两组分别为(98.13±56.42)ng/L和(112.90±54.08)ng/L;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方面纳洛酮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纳洛酮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李轶;郝红燕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4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4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集茵薄膜过滤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确立了4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论 真茵可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检查;可用离心集菌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细菌茵落数检查.

    作者:李秋菲;唐振宏;张芹;绳金房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我院门急诊处方质量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门急诊处方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门急诊处方12 378张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门急诊书写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占调查处方的19.11%,主要表现在处方前记缺项、部分手写处方使用药品商品名等;不合理用药处方占调查处方的1.59%.分别在用药方法、用量及规格、诊断与用药相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门急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郭敏;刘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大孔吸附树脂对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考察

    目的 考察4种不同极性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吸附、解吸附性能.方法 以阿魏酸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4种不同极性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静态吸附、静态解吸附、动态解吸附性能.结果 D101型、DM301型、DS4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效果较好,DM301型、DA201型树脂的静态解吸附率较高,D101型树脂的动态解吸附效果好.结论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是纯化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理想树脂.

    作者:陈明强;容蓉;邱丽丽;孙淑妹;孙秀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黄芩苷分散片的研制

    目的 制备黄芩苷分散片,考察辅料对其崩解、溶出性能及混悬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崩解时限和可压性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选择适宜的崩解荆、崩解剂用量、黏合荆浓度和润滑荆;设计正交试验,以崩解时限及混悬液稳定性为指标进行处方优选.结果 优选处方在90 s内完全崩解,药物溶出迅速,符合分散片的各项评价指标.结论 崩解剂的种类、用量、加入方法及黏合剂、润滑剂等因素均对黄芩苷分散片的性能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静;曹德英;宋军超;张建维;郑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5例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白三平)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CVA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白三平组每晚顿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3~6岁4mg,6岁以上5mg),加用盐酸班布特罗口服(2~6岁5mg,6~14岁10mg,1 gC./d,至症状消失后停药);舒利迭组以舒利迭雾化吸入,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l泡.结果 白三平组和舒利迭组在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复发例数、肺功能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白三平与吸入舒利迭在缓解CVA症状方面的疗效相当.

    作者:周霞;石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与呋塞米治疗急性脑卒中76例

    目的 观察小刑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呋塞米用于急性脑卒中降颅压治疗时的疗效和对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将148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给予小剂量甘露醇(每次J25 mL)、甘油果糖、呋塞米联合脱水治疗,对照组(72例)给予大剂量甘露醇(每次250 mL)单独脱水治疗,疗程均为7-10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9%,对照组为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明显低于对照组(除高K+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呋塞米用于急性脑卒中脱水治疗,既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祖余;周静;罗亚丹;姚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2种进口索他洛尔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评价2种进口索他洛尔片荆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12名中国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受试和参比索他洛尔片160mg后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由DAS 2.0药学与统计程序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佳房室模型为二室模型(Wi=1),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14±0.279)μg/mL和(1.29±0.262)μg/mL,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891±4.906)h和(8.780.4-3.034)h,达峰时间分别为(3.583±0.669)h和(3.042±0.75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6.221±3.098)μg·h/mL和(15.932±2.675)μg·h/mL,以AUC→t计算的受试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0±0.146)%.结论 两制荆生物等效.

    作者:闫小华;李东;周凡;张宏久;张毕奎;许蕴;马经野;邓小敏;张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阿卡波糖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阿卡波糖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86例,随机、双盲分为阿卡波糖组(300mg/d)和安慰荆组,在用药前及用药16周后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压、血脂以及腰围/臀围(W/S)、体重指数(BMI)等.结果 在治疗16周后,阿卡波糖组患者FPG,2 h PG,GHbAlc收缩压、甘油三酯、W/H及BMI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阿卡渡糖能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的肥胖程度,全面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作者:叶文春;方向明;刘云;赖晓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苯妥英钠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45例

    目的 观察苯妥英钠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随机选取的90例患者均分为苯妥英钠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P<0.05),脑水肿形成明显减少.结论 苯妥英钠对控制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明显作用.

    作者:周红敏;宋玉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我院降糖药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降糖药的品种、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4年至2006年降糖药单个品种的DDDc在逐年降低,但销售金额却在以每年大于7%的幅度递增,其中新型口服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和瑞格列奈的用量增长较快,胰岛素制剂中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增幅较大.结论 降糖药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胰岛素和新型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将不断增加.

    作者:陈敏;黄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的有关物质测定

    目的 建立注射用头孢他啶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溶液(10%磷酸溶液调pH值至3.9)-乙腈(93:7),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HPLC法可有效栓出样品经破坏性试验处理后产生的杂质.主峰与杂质峰的分离度大于1.5,头孢他啶的低检出限为0.2 ng.结论 HPLC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作为注射用头孢他啶有关物质的法定分析方法.

    作者:张冬;郭毅;孙卫;韩国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