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92例

熊萍;陈蜀敏;董刚强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糖, 阿卡波糖
摘要:目的 观察阿卡渡糖(拜唐苹)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单独应用胰岛素(36~70 U/d)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肥胖(体重指数不小于25 kg/cm2)的患者92例,加用拜糖苹50 mg,1:7服,3次/d,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Ins)的变化.结果 连续口服拜糖苹12周后,各项指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等无明显改善.结论 拜唐苹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具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组(n=50)在常规治疗组(n=48)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2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 d.两组用药前后均测定血浆ET含量,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变.结果 纳洛酮组、常规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治疗前血浆ET含量分别为(134.65±57.98)ng/L.(133.74±54.67)ng/L和(92.73±17.76)ng/L,治疗后前两组分别为(98.13±56.42)ng/L和(112.90±54.08)ng/L;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方面纳洛酮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纳洛酮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李轶;郝红燕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与呋塞米治疗急性脑卒中76例

    目的 观察小刑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呋塞米用于急性脑卒中降颅压治疗时的疗效和对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将148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给予小剂量甘露醇(每次J25 mL)、甘油果糖、呋塞米联合脱水治疗,对照组(72例)给予大剂量甘露醇(每次250 mL)单独脱水治疗,疗程均为7-10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9%,对照组为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明显低于对照组(除高K+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呋塞米用于急性脑卒中脱水治疗,既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祖余;周静;罗亚丹;姚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参芪肝康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探讨参芪肝康片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当归、五味子、菌陈和黄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65-65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0.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能很好地控制参芪肝康片的质量.

    作者:许红辉;韩桂茹;赵韶华;李晓燕;高翔;李向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正交试验优选对氯苯氧异丁酸的合成条件

    目的 优选对氯苯氧异丁酸合成产率高的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的4因素3水平L9(34)试验方案,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出佳反应条件.结果 优选出的合成条件对氯苯酚12.9 g(0.1 mol),氯仿16 mL(0.2 mo1),氢氧化钠32 g,丙酮75 mL(0.1 mol),反应时间120 min.结论 该方案原料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条件较易实现,并且产品达到了较高的质量,产品熔点117-120℃,红外图谱与文献一致.

    作者:徐伟;许军;邱如意;邓雅琼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苯妥英钠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45例

    目的 观察苯妥英钠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随机选取的90例患者均分为苯妥英钠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P<0.05),脑水肿形成明显减少.结论 苯妥英钠对控制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明显作用.

    作者:周红敏;宋玉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1例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1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n=61)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对照组(n=60)给予乳糖红霉素2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8.52%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P<0.01).结论 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疗程短,惠儿依从性好,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文才;郭茂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0 023例住院患者不同年龄组用药分析

    目的 掌握住院患者中不同年龄人群的用药特点.方法 调取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共50 023例出院患者用药信息,按未成年组(<18岁)、成年组(19~64岁)、老年组(≥65岁)分别统计药物利用和药费消耗情况.结果 3组患者涉及药品分别为798,1 310,1 347种;用药金额多的为抗微生物类药物、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功能类药物;注射给药方式多,其用药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85.80%~ 96.09%.用药频度(DDDs)排序在各组均排首位的是营养与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类药物、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功能类和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类药物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的趋势.结论 患者用药品种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抗肿瘤药物和心脑血管药物将有更多消耗;注射用药是各年龄段住院患者的主要用药方式,应作为重点加以关注.

    作者:郭代红;孙惠娟;陈超;刘皈阳;尹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记忆T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

    记忆T细胞的存在是阻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它在细胞表型、细胞因子分泌及受体表达、细胞增殖活化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的反应方面均与其他T细胞不同.该文综述了记忆T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

    作者:刘宏;吴雄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后两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α-SMA,vimentin及TGF-β1表达均较糖尿病组下调.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延缓糖尿病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周儒兵;刘明华;何海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渴消灵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探讨渴消灵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制荆中的黄芪、黄精和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主要成分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葛根素进样量在1.475~11.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6%,RSD为1.22%.结论 所用方法可有效控制渴消灵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梁晓燕;邓杏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倍他司汀联用复方丹参对中风先兆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对中风先兆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中风预测仪检测出的140例中风先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倍他司汀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A组,60例)、单用倍他司汀(B组,40例)、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C组,40例)治疗.结果 A组患者全血比黏度高切变、全血比黏度低切变、红细胞聚集指数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或0.05).结论 倍他司汀与复方丹参联用可使改善血液黏度的作用增强,且对中风先兆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冀瑞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复方蜂蜜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166例

    目的 观察复方蜂蜜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门诊166例电光性眼炎患者首诊后滴患眼2滴,闭目2~3 min后再滴1次,然后3次d/.24 h后复查1次,视情况考虑是否继续用药,48 h后再复查1次,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愈105例,好转61例.治愈率63.3%,好转率36.7%,总有效率100%;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蜂蜜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安全有效.

    作者:王凯;牛福喜;郭平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定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咳喘定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方法 采用AgiJ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l,0 mL/min.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201 6~2.016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0.25%(n=6).结论 HPLC法快捷、简便、准确,可用于咳喘定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余卫兵;郭丽芳;毕雪艳;何建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透皮吸收促进剂在巴布剂中的应用及研究宰

    经皮给药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了发展,但许多药物透皮应用时并不能完全满足治疗要求,因此提高其透皮速率是开发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通过查阅近10年有关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文献资料,对透皮吸收促进剂及其在巴布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为巴布剂的透皮吸收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芳;宋霄宏;赵斌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基础治疗组和NIPPV治疗组.观察患者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及住院期问的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2 h后,两组患者PaO2及PaCO2、心率、呼吸频率均有改善,并且NIPPV治疗组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插管率、死亡率均较基础治疗组明显降低.结论 NIPPV是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

    作者:李美朝;陈航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北京地区人群血尿酸、血脂水平调查及其20年间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 了解当前人群尿酸、血脂水平及其近20年来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久居北京地区5年以上的居民2 593人,其中男999人,女1 594人,行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测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结果 血尿酸水平呈正态分布,均值为男性(5.5±0.1)mg/dL女性(3.9±0.1)mg/dL,男性峰值高于女性;血胆固醇水平为男性(195.1±1.1)mg/dL,女性(194.5±2.4)mg/dL;血甘油三酯均值为男性(195.6±5.8)mg/dL,女性(124.7±2.4)mg/dL.结论 目前血尿酸频数仍为正态分布,但其峰值后移,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存在性别差异.20年间男女性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绝经期前女性血尿酸及甘油三酯却相对稳定.

    作者:侯明辉;向红丁;陈伟;方景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正交设计筛选风湿跌打凝胶剂处方

    目的 筛选稳定的凝胶处方,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选用抗氧剂、稳定剂和pH值3个可变因素,并设3个水平进行试验比较.筛选处方;通过耐寒、耐热和离心试验考察处方的稳定性;以芍药苷为定量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中芍药苷的含量,考察凝胶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显示,pH值为6、亚硫酸氢钠0.3 g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 g的处方稳定;凝胶为浅棕色,均匀,细腻,涂抹性良好,稳定性良好;12h芍药苷累积释放百分率达85%.结论 所筛选凝胶处方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能良好.

    作者:伍利锋;罗燕玉;李伟东;冯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5例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白三平)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CVA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白三平组每晚顿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3~6岁4mg,6岁以上5mg),加用盐酸班布特罗口服(2~6岁5mg,6~14岁10mg,1 gC./d,至症状消失后停药);舒利迭组以舒利迭雾化吸入,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l泡.结果 白三平组和舒利迭组在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复发例数、肺功能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白三平与吸入舒利迭在缓解CVA症状方面的疗效相当.

    作者:周霞;石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6例

    目的 探讨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胺碘酮150mg溶于生理盐水20mL中,于10 min内缓慢静脉滴注,首剂后15-20 min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视情况再给予75~150 mg,继之以0.5~1 mg/min持续静脉滴注24 h(24 h总量小于1 200 mg).结果 46例患者中有37例转复为窭性心律,有效率为80.4%,3例出现低血压(80~90/50~60 mm Hg),2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出现恶心、呕吐,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发的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疗效确切且安全.

    作者:刘坤改;程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交点倍数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中两组分含量

    目的 以交点倍数法同时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氧氟沙星和替硝唑含量.方法 氧氟沙星和替硝唑溶液在294.8 nm波长处有交点吸收,且在供试品溶液中此点恰好是二者等吸收之和.而其他成分在此点几乎无吸收,故以294.8 nm为两者的测定波长计算各自的含量.结果 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0%,RSD为0.29%(n=5);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65%(rt=5).结论 交点倍数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维国;栗家言;胡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