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记忆T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

刘宏;吴雄飞

关键词:记忆T细胞,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摘要:记忆T细胞的存在是阻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它在细胞表型、细胞因子分泌及受体表达、细胞增殖活化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的反应方面均与其他T细胞不同.该文综述了记忆T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92例

    目的 观察阿卡渡糖(拜唐苹)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单独应用胰岛素(36~70 U/d)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肥胖(体重指数不小于25 kg/cm2)的患者92例,加用拜糖苹50 mg,1:7服,3次/d,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Ins)的变化.结果 连续口服拜糖苹12周后,各项指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等无明显改善.结论 拜唐苹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具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熊萍;陈蜀敏;董刚强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大孔吸附树脂对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考察

    目的 考察4种不同极性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吸附、解吸附性能.方法 以阿魏酸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4种不同极性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静态吸附、静态解吸附、动态解吸附性能.结果 D101型、DM301型、DS4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效果较好,DM301型、DA201型树脂的静态解吸附率较高,D101型树脂的动态解吸附效果好.结论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是纯化芎(艹穷)汤乙醇提取液的理想树脂.

    作者:陈明强;容蓉;邱丽丽;孙淑妹;孙秀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肺癌细胞SpcA1的体外杀伤效应

    目的 研究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株SpeA1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通过测定胞内荧光强度来确定细胞对金丝桃素的吸收.用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凋亡DNA电泳分析法研究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SpeA1细胞有显著的体外杀伤效应,其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与金丝桃素的浓度及光照能量密切相关.结论 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能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提示金丝桃素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王晓利;刘会钏;张俊松;杨汝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释放机制研究木

    目的 探讨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药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卡波姆为生物黏附材料,乳糖为辅料制备生物黏附缓释片,运用Ritger-Peppas方程释放指教n值,评价HPMC、卡渡姆和乳糖对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 生物黏附片的释药速率随HPMC、卡波姆含量增高而减慢,乳糖可以加快释药速率,经处方筛选优化后制备的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放,是Fick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结果.结论 HPMC、卡波姆和乳糖均可影响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中主药的释放,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药过程可用Ritger-Peppas方程进行描述.

    作者:陈日来;李玉珍;李东;刘新宇;徐玉红;李衡梅;李红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甘油含量的快速检测

    目的 寻找一套适合医院快速检测甘油含量的半微量方法.方法 通过比较<中国医院制荆规范>和<中国药典>中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结合实际经验,在原方法基础上作出一定改进并进行试验.结果 甘油含量的试验平均值为50.24 g/mL,与理论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进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成本较低,可用于医院对甘油含量的快速检测.

    作者:周清武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黄芩苷分散片的研制

    目的 制备黄芩苷分散片,考察辅料对其崩解、溶出性能及混悬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崩解时限和可压性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选择适宜的崩解荆、崩解剂用量、黏合荆浓度和润滑荆;设计正交试验,以崩解时限及混悬液稳定性为指标进行处方优选.结果 优选处方在90 s内完全崩解,药物溶出迅速,符合分散片的各项评价指标.结论 崩解剂的种类、用量、加入方法及黏合剂、润滑剂等因素均对黄芩苷分散片的性能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静;曹德英;宋军超;张建维;郑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0 023例住院患者不同年龄组用药分析

    目的 掌握住院患者中不同年龄人群的用药特点.方法 调取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共50 023例出院患者用药信息,按未成年组(<18岁)、成年组(19~64岁)、老年组(≥65岁)分别统计药物利用和药费消耗情况.结果 3组患者涉及药品分别为798,1 310,1 347种;用药金额多的为抗微生物类药物、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功能类药物;注射给药方式多,其用药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85.80%~ 96.09%.用药频度(DDDs)排序在各组均排首位的是营养与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类药物、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功能类和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类药物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的趋势.结论 患者用药品种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抗肿瘤药物和心脑血管药物将有更多消耗;注射用药是各年龄段住院患者的主要用药方式,应作为重点加以关注.

    作者:郭代红;孙惠娟;陈超;刘皈阳;尹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喘定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咳喘定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方法 采用AgiJ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l,0 mL/min.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201 6~2.016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0.25%(n=6).结论 HPLC法快捷、简便、准确,可用于咳喘定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余卫兵;郭丽芳;毕雪艳;何建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及参比制荆0.75 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质量浓度,利用3P97生物等效性程序自动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F)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荆中氨苄西林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9.527±5.835)μg·h/L和(18.464±5.807)μg·h/L,峰浓度(Cmax)分别为(5.465±1.460)μgL/和(5.360±1.936)μ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250±0.866)h和(2.350±1.027)h.半衰期(t1/2)分别为(1.188±0.364)h和(1.203±0.382)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丙磺舒AUc0→t分别为(92.964±17.176)μg·h/L和(87.558±22.587)μg·h/L,Cmax.分别为(13.635±2.308)μg/L和(13.93l±2.976)μg/L,Tmax分别为(2.450±1.145)h和(2.650±0.961)ht1/2分别为(3.747±1.749)h和(3.784±0.711)h.以AUC0→t计算,氨苄西林的F平均为(112.7±38.1)%,丙磺舒的,平均为(112.0±34.0)%.结论 两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蒲春霞;延君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1例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1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n=61)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对照组(n=60)给予乳糖红霉素2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8.52%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P<0.01).结论 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疗程短,惠儿依从性好,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文才;郭茂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八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用50%甲醇提取样品,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一三乙胺(13:87:0.0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060 18~0.661 9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有糖型和无糖型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24%和99.55%,RSD为0.53%和0.80%(n=6).结论 HPLC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八珍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静;雷灼雨;蒋万浪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免疫增强剂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近年来各种免疫增强刑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查阅近几年国内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 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对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积极作用.

    作者:阮嫔;陈富超;于琳;方宝霞;李开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诊断闭合性腹部损伤53例

    目的 评价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和病情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剖腹探查的手术指征.方法 选择临床病情复杂、诊断困难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53例,采用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术进行诊断和病情观察.分析灌洗阳性结果.结果 灌洗阳性率为79.25%(42/53),准确率为94.34%(50/53),假阳性率为7.14%(3/42),假阴性率为0,剖腹探查阳性率为100%(35/35).结论 对于病情复杂、诊断困难的腹部闭合伤,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是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郭兴;张锐敏;赵明智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霉素G的方法改进

    目的 建立适用于测定溶剂萃取过程中水溶液的青霉素G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日本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 mo/L磷酸二氢钾(pH=3.5)-甲醇溶液(38:6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青霉素G钠进样量在0.05~1.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0.88%(n=6).结论 该流动相条件下青霉素G保留时间短,色谱峰峰形尖锐,重现性好,不受缓冲盐和有机溶剂的干扰,可用于测定萃取过程中水溶液的青霉素G含量.

    作者:吕元元;任钟旗;张卫东;李群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苯妥英钠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45例

    目的 观察苯妥英钠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随机选取的90例患者均分为苯妥英钠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P<0.05),脑水肿形成明显减少.结论 苯妥英钠对控制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明显作用.

    作者:周红敏;宋玉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的有关物质测定

    目的 建立注射用头孢他啶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溶液(10%磷酸溶液调pH值至3.9)-乙腈(93:7),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HPLC法可有效栓出样品经破坏性试验处理后产生的杂质.主峰与杂质峰的分离度大于1.5,头孢他啶的低检出限为0.2 ng.结论 HPLC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作为注射用头孢他啶有关物质的法定分析方法.

    作者:张冬;郭毅;孙卫;韩国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与呋塞米治疗急性脑卒中76例

    目的 观察小刑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呋塞米用于急性脑卒中降颅压治疗时的疗效和对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将148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给予小剂量甘露醇(每次J25 mL)、甘油果糖、呋塞米联合脱水治疗,对照组(72例)给予大剂量甘露醇(每次250 mL)单独脱水治疗,疗程均为7-10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9%,对照组为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明显低于对照组(除高K+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呋塞米用于急性脑卒中脱水治疗,既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祖余;周静;罗亚丹;姚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6例

    目的 探讨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胺碘酮150mg溶于生理盐水20mL中,于10 min内缓慢静脉滴注,首剂后15-20 min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视情况再给予75~150 mg,继之以0.5~1 mg/min持续静脉滴注24 h(24 h总量小于1 200 mg).结果 46例患者中有37例转复为窭性心律,有效率为80.4%,3例出现低血压(80~90/50~60 mm Hg),2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出现恶心、呕吐,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发的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疗效确切且安全.

    作者:刘坤改;程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肾病合剂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肾病合剂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30:100:0.04),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00~1.3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n=5),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为1.40%(n=6).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小儿肾病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北京地区人群血尿酸、血脂水平调查及其20年间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 了解当前人群尿酸、血脂水平及其近20年来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久居北京地区5年以上的居民2 593人,其中男999人,女1 594人,行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测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结果 血尿酸水平呈正态分布,均值为男性(5.5±0.1)mg/dL女性(3.9±0.1)mg/dL,男性峰值高于女性;血胆固醇水平为男性(195.1±1.1)mg/dL,女性(194.5±2.4)mg/dL;血甘油三酯均值为男性(195.6±5.8)mg/dL,女性(124.7±2.4)mg/dL.结论 目前血尿酸频数仍为正态分布,但其峰值后移,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存在性别差异.20年间男女性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绝经期前女性血尿酸及甘油三酯却相对稳定.

    作者:侯明辉;向红丁;陈伟;方景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