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国;栗家言;胡红
目的 观察AO单杆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周围软组织广泛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AO单杆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周围软组织广泛损伤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疗效.结果 随访6~16个月,28例患者均复位满意,受损软组织均无广泛坏死和钉道所致骨髓感染.结论 AO单杆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少中;陈永雄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小刑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呋塞米用于急性脑卒中降颅压治疗时的疗效和对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将148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给予小剂量甘露醇(每次J25 mL)、甘油果糖、呋塞米联合脱水治疗,对照组(72例)给予大剂量甘露醇(每次250 mL)单独脱水治疗,疗程均为7-10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9%,对照组为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明显低于对照组(除高K+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呋塞米用于急性脑卒中脱水治疗,既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祖余;周静;罗亚丹;姚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1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n=61)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对照组(n=60)给予乳糖红霉素2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8.52%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P<0.01).结论 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疗程短,惠儿依从性好,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文才;郭茂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阿卡波糖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86例,随机、双盲分为阿卡波糖组(300mg/d)和安慰荆组,在用药前及用药16周后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压、血脂以及腰围/臀围(W/S)、体重指数(BMI)等.结果 在治疗16周后,阿卡波糖组患者FPG,2 h PG,GHbAlc收缩压、甘油三酯、W/H及BMI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阿卡渡糖能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的肥胖程度,全面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作者:叶文春;方向明;刘云;赖晓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完成150例,中转开腹9例,术后胆囊窝积液5例,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法得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必要时可中转开腹处理.
作者:张旭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肾病合剂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30:100:0.04),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00~1.3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n=5),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为1.40%(n=6).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小儿肾病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使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pH值至3.5含0.001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一甲醇(50:50),检测波长为232nm.结果 盐酸二甲双胍质量浓度在20~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6%,RSD为0.57%(n=6).结论 RP-HPLC法准确、简单,能够有效控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含量.
作者:姚巧燕;邓树海;隋宇;管正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株SpeA1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通过测定胞内荧光强度来确定细胞对金丝桃素的吸收.用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凋亡DNA电泳分析法研究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SpeA1细胞有显著的体外杀伤效应,其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与金丝桃素的浓度及光照能量密切相关.结论 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能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提示金丝桃素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王晓利;刘会钏;张俊松;杨汝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和病情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剖腹探查的手术指征.方法 选择临床病情复杂、诊断困难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53例,采用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术进行诊断和病情观察.分析灌洗阳性结果.结果 灌洗阳性率为79.25%(42/53),准确率为94.34%(50/53),假阳性率为7.14%(3/42),假阴性率为0,剖腹探查阳性率为100%(35/35).结论 对于病情复杂、诊断困难的腹部闭合伤,持续双管腹腔灌洗引流是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郭兴;张锐敏;赵明智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黄松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一乙腈(60:4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250 0~1.28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0.9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黄松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艳春;李美月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降糖药的品种、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4年至2006年降糖药单个品种的DDDc在逐年降低,但销售金额却在以每年大于7%的幅度递增,其中新型口服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和瑞格列奈的用量增长较快,胰岛素制剂中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增幅较大.结论 降糖药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胰岛素和新型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将不断增加.
作者:陈敏;黄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博乐欣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17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博乐欣与帕罗西汀,疗程均为6周.结果 两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85.23%和82.93%,在疗效和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博乐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可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作者:卢喜金;麻显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制备来氟米特凝胶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壳聚糖为凝胶材料制备来氟米特凝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来氟米特含量.结果 来氟米特质量浓度在1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67%(n=6).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可行,制剂质量稳定.
作者:王薇;洪求兵;李强;覃贝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参芪肝康片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当归、五味子、菌陈和黄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65-65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0.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能很好地控制参芪肝康片的质量.
作者:许红辉;韩桂茹;赵韶华;李晓燕;高翔;李向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筛选稳定的凝胶处方,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选用抗氧剂、稳定剂和pH值3个可变因素,并设3个水平进行试验比较.筛选处方;通过耐寒、耐热和离心试验考察处方的稳定性;以芍药苷为定量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中芍药苷的含量,考察凝胶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显示,pH值为6、亚硫酸氢钠0.3 g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 g的处方稳定;凝胶为浅棕色,均匀,细腻,涂抹性良好,稳定性良好;12h芍药苷累积释放百分率达85%.结论 所筛选凝胶处方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能良好.
作者:伍利锋;罗燕玉;李伟东;冯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以交点倍数法同时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氧氟沙星和替硝唑含量.方法 氧氟沙星和替硝唑溶液在294.8 nm波长处有交点吸收,且在供试品溶液中此点恰好是二者等吸收之和.而其他成分在此点几乎无吸收,故以294.8 nm为两者的测定波长计算各自的含量.结果 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0%,RSD为0.29%(n=5);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65%(rt=5).结论 交点倍数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维国;栗家言;胡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两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及参比制荆0.75 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质量浓度,利用3P97生物等效性程序自动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F)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荆中氨苄西林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9.527±5.835)μg·h/L和(18.464±5.807)μg·h/L,峰浓度(Cmax)分别为(5.465±1.460)μgL/和(5.360±1.936)μ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250±0.866)h和(2.350±1.027)h.半衰期(t1/2)分别为(1.188±0.364)h和(1.203±0.382)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丙磺舒AUc0→t分别为(92.964±17.176)μg·h/L和(87.558±22.587)μg·h/L,Cmax.分别为(13.635±2.308)μg/L和(13.93l±2.976)μg/L,Tmax分别为(2.450±1.145)h和(2.650±0.961)ht1/2分别为(3.747±1.749)h和(3.784±0.711)h.以AUC0→t计算,氨苄西林的F平均为(112.7±38.1)%,丙磺舒的,平均为(112.0±34.0)%.结论 两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蒲春霞;延君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头孢他啶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溶液(10%磷酸溶液调pH值至3.9)-乙腈(93:7),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HPLC法可有效栓出样品经破坏性试验处理后产生的杂质.主峰与杂质峰的分离度大于1.5,头孢他啶的低检出限为0.2 ng.结论 HPLC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作为注射用头孢他啶有关物质的法定分析方法.
作者:张冬;郭毅;孙卫;韩国将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适用于测定溶剂萃取过程中水溶液的青霉素G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日本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 mo/L磷酸二氢钾(pH=3.5)-甲醇溶液(38:6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青霉素G钠进样量在0.05~1.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0.88%(n=6).结论 该流动相条件下青霉素G保留时间短,色谱峰峰形尖锐,重现性好,不受缓冲盐和有机溶剂的干扰,可用于测定萃取过程中水溶液的青霉素G含量.
作者:吕元元;任钟旗;张卫东;李群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医院门急诊处方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门急诊处方12 378张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门急诊书写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占调查处方的19.11%,主要表现在处方前记缺项、部分手写处方使用药品商品名等;不合理用药处方占调查处方的1.59%.分别在用药方法、用量及规格、诊断与用药相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门急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郭敏;刘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