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点倍数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中两组分含量

郑维国;栗家言;胡红

关键词:交点倍数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氧氟沙星, 替硝唑
摘要:目的 以交点倍数法同时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氧氟沙星和替硝唑含量.方法 氧氟沙星和替硝唑溶液在294.8 nm波长处有交点吸收,且在供试品溶液中此点恰好是二者等吸收之和.而其他成分在此点几乎无吸收,故以294.8 nm为两者的测定波长计算各自的含量.结果 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0%,RSD为0.29%(n=5);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65%(rt=5).结论 交点倍数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八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用50%甲醇提取样品,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一三乙胺(13:87:0.0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060 18~0.661 9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有糖型和无糖型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24%和99.55%,RSD为0.53%和0.80%(n=6).结论 HPLC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八珍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静;雷灼雨;蒋万浪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下肢骨折患者196例,入院后立即评估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指导、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护、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 通过精心心理指导、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稳定,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避免并发症、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作者:赵玉华;吴雪晖;罗飞;尹芝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甘油含量的快速检测

    目的 寻找一套适合医院快速检测甘油含量的半微量方法.方法 通过比较<中国医院制荆规范>和<中国药典>中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结合实际经验,在原方法基础上作出一定改进并进行试验.结果 甘油含量的试验平均值为50.24 g/mL,与理论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进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成本较低,可用于医院对甘油含量的快速检测.

    作者:周清武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59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完成150例,中转开腹9例,术后胆囊窝积液5例,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法得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必要时可中转开腹处理.

    作者:张旭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博乐欣治疗抑郁症170例

    目的 比较博乐欣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17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博乐欣与帕罗西汀,疗程均为6周.结果 两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85.23%和82.93%,在疗效和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博乐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可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作者:卢喜金;麻显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我院降糖药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降糖药的品种、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4年至2006年降糖药单个品种的DDDc在逐年降低,但销售金额却在以每年大于7%的幅度递增,其中新型口服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和瑞格列奈的用量增长较快,胰岛素制剂中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增幅较大.结论 降糖药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胰岛素和新型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将不断增加.

    作者:陈敏;黄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正交设计筛选风湿跌打凝胶剂处方

    目的 筛选稳定的凝胶处方,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选用抗氧剂、稳定剂和pH值3个可变因素,并设3个水平进行试验比较.筛选处方;通过耐寒、耐热和离心试验考察处方的稳定性;以芍药苷为定量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中芍药苷的含量,考察凝胶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显示,pH值为6、亚硫酸氢钠0.3 g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 g的处方稳定;凝胶为浅棕色,均匀,细腻,涂抹性良好,稳定性良好;12h芍药苷累积释放百分率达85%.结论 所筛选凝胶处方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能良好.

    作者:伍利锋;罗燕玉;李伟东;冯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复方蜂蜜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166例

    目的 观察复方蜂蜜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门诊166例电光性眼炎患者首诊后滴患眼2滴,闭目2~3 min后再滴1次,然后3次d/.24 h后复查1次,视情况考虑是否继续用药,48 h后再复查1次,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愈105例,好转61例.治愈率63.3%,好转率36.7%,总有效率100%;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蜂蜜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安全有效.

    作者:王凯;牛福喜;郭平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黄芩苷分散片的研制

    目的 制备黄芩苷分散片,考察辅料对其崩解、溶出性能及混悬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崩解时限和可压性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选择适宜的崩解荆、崩解剂用量、黏合荆浓度和润滑荆;设计正交试验,以崩解时限及混悬液稳定性为指标进行处方优选.结果 优选处方在90 s内完全崩解,药物溶出迅速,符合分散片的各项评价指标.结论 崩解剂的种类、用量、加入方法及黏合剂、润滑剂等因素均对黄芩苷分散片的性能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静;曹德英;宋军超;张建维;郑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交点倍数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中两组分含量

    目的 以交点倍数法同时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氧氟沙星和替硝唑含量.方法 氧氟沙星和替硝唑溶液在294.8 nm波长处有交点吸收,且在供试品溶液中此点恰好是二者等吸收之和.而其他成分在此点几乎无吸收,故以294.8 nm为两者的测定波长计算各自的含量.结果 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0%,RSD为0.29%(n=5);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65%(rt=5).结论 交点倍数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维国;栗家言;胡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大剂量维脑路通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恢复期高血压性脑出血64例

    目的 探讨恢复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对恢复期高血压性脑出血116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剂量维脑路通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总有效率达98.44%,传统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3.8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维脑路通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恢复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好、预后佳.

    作者:王锁林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50 023例住院患者不同年龄组用药分析

    目的 掌握住院患者中不同年龄人群的用药特点.方法 调取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共50 023例出院患者用药信息,按未成年组(<18岁)、成年组(19~64岁)、老年组(≥65岁)分别统计药物利用和药费消耗情况.结果 3组患者涉及药品分别为798,1 310,1 347种;用药金额多的为抗微生物类药物、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功能类药物;注射给药方式多,其用药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85.80%~ 96.09%.用药频度(DDDs)排序在各组均排首位的是营养与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类药物、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功能类和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类药物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的趋势.结论 患者用药品种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抗肿瘤药物和心脑血管药物将有更多消耗;注射用药是各年龄段住院患者的主要用药方式,应作为重点加以关注.

    作者:郭代红;孙惠娟;陈超;刘皈阳;尹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及参比制荆0.75 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氨苄西林和丙磺舒的质量浓度,利用3P97生物等效性程序自动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F)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荆中氨苄西林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9.527±5.835)μg·h/L和(18.464±5.807)μg·h/L,峰浓度(Cmax)分别为(5.465±1.460)μgL/和(5.360±1.936)μ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250±0.866)h和(2.350±1.027)h.半衰期(t1/2)分别为(1.188±0.364)h和(1.203±0.382)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丙磺舒AUc0→t分别为(92.964±17.176)μg·h/L和(87.558±22.587)μg·h/L,Cmax.分别为(13.635±2.308)μg/L和(13.93l±2.976)μg/L,Tmax分别为(2.450±1.145)h和(2.650±0.961)ht1/2分别为(3.747±1.749)h和(3.784±0.711)h.以AUC0→t计算,氨苄西林的F平均为(112.7±38.1)%,丙磺舒的,平均为(112.0±34.0)%.结论 两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蒲春霞;延君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肺癌细胞SpcA1的体外杀伤效应

    目的 研究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株SpeA1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通过测定胞内荧光强度来确定细胞对金丝桃素的吸收.用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凋亡DNA电泳分析法研究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SpeA1细胞有显著的体外杀伤效应,其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与金丝桃素的浓度及光照能量密切相关.结论 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能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提示金丝桃素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王晓利;刘会钏;张俊松;杨汝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对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对照试验,将7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用rhEGF凝胶治疗,宫颈局部用药,每日1次,每次3~5g;对照组(33例)用醋酸洗必泰栓治疗,每日1次,每次l粒.两组均以用药10-14次为1个疗程.以糜烂面愈合及症状改善程度为观察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试验组阴道洁净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但对宫颈糜烂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hEGF凝胶对宫颈糜烂有一定治疗作用.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余明莲;马建丽;周亮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参芪肝康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探讨参芪肝康片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当归、五味子、菌陈和黄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65-65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0.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能很好地控制参芪肝康片的质量.

    作者:许红辉;韩桂茹;赵韶华;李晓燕;高翔;李向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松洗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黄松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一乙腈(60:4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250 0~1.28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0.9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黄松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艳春;李美月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依托咪酯在高龄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观察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在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3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乳刑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诱导,时照组以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诱导.分别记录诱导前、用药后3 rain、插管前和插管后3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给药3 min后.对照组HR,SBP.DBP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SBP及D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插管后3 min,SBP及DBP均未恢复正常,与诱导前相比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仅在插管时HR,SBP和DBP有短暂下降(P<0.05):插管后3 min,HR,SBP,DBP均恢复接近正常(P>0.05).结论 乳剂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高龄心脏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行非心脏手术时较咪唑安定更安全、平稳.

    作者:哈斌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苯妥英钠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45例

    目的 观察苯妥英钠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随机选取的90例患者均分为苯妥英钠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P<0.05),脑水肿形成明显减少.结论 苯妥英钠对控制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明显作用.

    作者:周红敏;宋玉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长春西汀治疗恢复期基底节区脑出血50例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发病24 h内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均经常规治疗14 d后,治疗组(50例)加用长春西汀10~20mg,每日1次,治疗14 d,对照组(50例)按同样方式给予等渗液(安慰剂)14 d,于治疗前ld及治疗后14d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状态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把握好脑出血治疗时机,应用长春西汀对完全止血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其预后.

    作者:刘秀清;梁容仙;廖仁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