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头孢克肟分散片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150 mm×6.0 mm,5 μm),氢氧化四丁铵-乙腈(340:15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头孢克肟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40~0.280 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99.8%,RSD=0.20%(n=9).结论 HPLC法柱效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头孢克肟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沈健;周建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有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178例急性脑梗死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同时测定血脂及空腹血糖.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的IMT及MC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血脂、血糖水平亦有升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反应及血脂、血糖等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作者:吴娟;Yang Jin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指出中药制剂的种种不良反应,以引起重视.方法 收集文献及临床报道,结合临床经验加以归纳总结.结果 中药制剂多有不良反应.结论 不可忽视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要特别注意.
作者:董金海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测定加替沙星中的残留溶剂.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定液)石英毛细管柱(30.0m×0.53mm,3.0μm),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00℃,FID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为60℃,保持4 min,以200℃/min的升温速率升到200℃,保持2 min;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105℃,平衡时间为30 min,分流比为1:l;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结果 被测物均能得到很好的分离,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结论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加替沙星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检测.
作者:吴丽仙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丸剂合理分批的方法,并建立丸剂批量验证方案.方法 通过推理和试验验证,提出了丸剂合理分批方法.结果 将一批药粉和一批提取物制成一批丸剂,且批量应是日生产能力的0.5~l倍,这是比较合理的分批方法.结论 该分批方法不影响产品的均一性,合理可行,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张贻昌;白东秀;郝松;黄桂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合适的医药企业洁净实验室消毒方法.方法 比较传统消毒方法与臭氧消毒方法之间的优缺点.结果 臭氧消毒方法有独特的高效性、广谱性、环保性、操作简便等优点.结论 臭氧消毒法切实可行.
作者:戴红娟;钱生稳;包卫国;居小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粉碎与未粉碎酸枣仁所含有效成分酸枣仁皂苷A在水提取过程中的溶出是否有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粉碎与未粉碎酸枣仁的酸枣仁皂苷A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250 mill×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量2.4 L/min.结果 在未粉碎的酸枣仁水提样品中未检测出酸枣仁皂苷A,而粉碎后的酸枣仁水提样品的酸枣仁皂苷A含量为0.009 0%.结论 临床应用时,酸枣仁宜粉碎.
作者:李外;Zhang Xuewei;刘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为促进中药发展,保护中药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应把技术标准的推进和创新作为重要的战略手段.该文通过分析我国中药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对中药技术标准的制定提出建议.
作者:李雪莲;来平凡;黄黛瑛;沈晓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磺啶冰黄片中贝斯素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的人工牛黄成分贝斯素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 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人工牛黄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方法专属耐用,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刘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刑致高钾血症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4-2007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22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致高钾血症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均有致高钾血症的风.险,合用其他药物及有肾功能受损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率更高.结论 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规范用药剂量,注意联合用药,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监测结果,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邝植雄 刊期: 2008年第14期
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要求对药品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规定所用的试验菌种菌龄不得超过5代.菌种的纯度、活性、变异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因此,菌种的正确使用及管理尤为重要.该文对菌种的使用、保存及管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秋菲;党琳琳;张芹;周志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参考近lO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在庆大霉素、小诺霉素等9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建琴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明片对延缓白内障、青光眼进程及改善视神经萎缩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患者口服复明片治疗,每次5片,每日3次,3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青光眼组为92.10%,白内障组为92.73%,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明片可作为青光眼、初期及中期白内障等患者改善症状、提高视力的有效治疗药物.
作者:邢兰英;刘秀清;唐俊凤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三氯甲烷超声提取,通过中性氧化铝柱,依次以三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洗脱.色谱柱以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荆(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30℃.结果 苦参碱进样量在0.102 l~4.082u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194 3~3.88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均在99%以上.结论 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可作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的含量检测方法.
作者:袁祥慧;Li Xulun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 室温下配伍液6 h内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维生素C注射液在室温下6 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作者:Yang Wenqing;孙梁燕;Xu Yongjun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凉润通络方及其拆方对糖尿病大鼠胃肠运动功能改善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不予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正常饲养18周后,大鼠分别予温开水、凉润通络中药、单纯通络中药、单纯滋润中药、单纯清凉中药及西沙必利灌胃,灌胃6周后检测血浆中的胃动素(MOT)、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SS).结果 24周时糖尿病大鼠存在胃肠激素水平素乱,凉润通络方可影响血液中胃肠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作用靶点较宽,作用优于其拆方和西沙必利.结论 凉润通络方在改善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Li Diangui;戎士玲;Wang Fengli;张永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简要介绍正品山慈姑的品种来源及功能,以区别同名异物,去伪存真.方法 从来源、形状、功能、药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结论山慈姑应以<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兰科植物中的3种植物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品种,其他同名异物品种应还其本来面目,专药专用.
作者:谢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促卵泡成熟联合宫颈内人工授精(IUI)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IUI治疗中时60例月经周期正常的无卵泡(9例)和小卵泡(54例)不孕者采用中药促卵泡生成治疗42个周期,以B超、宫颈黏液评分(CMS)为主要监测指标.结果 60例IUI共142个周期,成功妊娠39例,周期妊娠率为65.0%,仅l例发生自然流产,未发生多胎及其他副作用.结论 中药促卵泡成熟治疗不孕症,高效、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唐玲;赵仁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探索缩短蒸馏时间的方法.方法 以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考察药材粉碎度、加水量、蒸馏时问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结果 药材粉碎度、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出率均有显著性影响,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0目以下莪术粉、药:水(1:20)、提取时间4 h.结论 莪术适当粉碎并提高加水量,可提高挥发油提取率,并缩短蒸馏时间.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鉴别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等鉴别方法.结果 前胡与其混淆品石防风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均有差异.结论 所采用的鉴别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区分前胡和石防风.
作者:周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