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C注射液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

Yang Wenqing;孙梁燕;Xu Yongjun

关键词:头孢地嗪钠, 维生素C,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 室温下配伍液6 h内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维生素C注射液在室温下6 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医疗救助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探索我国近年来有关医疗救助文献的现状、特点与发展方向.方法 在CNKI上精确检索出相关文献,并从内容、作者和期刊3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在CNKI上有关医疗救助的文献共有l 242篇,根据内容精减后为364篇;364篇文献按内容分为6类,有34位作者形成了医疗救助的核心作者群,<中国卫生经济>等5种期刊为医疗救助的核心期刊.结论 目前我国对医疗救助的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政府部门与医院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惠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

    作者:马爱霞;吴抒艺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复明片治疗青光眼、初期及中期白内障93例

    目的 探讨中药复明片对延缓白内障、青光眼进程及改善视神经萎缩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患者口服复明片治疗,每次5片,每日3次,3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青光眼组为92.10%,白内障组为92.73%,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明片可作为青光眼、初期及中期白内障等患者改善症状、提高视力的有效治疗药物.

    作者:邢兰英;刘秀清;唐俊凤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三氯甲烷超声提取,通过中性氧化铝柱,依次以三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洗脱.色谱柱以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荆(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30℃.结果 苦参碱进样量在0.102 l~4.082u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194 3~3.88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均在99%以上.结论 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可作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的含量检测方法.

    作者:袁祥慧;Li Xulun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洛阳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根据2007年1~6月洛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报告表,按性别、年龄、药物类别、药品不良反应(ADR)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发生ADR的相关因素,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刘静;王美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下(25℃)观察8 h内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钠(51 mg/L)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0 mg/L)配伍液的pH值、外观及紫外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及系数倍率法分别测定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的含量.结果 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配伍液的pH值、外观、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在25℃下、8 h内可配伍使用.

    作者:Liang Xuezheng;李茵;Su Lili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绞股蓝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绞股蓝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近况.方法 时目前绞股蓝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绞股蓝对多种脏器有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结论 绞股蓝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作者:谢爱泽;高雅;张可锋;邹登峰;陈素一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止血药物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CT显示出血吸收及水肿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脑血管痉挛及脑梗死发生.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好疗效,且能防治并发症.

    作者:赵阳;李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维生素C注射液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 室温下配伍液6 h内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维生素C注射液在室温下6 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作者:Yang Wenqing;孙梁燕;Xu Yongjun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咀嚼片的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咀嚼片的研究现状,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相关文献综述咀嚼片的特点、处方设计、制备工艺、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等.结果 咀嚼片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且方便的片剂形式.结论 应加强对咀嚼片的研究,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施昕磊;Huang Shengwu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山慈姑同名异物解析

    目的 简要介绍正品山慈姑的品种来源及功能,以区别同名异物,去伪存真.方法 从来源、形状、功能、药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结论山慈姑应以<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兰科植物中的3种植物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品种,其他同名异物品种应还其本来面目,专药专用.

    作者:谢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丸剂合理分批方法与批量验证方案

    目的 探讨丸剂合理分批的方法,并建立丸剂批量验证方案.方法 通过推理和试验验证,提出了丸剂合理分批方法.结果 将一批药粉和一批提取物制成一批丸剂,且批量应是日生产能力的0.5~l倍,这是比较合理的分批方法.结论 该分批方法不影响产品的均一性,合理可行,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张贻昌;白东秀;郝松;黄桂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灵芝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

    灵芝的伪劣品较多,且外形与灵芝相似,但不能当灵芝使用.该文从性状方面对灵芝及其伪品进行了鉴别,供正确使用灵芝时参考.

    作者:陈慧珍;叶纪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药促卵泡成熟联合宫颈内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60例

    目的 观察中药促卵泡成熟联合宫颈内人工授精(IUI)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IUI治疗中时60例月经周期正常的无卵泡(9例)和小卵泡(54例)不孕者采用中药促卵泡生成治疗42个周期,以B超、宫颈黏液评分(CMS)为主要监测指标.结果 60例IUI共142个周期,成功妊娠39例,周期妊娠率为65.0%,仅l例发生自然流产,未发生多胎及其他副作用.结论 中药促卵泡成熟治疗不孕症,高效、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唐玲;赵仁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臭氧消毒在医药企业洁净实验室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合适的医药企业洁净实验室消毒方法.方法 比较传统消毒方法与臭氧消毒方法之间的优缺点.结果 臭氧消毒方法有独特的高效性、广谱性、环保性、操作简便等优点.结论 臭氧消毒法切实可行.

    作者:戴红娟;钱生稳;包卫国;居小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思考

    该文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面对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搞活经营、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张.

    作者:王大刚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药专利申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提出我国中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 阐述现行中药专利申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并总结经验.结果 与结论 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中药专利保护,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中药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力培养专业人员.

    作者:夏莹;冯国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的鉴别

    目的 鉴别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等鉴别方法.结果 前胡与其混淆品石防风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均有差异.结论 所采用的鉴别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区分前胡和石防风.

    作者:周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消炎灵胶囊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探讨牛黄消炎灵胶囊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Alhech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3:56: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20.01~100.0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5%,RSD为0.92%(n=6).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消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连军;Feng Yanhua;杨金云;Mao Huifang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探讨

    目的 指出中药制剂的种种不良反应,以引起重视.方法 收集文献及临床报道,结合临床经验加以归纳总结.结果 中药制剂多有不良反应.结论 不可忽视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要特别注意.

    作者:董金海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45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 调查2005-2007年医院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14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占临床分离不动杆菌的93.5%(145/155),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呋辛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69.2%,66.2%,62.2%和58.5%,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74.4%,56.7%,47.7%和100%.结论 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具有高效的抗鲍曼不动杆茵活性,亚胺培南是目前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有效的药物.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对选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作者:侯宝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