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造联网机房完善计算机教学

靳鹏

关键词:虚拟网, 辅助教学功能, 网络建设, 计算机教学
摘要:描述了在校园网内部创建虚拟学习网站,改造联网机房、改善计算机课程授课环境的方法,并介绍了依托该网站所实现的校园网对计算机教学的五大辅助功能.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临床实习中护生的心理困惑及其带教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学校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带教教师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与病人接触、带教教师相处时常有哪些心理困惑、行为变化,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带教指导,帮助护生端正心态,保证临床实习的顺利完成.

    作者:赖妙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医德教育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护生素质的教育.方法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运用临床实例,结合我国国情,使护生理解医德的真正内涵.结果提升了护生的自身素质,极大地激发了护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热情和工作责任心.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学中渗透医德教育,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十分重要.

    作者:冯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浅议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学生与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矛盾.学生要学,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师生关系便突出表现出来.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创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实现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而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作者:曹建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大承气汤直肠点滴法治疗炎性肠梗阻护理78例

    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早期的并发症,我科自1994年3月至2003年12月,对7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直肠点滴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秋莲;李然春;李金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金属烤瓷全冠 (桥 )修复成人上前牙间隙的探讨

    目的探讨成人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 83例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的成年患者 (间隙 2~ 6mm),直接用金属烤瓷全冠 (桥 )修复及正畸牵拉将间隙分散或集中成 1~ 2个较大间隙,再进行修复.结果上前牙区牙列间隙经修复后,从美观及功能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利用金属烤瓷全冠 (桥 )修复成人上前牙间隙是目前佳的方法.

    作者:聂红兵;周海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智齿冠周炎早期行切开引流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切开引流术对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 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在局麻下行切开引流术.而对照组则按常规局部冲洗盲袋后上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早期行切开引流术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彭海鹰;傅潮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等卫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双重任务.校园文化是指由学校制定,并为全体师生共同信仰、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总和.要以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精神文化素质为主要标志,以业务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中等卫校全面健康发展.为此,于 2003年 9月,对我校校园文化中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 4个方面,进行专题调查,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作者:田贞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等卫校学生考试焦虑水平的调查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考试焦虑情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量表 )对本校 326名学生在考前和平时分别进行测试.结果考试对本校学生焦虑有明显影响.焦虑的发生与性别、年级等联系密切.结论应加强学生考前心理卫生指导.

    作者:沈慧;陈小喆;伍艳兰;李活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氧化碳中毒致帕金森综合征的护理

    一氧化碳中毒致帕金森综合征,是因一氧化碳中毒后造成脑部迟发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症状,可合并精神症状神经局灶体征,如偏瘫、头晕等,病人备受病痛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何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尽快改善病人的中毒症状,减少并发症,减轻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通过采取高压氧安全护理、皮肤护理、按摩、肢体被动锻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措施,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桂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呢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探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作者:龙玉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教材<疾病概要 (一 )>

    对 2002年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疾病概要 (一 )>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再版时建改进.

    作者:罗悦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关于<中医康复学>教材改编的几点建议

    据百度搜索引擎,<中医康复学>只有本科教材而无专科教材,而我校于2003~2004学年第一期中医骨伤、中西医结合专业将选修<中医康复学>,学时36节.

    作者:刘洁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如何在 PowerPoint中插入 Flash动画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多媒体 CAI课件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教学当中.用 PowerPoint制作课件简单、易于掌握,但 PowerPoint调用的多媒体信息基本是静止的,为了让课件动起来,我们经常会在 PowerPoint中插入交互性强、体积小的 Flash动画,本文介绍了在 PowerPoint中插入 Flash动画的三种方法.

    作者:魏俊颖;王育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的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 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压力日显突出,解决好高职生的就业安置已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问题.根据本校高职毕业生安置工作的经验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确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质量、特色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其次改变计划经济就业思维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形成新的就业观念和体制,转变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再次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就业安置工作的投入,加强信息化服务,建立就业基地,增强学生自主择业意识,提高求职能力.总之,政策配套,服务到位,强化意识,转变观念,多层次、全方位,社会各部门协调努力,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做好.

    作者:高惠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正常人体形态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二年制中专护士的正常人体形态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樊宇兵;张兴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硬变患者精神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肝硬变患者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临床医师常用保肝、支持、对症措施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生命.这些患者不但忍受疾病的折磨,还要承受相当大的心理及经济与社会压力,在病程及诊治过程中心态复杂,容易产生抑郁或焦虑等情绪障碍,病情越长出现忧郁、信心及兴趣丧失、疑虑或绝望等情绪障碍的几率越大 [1].严重的情绪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死亡率明显上升.现将我们近 5年来收治的肝硬变患者不同情绪障碍对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赵正斌;邓永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结核一线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由结核病引起死亡人数占全球单一感染因素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而结核多耐药菌株 (MDR- TB,定义为至少耐异烟肼、利福平 2种药物 )的出现及全球性的传播更加剧了结核防治的困难 [1].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均致力于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入手,旨在阐明结核杆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机制,从分子水平对结核耐药加以控制.

    作者:冯晶;姜英;谢文久;刘黎宏;冯作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护士的形象转变与护生的自我修炼--有感于中国首届白衣天使大奖赛江苏赛区选拔赛

    中国首届白衣天使大奖赛江苏区选拔赛于3月28日晚在美丽的古城南京落下了帷幕。经过初赛、复赛,30名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选手进行了后一轮角逐,前10名的选手将代表江苏赛区参加五月在北京的总决赛。

    作者:刘雪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教师应重视形象美

    教师形象美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可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并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从语言、教态、仪表等方面来审视和塑造自己的形象,做一个不仅具备渊博的知识、崇高的道德品质,还时刻注意形象美,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作者:陈跃华;杨瑞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从预防非典谈健康教育工作

    总结了去年甘肃省健康教育所在抗击非典中所做的工作及发挥的作用,面对今后健康教育在疾病控制工作中的功能以及针对当前甘肃省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后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