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增春;张淑爱
教育为强国基础,学校基本的组织单位是班级,班级的主导者、设计者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学生管理教育的首要中心工作.
作者:黄顺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须对传统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反思,并把握现代学校德育基本特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德育工作,以真正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作者:朱菊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由于学习周期短,入学门槛低,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受到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关注.
作者:袁秀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早期切开引流术对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 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在局麻下行切开引流术.而对照组则按常规局部冲洗盲袋后上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早期行切开引流术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彭海鹰;傅潮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总结了去年甘肃省健康教育所在抗击非典中所做的工作及发挥的作用,面对今后健康教育在疾病控制工作中的功能以及针对当前甘肃省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后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班级管理的成效,是由班主任实施的管理原则来决定的.班级管理原则能全面地指导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建立和发展班集体,实现班级目标和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阚书敏;陈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医外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历代名家辈出,著作卷帙浩繁.然而,如何教好中医外科学,仍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多年中西医外科学教学实践,略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作者:陈昌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使教师越来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而多媒体测试系统的制作则较少涉及.笔者作为从事医学基础课教学的非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作者:陆曙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考试焦虑情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量表 )对本校 326名学生在考前和平时分别进行测试.结果考试对本校学生焦虑有明显影响.焦虑的发生与性别、年级等联系密切.结论应加强学生考前心理卫生指导.
作者:沈慧;陈小喆;伍艳兰;李活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就人文关怀素质作一探讨,谈当代护理专业人文关怀理念的理论依据、时代性及其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作者:刘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 2002年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疾病概要 (一 )>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再版时建改进.
作者:罗悦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 (GDS)和自行编制的个人一般情况问卷,随机抽取唐山市 1 000名离退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轻度抑郁者占 17.2%,中度抑郁者占 5.0%.相关因素包括心理支持减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生活单调乏味,缺乏体育锻炼.结论离退休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应引起社区医护人员的注意;社区医护工作人员应据有关因素做好离退休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功能.
作者:李淑杏;邢凤梅;马小英;魏立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护生素质的教育.方法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运用临床实例,结合我国国情,使护生理解医德的真正内涵.结果提升了护生的自身素质,极大地激发了护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热情和工作责任心.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学中渗透医德教育,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十分重要.
作者:冯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呢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探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作者:龙玉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对护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找出对护生学习不利的一些行为因素,为进一步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洛阳市卫生学校 2002级 13个班级 84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来自农村的护生学习成绩高于来自城市的护生;父母文化程度高尤其是母亲文化程度高的护生,学习成绩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护生;核心家庭的护生其学习成绩稳定,单亲家庭的护生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现象明显;有上网、玩手机、恋爱等不良因素的护生,学习成绩低于没有这些因素的护生.结论家庭贫富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不良的行为因素、父母的素养对护生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作者:邹利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与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直接相关.我校根据近年来社会对护士的需求及生源素质的变化,不断改革和完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出大批有特色的护理人才.
作者:李婧;刘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由结核病引起死亡人数占全球单一感染因素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而结核多耐药菌株 (MDR- TB,定义为至少耐异烟肼、利福平 2种药物 )的出现及全球性的传播更加剧了结核防治的困难 [1].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均致力于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入手,旨在阐明结核杆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机制,从分子水平对结核耐药加以控制.
作者:冯晶;姜英;谢文久;刘黎宏;冯作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应激反应是机体在受到强烈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以非特异性反应为主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机体代偿性、适应性和防御性过程.随着对应激反应中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以传统的神经体液调节为主的应激反应机制,逐步地进入了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蛋白转运、折叠、组装、 DNA复制等在应激过程中的变化和调节.其中具时代特征的热应激蛋白 (热休克蛋白 Hsp)的研究,揭开了应激反应过程中,分子调节的基本原理.
作者:晏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国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AsC)仍多达 1~ 1.2亿左右,是乙肝重要传染源,但是大多数人不重视甚至存在许多错误认识,加上社会上某些药品广告夸大其辞,徒增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经济浪费,因此有必要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首先就对 AsC的认识加以分析说明,提示 AsC的发生在我国主要来自母婴传播,婴幼儿时期 AsC的母亲传播是形成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和乙肝病毒贮存库的重要原因.并且文章提示 AsC具体的预防措施要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看、了解自己处于病程发展的哪个阶段,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同时给予日常生活指导和治疗指导.
作者:曲桂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将<卫生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参考文献中存在突出的问题作了探讨.
作者:王晓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