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旋多巴的强降解实验研究

巫世红;蒋伟哲;陈勇;黄兴振;韦宜;蓝剑锋

关键词:左旋多巴, 强降解, 实验研究, 稳定性
摘要:目的 为了顺利进行左旋多巴原料药物的工业化大生产;了解左旋多巴的降解因素,为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药品储存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使用期内的化学稳定性.方法 通过碱降解、氧化降解、酸降解、加热降解、光照降解等强制降解试验,测定其含量,考察左旋多巴的化学稳定性.结果 左旋多巴在酸溶解静置7 h和110℃加热15 h条件下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放置5 d和10 d基本稳定,粉末颜色略有变黄;在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结论 左旋多巴原料药物应该密闭,避光保存.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中保护肝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门冬氨酸乌氨酸组(治疗组)20例和常规护肝组(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术前1 d开始应用至术后出院,并辅以常规护肝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肝治疗.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lL)水平.结果 术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明显增高,术后ALT及AST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波动幅度较小,TBIL变化则不明显,平均出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中,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减轻术后肝脏损害,对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江东波;马晓鹂;戴东;谭小字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四环素片中甲氧苄啶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四环素片中甲氧苄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迪马0Ds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甲醇-磷酸调pH至2.5的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甲氧苄啶进样量在0.249~0.747μg与峰面积积分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1%,RSD=0.33%(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合于复方四环素片中甲氧苄啶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宝佳;邱洪;王福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149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149例泌尿系统结石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正确使用抗生素83例(55.70%),包括白细胞升高者使用抗生素44例(29.53%)和白细胞不高者未使用抗生素39例(26.17%);非正确使用抗生素66例(44.30%),包括白细胞不高者使用抗生素29例(19.46%)和白细胞升高者未使用抗生素37例(24.8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抗生素正确使用率偏低,存在滥用现象.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除非存在泌尿系统易感因素,否则可不使用抗生素.

    作者:曾祥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早孕期使用HBIG阻断HBV宫内传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在早孕期开始使用HBV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早孕时血清HBV-DNA阳性的孕妇20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于孕12周起,对照组于孕28周起,每月1次肌肉注射HBIG 400 IU至分娩,于孕12周和分娩时定量检测孕妇血清HBV-DNA,定性检测脐带血HBV-DNA和抗-HBs的阳性率.结果 两组孕妇在孕12周时血清HBV-DNA的含量差别无显著性(P>0.05),分娩时虽均未转阴,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带血HBV-DNA的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抗-HB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孕期使用HBIG的研究组孕妇血HBV-DNA的含量及其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较晚孕期使用HBIG的对照组显著低;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孕期尽早使用HBIG安全有效,可进一步减少孕妇血清HBV-DNA的含量和HBV的宫内传播率.

    作者:马文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精神科健康教育实践体会

    在医疗实践当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现,精神科健康教育还有其特殊性.作者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从精神科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蒋红碧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姜黄素固体分散制剂抗小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姜黄素固体分散制荆在小鼠体内抗脂肪肝的作用.方法 通过给予高脂饲料、乙醇灌胃、四氯化碳(CCl4)葵花籽油溶液皮下注射的复合方式建立小鼠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姜黄素.于试验第16天取血及肝组织,计算肝指数,进行血脂、肝脏内脂质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及肝匀浆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改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其中姜黄素300 mg/kg组的作用显著.与模型组相比,各试验组肝湿重和肝指数均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姜黄素具有一定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张瑜;黄秀旺;许建华;温彩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旋光法测定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 探讨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旋光法测定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含量,并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进行比较.结果 小诺霉素标准品溶液浓度在0.1万U/mL~0.8万U/mL范围内与旋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1.17%(n=5).旋光法测得的硫酸小诺霉素含量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旋光法测定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含量快速、简便、准确,可以替代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作者:陈士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感冒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感冒口服液的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考察提油时间及收油率,筛选出挥发油的佳提取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提工艺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核指标考察感冒口服液醇沉、水沉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煎煮2次,每次1 h,加水量为10倍.醇沉浓度为60%,水沉时药液量:加水量为1:1.结论 该试验结果可靠,筛选出的佳工艺条件适合批量生产.

    作者:钱芳;刘志辉;张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银尔舒凝胶治疗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Ⅰ型(商品名银尔舒)治疗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银尔舒凝胶对75例阴道炎患者、60例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银尔舒凝胶治疗阴道炎的有效率为88.0%,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率为80.0%,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银尔舒凝胶使用方便,避免了交叉感染,治疗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阙瑜妮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浓薄荷水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浓薄荷水对炎症模型动物的消炎作用.方法 致炎试验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耳肿胀法.结果 高、低剂量的浓薄荷水和布地奈德均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并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浓薄荷水高剂量组的肿胀率均低,与溶剂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浓薄荷水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作者:梅全喜;钟希文;高玉桥;林慧;孙雪颖;胡莹;叶静娴;吴伦;刘志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左旋多巴的强降解实验研究

    目的 为了顺利进行左旋多巴原料药物的工业化大生产;了解左旋多巴的降解因素,为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药品储存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使用期内的化学稳定性.方法 通过碱降解、氧化降解、酸降解、加热降解、光照降解等强制降解试验,测定其含量,考察左旋多巴的化学稳定性.结果 左旋多巴在酸溶解静置7 h和110℃加热15 h条件下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放置5 d和10 d基本稳定,粉末颜色略有变黄;在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结论 左旋多巴原料药物应该密闭,避光保存.

    作者:巫世红;蒋伟哲;陈勇;黄兴振;韦宜;蓝剑锋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益智丸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确立益智丸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从基质(聚乙二醇)、冷却荆(液体石蜡)温度、提取物与基质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优选.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聚乙二醇4000,冷却温度10℃,用量配比为1:1.7 .结论 该工艺所得益智丸成型好,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为益智丸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平华;谢予朋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微循环并防止微血栓形成.

    作者:任玉芳;任翠莲;李方江;徐涛;宋郁珍;李会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阴炎净洗液中蛇床子素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阴炎净洗液中蛇床子素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70:30:0.1),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22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蛇床子素进样量在0.038 48~0.38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1.04%(n=9).结论 HPLC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阴炎净洗液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唐勇;周春菊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坤丸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培坤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i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10~0.5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2%,RSD=1.98%(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培坤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袁武会;米彩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加替沙星致糖代谢紊乱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加替沙星致糖代谢紊乱的情况,预防血糖紊乱的发生.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公开报道的17例加替沙星致糖代谢紊乱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升高5例,高值达38.50 mmol/L,血糖异常下降12例,低值为1.22 mmol/L;17例患者中,糖尿病4例,超过60岁12例,16例在停药及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 加替沙星对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均可导致糖代谢紊乱,表现为血糖异常升高或降低,老年患者应慎用加替沙星;临床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惠春;林大专;曾宪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非法制剂中的醋酸泼尼松

    目的 建立检测非法制剂中醋酸泼尼松的专属性方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选用 Venusil MP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0.01 mol/L醋酸铵-乙腈(45:55)为流动相,对非法制剂的提取液进行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通过与对照品的色谱、紫外及质谱行为比较,对此类非法制剂进行定量测定和定性鉴别.结果 在非法制剂中均检出醋酸泼尼松,且回收率为98.77%(n=6).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分析检测非法制荆中的醋酸泼尼松.

    作者:姜建国;张西如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研究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8只SD大鼠单剂量尾静脉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紫杉醇的血药浓度,采用DAS药动学程序对经时血药浓度进行室模型拟合和分析.结果 从零时至所有原形药物全部消除时的药一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为(19.9636±9.689 3)mg/(L·h),分布相半衰期(t1/2a)为(0.205 5±0.221 3)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078 6±0.328 0)h,清除率(CL)为(0.343 8±0.111 1)L/(h·kg),中央室表现分布容积(Vd)为(0.200 9±0.128 0)L/kg.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可用于紫杉醇的血药浓度测定;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的处置符合二室模型.

    作者:龙恩武;袁浩字;陈秋虹;杨俊毅;童荣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冠心苏合口腔崩解片中土木香内酯含量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冠心苏合口腔崩解片中土木香的含量.方法 采用DB-1毛细管色谱柱,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50℃.以每分钟5℃升温至220℃.再以每分钟50℃升温至260℃,保持6 min.结果 土木香内酯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2~221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2%,RSD=1.5%(n=6).结论 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冠心苏合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马临科;倪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I)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95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及胃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LUT-1表达水平.结果 GLUT-1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不同浸润程度时的表达率、临床病理分型的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UT-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食管鳞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黄文峰;白峰;张小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