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6例化妆品皮肤病临床分析

尹斌;蒋献;李利;余瑶

关键词:化妆品, 皮肤病, 皮肤斑贴试验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化妆品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的化妆品类型.方法 对306例化妆品皮肤病进行了临床分析,对部分患者进行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结果 化妆品皮肤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化妆品以普通护肤类为主,对172例患者进行的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的阳性率为26.16%.结论 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加强化妆品知识宣传,建立一个完整的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系统.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8例钩吻中毒的抢救

    总结8例钩吻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重点介绍快速确诊的必要性、迅速彻底有效的洗胃方法和护理、及时有效地维持气道通畅、血液透析和心脏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和心理护理.护理工作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钩吻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桂叶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酒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酒花中含有树脂、精油、多酚、黄酮、胆碱、蛋白质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雌激素样作用、镇静等药理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该文对酒花的植物性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朱丹;牛广财;姜述君;阮洪生;郑小亮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306例化妆品皮肤病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化妆品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的化妆品类型.方法 对306例化妆品皮肤病进行了临床分析,对部分患者进行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结果 化妆品皮肤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化妆品以普通护肤类为主,对172例患者进行的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的阳性率为26.16%.结论 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加强化妆品知识宣传,建立一个完整的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系统.

    作者:尹斌;蒋献;李利;余瑶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碱麻黄碱片中茶碱与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茶碱麻黄碱片中茶碱与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三乙胺(72:28:0.2),检测波长为21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2℃.结果 茶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2.34~111.7μg/mL,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14%(n=9);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17~25.86μg/mL,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0.39%(n=9).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郑琰;李荣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固体分散技术国外研究进展

    固体分散技术主要用于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该文根据载体的种类分类综述了固体分散技术近年在国外的应用进展,为其应用和载体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黄凯;陈芳晓;钱春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咳宁嗽胶囊中橙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止咳宁嗽胶囊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108~1.72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7 968 259.1 X-24 223.7,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1.5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止咳宁嗽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邓芳;刘涛;刘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冠心苏合口腔崩解片中土木香内酯含量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冠心苏合口腔崩解片中土木香的含量.方法 采用DB-1毛细管色谱柱,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50℃.以每分钟5℃升温至220℃.再以每分钟50℃升温至260℃,保持6 min.结果 土木香内酯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2~221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2%,RSD=1.5%(n=6).结论 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冠心苏合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马临科;倪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感冒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感冒口服液的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考察提油时间及收油率,筛选出挥发油的佳提取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提工艺条件;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核指标考察感冒口服液醇沉、水沉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煎煮2次,每次1 h,加水量为10倍.醇沉浓度为60%,水沉时药液量:加水量为1:1.结论 该试验结果可靠,筛选出的佳工艺条件适合批量生产.

    作者:钱芳;刘志辉;张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喹硫平组予喹硫平400~800mg/d,氯丙嗪组予氯丙嗪350~600mg/d,均2 次/d口服,观察4周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喹硫平组为90.00%.氯丙嗪组为8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喹硫平组对兴奋躁动症状控制较好,与氯丙嗪组较高的锥体外系反应(20.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他不良反应两组相仿,且程度较轻.结论 喹硫平与氟丙嗪疗效相似.但喹硫平的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适宜于女性患者应用.

    作者:蔡进伟;季林影;刘小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精神科健康教育实践体会

    在医疗实践当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现,精神科健康教育还有其特殊性.作者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从精神科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蒋红碧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236例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原因.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深圳市中医院236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患者、药物、处方及护理等单因素分析和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36例中药注射剂ADR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配制时间过长、老龄患者、未作肝肾功能检查、适应证不合理等.结论 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进处方和护理行为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凌英蓉;陆江帆;郭彬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149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149例泌尿系统结石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正确使用抗生素83例(55.70%),包括白细胞升高者使用抗生素44例(29.53%)和白细胞不高者未使用抗生素39例(26.17%);非正确使用抗生素66例(44.30%),包括白细胞不高者使用抗生素29例(19.46%)和白细胞升高者未使用抗生素37例(24.8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抗生素正确使用率偏低,存在滥用现象.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除非存在泌尿系统易感因素,否则可不使用抗生素.

    作者:曾祥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微循环并防止微血栓形成.

    作者:任玉芳;任翠莲;李方江;徐涛;宋郁珍;李会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蒙药紫花高乌头根中二萜生物碱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目的 进一步对蒙药紫花高乌头Aconitum excelsum Reichb.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以IR,MS,1H-NMR,13C-NMR等光谱鉴定结构.结果 从紫花高乌头根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理化性质鉴定,确定其结构式分别是ranaconitine(Ⅰ),N-deacetyl lappaconitine(Ⅱ),1 α,6,16,-三甲氧基-4,7,8,9,14α-五羟基-N-乙基鸟头烷(Ⅲ),N-deacetylranaconitine(IV),β-谷甾醇(Ⅴ),豆甾醇(Ⅵ).结论 化合物Ⅱ,Ⅲ,Ⅳ,Ⅴ,Ⅵ,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Ⅲ为新二萜生物碱.

    作者:董玉;陈朝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研究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8只SD大鼠单剂量尾静脉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紫杉醇的血药浓度,采用DAS药动学程序对经时血药浓度进行室模型拟合和分析.结果 从零时至所有原形药物全部消除时的药一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为(19.9636±9.689 3)mg/(L·h),分布相半衰期(t1/2a)为(0.205 5±0.221 3)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078 6±0.328 0)h,清除率(CL)为(0.343 8±0.111 1)L/(h·kg),中央室表现分布容积(Vd)为(0.200 9±0.128 0)L/kg.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可用于紫杉醇的血药浓度测定;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的处置符合二室模型.

    作者:龙恩武;袁浩字;陈秋虹;杨俊毅;童荣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复方岩白菜素片中岩白菜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岩白菜素片中岩白菜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方法 采用Shim-pack CLC-ODC色谱柱(150mm×6.0mm,5μm),以1%醋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3.7)-甲醇-乙腈(50:2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岩白菜素进样量的线性范围是15.006~35.014 μg,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0.77%(n=6);马来酸氯苯那敏进样量的线性范围是0.244 8~0.571 2μg,r=0.999 1(n=5),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45%(n=5).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玉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浓薄荷水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浓薄荷水对炎症模型动物的消炎作用.方法 致炎试验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耳肿胀法.结果 高、低剂量的浓薄荷水和布地奈德均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并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浓薄荷水高剂量组的肿胀率均低,与溶剂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浓薄荷水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作者:梅全喜;钟希文;高玉桥;林慧;孙雪颖;胡莹;叶静娴;吴伦;刘志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鹅不食草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测定鹅不食草的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石油醚脱脂,用60%乙醇提取,NaNO2-AI(NO)3-NaOH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鹅不食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 芦丁对照品质量浓度在0.018 4~0.064 4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C=0.095 5A-0.010 5,r=0.999 4(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2%,RSD=1.02%(n=6).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36.35-43.11 mg/g.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鹅不食草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惠红;黄炳;项小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脑灵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脑灵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淫羊藿、枸杞子、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与结论鉴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脑灵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刘峰;杨秀峰;常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3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并及时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措施治疗3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 33例患者治愈28例(84.85%),好转3例(9.09%),死亡2例(6.06%),总有效率达93.94%.结论 早期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合理化治疗,严密观察病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茂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