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翠
目的 观察反应停联合E-CHOP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难治性复发型NHL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E-CHOP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反应停联合E-CHOP方案治疗,以21 d为1个周期,对完成4个周期以上者进行疗效评价及随访其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23例中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6例,无变化(ND)4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73.91%;对照组23例中CR 6例,PR 3例,ND 8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39.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6.96%(20/23)和56.52%(13/23),对照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8.26%(18/23)和39.13%(9/23),较之对照组,治疗组1年生存率有增加趋势,但统计学比较无差异,而2年生存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反应停联合E-CHOP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型NHL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晓妹;张汝;刘焕义;周进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中保护肝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门冬氨酸乌氨酸组(治疗组)20例和常规护肝组(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术前1 d开始应用至术后出院,并辅以常规护肝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肝治疗.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lL)水平.结果 术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明显增高,术后ALT及AST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波动幅度较小,TBIL变化则不明显,平均出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中,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减轻术后肝脏损害,对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江东波;马晓鹂;戴东;谭小字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全营养混合液(TNA)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对TNA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n),流动相为乙腈一水(35:65),流速为1.0 mL/min,ELS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05℃,气体流速2.8 L/min.结果 黄芪甲苷对照品进样量在2.10~10.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5 2),平均回收率为96.96%.RSD=1.69%(n=9).结论 HPLC-ELSD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检测方法.
作者:林绪芳;张礼菊;邓晓辉;范鲁雁;秦侃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总结8例钩吻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重点介绍快速确诊的必要性、迅速彻底有效的洗胃方法和护理、及时有效地维持气道通畅、血液透析和心脏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和心理护理.护理工作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钩吻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桂叶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旋光法测定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含量,并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进行比较.结果 小诺霉素标准品溶液浓度在0.1万U/mL~0.8万U/mL范围内与旋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1.17%(n=5).旋光法测得的硫酸小诺霉素含量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旋光法测定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含量快速、简便、准确,可以替代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作者:陈士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原因.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深圳市中医院236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患者、药物、处方及护理等单因素分析和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36例中药注射剂ADR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配制时间过长、老龄患者、未作肝肾功能检查、适应证不合理等.结论 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进处方和护理行为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凌英蓉;陆江帆;郭彬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2006年6月至12月出院患者的病历205份,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6.59%;以二联用药为主.常见的联用方式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共涉及9大类63个品种,应用频率多的分别是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205例住院患者检出病原菌18种99株,118例送检196例次,送检率为57.56%;抗感染治疗有效191例,有效率达93.17%.结论 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张卫同;施振国;王羽凝;周晓兵;谢婷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固体分散技术主要用于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该文根据载体的种类分类综述了固体分散技术近年在国外的应用进展,为其应用和载体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黄凯;陈芳晓;钱春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止咳宁嗽胶囊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108~1.72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7 968 259.1 X-24 223.7,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1.5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止咳宁嗽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邓芳;刘涛;刘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喹硫平组予喹硫平400~800mg/d,氯丙嗪组予氯丙嗪350~600mg/d,均2 次/d口服,观察4周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喹硫平组为90.00%.氯丙嗪组为8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喹硫平组对兴奋躁动症状控制较好,与氯丙嗪组较高的锥体外系反应(20.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他不良反应两组相仿,且程度较轻.结论 喹硫平与氟丙嗪疗效相似.但喹硫平的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适宜于女性患者应用.
作者:蔡进伟;季林影;刘小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岩白菜素片中岩白菜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方法 采用Shim-pack CLC-ODC色谱柱(150mm×6.0mm,5μm),以1%醋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3.7)-甲醇-乙腈(50:2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岩白菜素进样量的线性范围是15.006~35.014 μg,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0.77%(n=6);马来酸氯苯那敏进样量的线性范围是0.244 8~0.571 2μg,r=0.999 1(n=5),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45%(n=5).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玉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中成药用药情况,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方法 利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5-2007年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中成药销售金额呈下降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中成药销售金额之和占全院药品总额约1/5,DDDs排序前10位的药品基本保持稳定.结论 该三甲医院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胡伟;刘丽萍;许杜鹃;陈飞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苯甲酸醇溶液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在233 nm波长处测定苯甲酸的含量,在319 nm波-R处测定水杨酸含量.结果 苯甲酸、水杨酸质量浓度分别在12.16~60.80μg/mL和6.72~33.60μg/mL范围内二阶导数振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和r=-0.999 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和100.5%,RSD分别为1.01%和1.00%(n=5).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苯甲酸醇溶液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丽梅;李俊;邢建华;吴国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149例泌尿系统结石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正确使用抗生素83例(55.70%),包括白细胞升高者使用抗生素44例(29.53%)和白细胞不高者未使用抗生素39例(26.17%);非正确使用抗生素66例(44.30%),包括白细胞不高者使用抗生素29例(19.46%)和白细胞升高者未使用抗生素37例(24.8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抗生素正确使用率偏低,存在滥用现象.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除非存在泌尿系统易感因素,否则可不使用抗生素.
作者:曾祥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研究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8只SD大鼠单剂量尾静脉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紫杉醇的血药浓度,采用DAS药动学程序对经时血药浓度进行室模型拟合和分析.结果 从零时至所有原形药物全部消除时的药一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为(19.9636±9.689 3)mg/(L·h),分布相半衰期(t1/2a)为(0.205 5±0.221 3)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078 6±0.328 0)h,清除率(CL)为(0.343 8±0.111 1)L/(h·kg),中央室表现分布容积(Vd)为(0.200 9±0.128 0)L/kg.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可用于紫杉醇的血药浓度测定;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的处置符合二室模型.
作者:龙恩武;袁浩字;陈秋虹;杨俊毅;童荣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在早孕期开始使用HBV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早孕时血清HBV-DNA阳性的孕妇20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于孕12周起,对照组于孕28周起,每月1次肌肉注射HBIG 400 IU至分娩,于孕12周和分娩时定量检测孕妇血清HBV-DNA,定性检测脐带血HBV-DNA和抗-HBs的阳性率.结果 两组孕妇在孕12周时血清HBV-DNA的含量差别无显著性(P>0.05),分娩时虽均未转阴,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带血HBV-DNA的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抗-HB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孕期使用HBIG的研究组孕妇血HBV-DNA的含量及其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较晚孕期使用HBIG的对照组显著低;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孕期尽早使用HBIG安全有效,可进一步减少孕妇血清HBV-DNA的含量和HBV的宫内传播率.
作者:马文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并及时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措施治疗3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 33例患者治愈28例(84.85%),好转3例(9.09%),死亡2例(6.06%),总有效率达93.94%.结论 早期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合理化治疗,严密观察病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茂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测定鹅不食草的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石油醚脱脂,用60%乙醇提取,NaNO2-AI(NO)3-NaOH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鹅不食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 芦丁对照品质量浓度在0.018 4~0.064 4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C=0.095 5A-0.010 5,r=0.999 4(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2%,RSD=1.02%(n=6).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36.35-43.11 mg/g.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鹅不食草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惠红;黄炳;项小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茶碱麻黄碱片中茶碱与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三乙胺(72:28:0.2),检测波长为21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2℃.结果 茶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2.34~111.7μg/mL,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14%(n=9);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17~25.86μg/mL,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0.39%(n=9).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郑琰;李荣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单克隆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m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环孢素A(CsA)全血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HPLC法和FPIA-m法测定42份肾移植患者的CsA血样,测定值用t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FPIA-m法与HPLC法测定值之间相关性好;回归方程为CF=78.12+1.21 CH,r=0.989 3(P<0.001).结论 FPIA-m法和HPLC法同属于特异性分析法,FPIA-m法测定值均高于HPLC法.
作者:戴志凌;帅莉;苏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