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目前我国正处于近视高发期,眼镜市场的需求巨大,而相应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却很短缺.我国加入WT0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给高职高专医科院校开展眼视光技术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的专业如何建设、课程如何改革、师资如何培养、教材如何建设,如何培养具有眼科视光学专门知识的从事医学验光、眼镜定配技术及眼镜行业经营管理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眼视光技术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付子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适应社会需求和反映护理特性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方法 利用母婴护理双语教学形式将临床护理教学与护理英语教学有机整合.结果 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结论 导入母婴护理双语教学模式,促进了临床护理教学的科学化和国际化,为学生进入涉外医院或出国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宏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被监管的性错、吸贩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效果.方法 2004年、2006年在相同地点对被监管的性错、吸贩毒人员用事先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闭卷调查.结果 对艾滋病病毒经血液、性生活、母婴传播3条途径的正确认识率培训后有明显提高,对握手或共用毛巾、衣物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认识率也明显提高,但对共餐、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没有掌握,对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认识变化不大.对通过社会行动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措施赞同率有明显提高,但对提供性服务的场所严格管理和取缔赞同的很少.结论 需要大力进行宣传教育,正确认识非传播途径,防止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产生严重的社会歧视.开展行为干预工作,推广使用安全套,控制艾滋病经过性途径传播.
作者:马晓春;何鹏图;闫湘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1岁以下婴儿铅中毒患病情况.方法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的938例1岁以下婴儿进行血铅检测.结果 938例婴儿中,铅中毒(血铅浓度≥100μg/L)的检出率为30.5%,月龄越大,检出率越高(P=0.000).铅中毒检出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P=0.522)和季节差异(P=0.282).结论 兰州市1岁以下门诊体检婴儿铅中毒的检出率较高,月龄越大,检出率越高,应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韦祁山;汪玉堂 刊期: 2006年第17期
众所周知,护理技术课程的实践操作多,约占总课程的2/3以上.护理技术第一章,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10个学时(其中理论1学时,实践操作9学时),而在这一章就有医院的组织结构、门诊部(一般门诊、急诊门诊)和病区(病区环境、铺床)3部分内容.我们认为这一章节理论讲授1学时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在护理概论的课程中已有南丁格尔开创护理事业和护士素质等内容,但是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到实践操作这一内容,他们对护理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者:陈美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为病因假说提供线索,并对癌症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获取发病资料,按<中国恶性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介绍的方法计算中国人口调整率(中调率)、世界人口调整率(世调率)、35~64岁世界人口截缩调整率(截缩率)、0~74岁累积率(累积率)等统计指标.结果 2001~2005年恶性肿瘤年平均粗发病率为229.32/10万,中调率为202.32/10万,世调率为262.74/10万,截缩率为522.03/10万,累积率为39.17%.性比值(男/女)为1.92.年龄性别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男性前9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肺癌、大肠癌、肝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胆囊及肝外胆管癌、胰腺癌;女性前11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宫颈癌、肝癌、胆囊及肝外胆管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胰腺癌.结论 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胃癌、食管癌男女均居前1、2位.
作者:罗好曾;米登海;党有权;张太平;李进学 刊期: 2006年第17期
我国目前区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育中相对较大的地域差别、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提出缩小我国区域教育差距的主要措施是尊重区域教育发展规律,贯彻促进受教育者利益大化等原则.努力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教育治理理念和政策,对实现国民教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7期
探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在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意义,将20项NBNA应用于62例HIE患儿(足月儿),62例同时做头颅CT.结果 :(1)HIE分度越重,NBNA评分<35分越多,CT异常越重;(2)HIE临床症状消退后,62例惠儿的NBNA评分也普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3)HIE重度37例,NBNA评分<35分者,症状消退后仍有5例NBNA评分<35分.提示NBNA能预测HIE,并指导临床治疗,对NBNA评分<35分的患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作者:袁莉萍;徐丁;朱保权;董湘玉 刊期: 2006年第17期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高校体育课对学生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的相关理论,对高校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张玉宝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探讨药师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及如何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6例患者的疾病种类、用药情况及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16例患者中,用药不依从49例,其不依从的原因与药师有极大的关系.结论 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取得佳治疗效果的基本条件,药师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中起重要作用,药师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树立新的服务理念.
作者:陈晓蕾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研究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观察缬沙坦(37例,每次80~160mg,每日1次)与依那普利(38例,每次10~20mg,每日3次)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周和8周的有效率,并分组比较.结果 2组治疗第2周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在整个治疗期间血压持续平稳下降,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4周降低舒张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1.9%(34/37)和84.2%(32/38),8周降低舒张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4.6%(35/37)和89.5%(34/38),2组比较P>0.05.结论 缬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长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的降压药物.
作者:马坚;马成祥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相互联系的2个方面.作为教师,当务之急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双方面良好品质的形成.
作者:彭路南 刊期: 2006年第17期
探讨网络学习环境的构建.学习环境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整合,将网络引入教与学是一种趋势,将多媒体教材放置到网络上,让学生即时进行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及教师而言,沟通及时、方式多元、资源充足,有力改善了学习环境.
作者: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一定的合作学习任务实现语言的习得,而学习任务设计的质量正是决定学生是否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前提.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当把握和注意设计的原则和问题.
作者:高华斌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围绕护士执业考试这一中心,转变护理教育观点,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努力做好毕业生护士执业考试工作.
作者:龚金根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庆大霉素至今应用仍十分广泛.因其所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十分少见,故不易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现将我院在治疗皮肤病使用庆大霉素时引起的1例过敏性休克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在对疾病的诊断手段日益增多的同时,诊断病理也会遇到一些难以诊断的疑难病例,这时,只有借助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特殊检查,才能够确诊.
作者:张宏庆 刊期: 2006年第17期
通过对我校2004级英语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发现试验班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将其与普通英护班学生进行对比,以找出差距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建议及时疏导,加强管理,提高我校试验班的成功率.
作者:刘慧 刊期: 2006年第17期
1目的治疗组应用克拉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97例及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115例观察疗效.
作者:贾莅彦;刘桃安;杨小青 刊期: 2006年第17期
酒中锰的测定,多采用过碘酸钾或过硫酸铵加热显色法,由于加热温度及时间等条件的变化,经常造成误差.我们根据显色理论及有关资料介绍[1],采用低酸度下过硫酸铵室温显色测定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作者:范元德;陈大体;陈睿 刊期: 200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