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含量测定

孙玉亮;胡容峰;邹爱峰;梅康康

关键词:辛伐他汀, 渗透泵,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IC法)测定辛伐他汀渗透泵型控释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pH值为4.5的0.002 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辛伐他汀溶液的质量浓度在18.0~6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与精密度均良好.结论 HPLC法可准确测定辛伐他汀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含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常见配伍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3种配伍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测定配伍液的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氨苄西林、舒巴坦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颜色及澄明度.结果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pH值与含量无明显变化,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含有利巴韦林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颜色、pH值与含量有较明显的变化.结论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含有利巴韦林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较差.

    作者:童立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制药企业药品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分析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质检工作监督管理、支持和帮助药品生产企业强化药品质量检验工作的一些建议.

    作者:罗兰;高宏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利用CPB-PVA-PV-铋显色体系测定药物中铋含量

    目的 利用CPB-PVA-PV-铋的显色反应测定药物中的铋.方法 在弱酸条件下,络合物的大吸收波长为545 nm.结果 铋离子含量在2~30 μg/50 mL范围内符合郎伯比耳定律,表观摩尔系数为2.3×105 L·mol/cm.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测定治疗胃溃疡药物中的铋含量,其测定结果与偶氮氯膦-DBF吸光光度法的一致.

    作者:秦岩;胡桂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青蒿素前体研究进展

    青蒿素前体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重要基础物质,包括有青蒿酸、青蒿素B、青蒿烯等.利用青蒿素前体生物合成青蒿素的技术,可较好地克服青蒿素提取产量低和化学全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

    作者:石开云;梅林;蔡中文;张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药品包装对贮藏项要求规范用语调查

    目的 调查药品外盒或标签上对贮藏项的要求用语是否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规范.方法 对医院药库在库药品外盒或标签贮藏项用语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外盒或标签上对贮藏项要求用语欠规范,与药典规范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易造成药品经营、使用者无所适从.结论 政府部门在审批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外盒或标签时应规范对贮藏项要求的用语,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曾建国;刘吉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盐酸洛美沙星在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测定注射用盐酸洛美沙星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将临床用量的盐酸洛美沙星溶于输液中,再稀释到待测浓度.观察其外观并测定pH值、含量、微粒、回收率等.结果 在25℃和其他条件平行的情况下,盐酸洛美沙星与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会出现白色浑浊,与5%及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这3种输液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 临床上,盐酸洛美沙星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不宜配伍,与其他3种输液可以配伍.

    作者:庞家莲;文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益母丸的含量测定及国内15家产品的含量比较

    目的 建立测定益母丸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47.3~378.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 Y=3.699 03X-1.421 77,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7.72%,RSD为0.72%.结论 HPLC法可用于益母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晓云;张云丽;扈中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树立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理念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一些用了几千年的中药不一定就安全——政协委员建议对朱砂、雄黄的药用价值和安全性进行再评价

    中医药以矿物人药的历史悠久,重镇安神的朱砂、辟蛇蝎毒虫的雄黄就是其中的代表.现行四大国家标准中,含朱砂、雄黄的成方制剂多达440种,占所收载的全部成方制剂的6.34%,其中不乏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等经典名药.

    作者:崔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我院营养制剂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营养制剂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深圳市中医院药库信息管理系统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深圳市中医院2003至2006年营养制剂销售量、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营养制剂用量呈增长趋势,但临床营养重视程度不足,发展较缓慢.结论 医院应加快发展营养支持服务,重视临床营养支持的作用,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药学服务内涵.

    作者:梁林军;陈军;刘凯南;余雅倩;刘志承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现状

    综述中药在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耐药(MDR)方面的研究现状.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是目前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解决肿瘤细胞的MDR问题,是提高肿瘤化疗疗效的重要举措.

    作者:林桂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细辛不同部位的马兜铃酸及挥发油含量研究

    目的 测定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细辛根茎、叶柄、叶中马兜铃酸及挥发油含量,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马兜铃酸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 柱(2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39:61)(0.05 mol/L),检测波长为387 nm,流速为1.00 mL/min.挥发油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附录XD甲法测定.结果 马兜铃酸进样量在5.628~37.52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回归方程为Y=1 305 248.34X-264.1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9%,重现性试验的RSD为1.28%.结论 按细辛部位,挥发油含量根茎>叶>叶柄,马兜铃酸含量根茎<叶柄<叶.

    作者:徐玫;李景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沉淀法测定枸橼酸钾溶液的含量

    目的 探讨用沉淀法测定枸橼酸钾溶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根据钾盐的特点,用沉淀法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用沉淀法测枸橼酸钾含量,精密度RSD为0.17%,重现性RSD为0.28%,9批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9%,RSD为1.08%.结论 沉淀法准确可靠、回收率高,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伦灼;陈金象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药颗粒剂溶化性检查影响因素初探

    对泥沙、药材屑、焦屑等导致中药颗粒剂溶化性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进行探析,并对如何提高中药颗粒剂溶化性提出了建议.

    作者:汪海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农村合作医疗应逐步变农民自愿为强制参加

    根据社会保险的有关理论,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性质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试行并逐步推广变农民自愿参加为政府强制农民参加,以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提高新农合的参合率,更好地发挥新农合的作用.

    作者:邱家学;赵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对充分发挥县级药监部门监管资源效能的思考

    根据实践体会,分析县级药监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提出加强基层药监工作、充分发挥县级药监资源效能的几点建议.

    作者:何士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山茱萸的研究进展

    从生物学特性、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组织培养等方面综述山茱萸的研究概况和应用前景.

    作者:舒晓燕;侯大斌;阮期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门诊处方规范与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处方的书写和用药情况,促进处方格式规范,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和有关文献,对该院2006年1至9月的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查,按照处方书写格式、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及用药不合理情况经强化管理后,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开展门诊处方检查和监测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非常必要.

    作者:舒德忠;陈开文;尹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银杏内酯B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验证试验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注射液(一类新药)的无菌检查方法,考察银杏内酯B有无抑菌活性及其测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直接接种法,通过无菌验证试验确定无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3次独立平行试验的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 通过验证试验的无菌检查方法可行,所得结果可靠.

    作者:白林;梅世昌;高翠萍;陶忠华;李淑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医药的专利保护亟须加强

    目的 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医药专利保护之路.方法 分析中医药领域现有的专利保护状况,找问题,提建议.结果与结论 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中医药专利保护工作亟须加强.

    作者:吴金艳;邓伟生;谢敬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