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崇波
介绍茜草、薏苡仁及其伪品的简易鉴别方法,以准确辨别其真伪,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马翠荣;赵建波;唐培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对生态药业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阐述,并分析我国生态药业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促进我国生态药业发展的策略.
作者:曹军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处方书写质量,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经济、有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处方10 000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处方书写不合格,药物的品名不规范、用法不明、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无脚注、配伍不当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应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提高医院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今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针对中药老字号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状况,提出国家政策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引入现代管理机制等保护和发展中药老字号的建议.
作者:林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熏洗剂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丹参、苦参、当归.结果 鉴别呈正性反应.结论 制备工艺简便,鉴别方法易行.
作者:薛竹琴;陈高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聚丙烯酸树脂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类药剂新辅料,既可用作薄膜包衣材料,用于片剂、微丸、颗粒剂等剂型的包衣,又能用于缓控释制剂(如缓控释骨架片剂、微球、固体分散体等)的制备.该文对聚丙烯酸树脂的分类、性质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陈阳;王宝华;伍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论述原辅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因此把好原辅料进货渠道、做好原辅料供应商审计的工作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并对做好原辅料供应商的审计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石彦勃;潘秀丽;郭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骨伤活血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定性鉴别方法,为抽出机制备中药汤剂的有效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三七和延胡索两味主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汤剂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吴声振;谭敏秀;陈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为我国药店开展社区情感营销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社区情感营销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实施的策略.结果与结论 药店通过提供情感服务、情感口碑传播、情感公关以及加强员工管理等手段来开展社区情感营销,不仅有利于药店提高其社区内顾客的忠诚度,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药店的品牌价值.
作者:孙颖;杨亚明;陈玉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检测掺假糖乐胶囊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采用大连依利特sinoohrom ODS-BP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溶液(取磷酸二氢铵1.725 g,加水300 mL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0.05)-甲醇(3: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格列本脲质量浓度在9.04~86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71%,RSD为1.78%.结论 HPLC法能准确检测出糖乐胶囊壳中掺有的格列本脲,不失为真实评价药品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洪美华;林达;王楚锦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介绍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显色反应、紫外光谱4种方法鉴别银柴胡的真伪.
作者:董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简要介绍日本、泰国、韩国、巴西四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总结其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教训,提出发展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四点建议.
作者:邱家学;赵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苦胆草片质量标准[鉴别(2)]存在错误,按<中国药典>及部颁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会导致标准中规定的紫红色斑点无法检出而呈现负反应.但如果检出紫红色斑点,则表明工艺中添加有坚龙胆的非药用部位(地上茎杆、叶及花序).因此,建议对苦胆草片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作者:陆保平;林根平;曾建华;段姝;王朝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民间中医悄悄进村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农民卖血大省河南,陡增了3.52万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在半年到20年之间,没过多久,卖血者中的感染者大批开始发病.
作者:刘燕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现代物流技术在现代医院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介绍现代物流的概念,并用现代物流理念对医院药品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进行对照分析并提出新设想.结果与结论 现代物流技术运用于医院药品管理中,必将更好地保证药品供应,提高药品供应保障水平.
作者:顾苏俊;单文治;陈宜鸿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疗效可靠、价格低廉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20例)一体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扶正排毒汤行结肠透析治疗,共治疗2个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下降明显(P<0.05),CD3,CD4+水平明显上升(P<0.0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扶正排毒汤结肠透析治疗早期CRF(Ⅰ-Ⅲ期),疗效肯定,能制止肾功能继续恶化,但免疫异常的免疫正调节作用不明显.
作者:库保庆;高智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反相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40:10:50),柱温35℃,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卡马西平质量浓度在2.5~20 μg/mL范围内,与内标的峰高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94),低检测限为0.109μg/mL,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5.16%,97.28%和96.37%;精密度试验的日内RSD为2.41%~3.57%(n=5),日间RSD为3.26%~4.02%(n=5).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周青;余江平;范渝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分析当前村级卫生室在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监管的对策.
作者:孙中宝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不同剂量的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的稳定性.方法 将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按10:250,20:250,30:250,40:250,50:250,60:250(ν/ν)的比例混合后,检查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pH值.结果 随着配伍比例的增加,配伍液pH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临床应用时,应重视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比例.
作者:马玉蓉;许群芬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通过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分析冬虫夏草和亚香棒虫草的区别,并进一步介绍了亚香棒虫草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慧浓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