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伟
目的 将麦白霉素及其片剂质量标准中鉴别(2)项所用无水乙醇改为水,以节省试剂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方法 采用麦白霉素国家标准品,分别用不同溶剂溶解、稀释制成相同质量浓度的溶液,在232 nm波长处测定.结果 麦白霉素不同溶剂溶液的大吸收度值和吸收图谱均相同.结论 麦白霉素及其片卉畸的紫外鉴别用溶卉J可以用少量乙醇溶解,再用水稀释.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现代物流技术在现代医院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介绍现代物流的概念,并用现代物流理念对医院药品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进行对照分析并提出新设想.结果与结论 现代物流技术运用于医院药品管理中,必将更好地保证药品供应,提高药品供应保障水平.
作者:顾苏俊;单文治;陈宜鸿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通过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分析冬虫夏草和亚香棒虫草的区别,并进一步介绍了亚香棒虫草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慧浓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疗效可靠、价格低廉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20例)一体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扶正排毒汤行结肠透析治疗,共治疗2个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下降明显(P<0.05),CD3,CD4+水平明显上升(P<0.0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扶正排毒汤结肠透析治疗早期CRF(Ⅰ-Ⅲ期),疗效肯定,能制止肾功能继续恶化,但免疫异常的免疫正调节作用不明显.
作者:库保庆;高智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苦胆草片质量标准[鉴别(2)]存在错误,按<中国药典>及部颁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会导致标准中规定的紫红色斑点无法检出而呈现负反应.但如果检出紫红色斑点,则表明工艺中添加有坚龙胆的非药用部位(地上茎杆、叶及花序).因此,建议对苦胆草片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作者:陆保平;林根平;曾建华;段姝;王朝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综述近年来细辛在药理学研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方法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细辛在解热镇痛、抗炎、抗衰老等方面以及临床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冠心痛、心绞痛、口腔糜烂、肩周炎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结论 细辛蕴藏着巨大的药用价值,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作者:张瑶;宋志永;王林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备受全国关注的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工作进入了尾声.尽管在总的过程之中面临不少的困难和质疑,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此次堪称国内迄今为止大规模的药品集中采购无疑得到了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肯定,也为今后各兄弟省份开展省一级统一的药品集中采购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必将对今后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作者:刘正午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不同剂量的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的稳定性.方法 将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按10:250,20:250,30:250,40:250,50:250,60:250(ν/ν)的比例混合后,检查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pH值.结果 随着配伍比例的增加,配伍液pH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临床应用时,应重视生脉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比例.
作者:马玉蓉;许群芬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凉血排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凉血排毒胶囊中的黄柏、黄芩、金银花等的有效成分分别进行色谱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黄柏、黄芩、金银花等药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且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能有效地控制凉血排毒胶囊的质量.
作者:崔龙哲;崔光日;郑美善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结合医院制剂室换证验收工作的实践,根据GPP标准的规定,侧重对制剂生产环节的控制、产品质量的监督、人力资源的管理等方面进行解析,为提高医疗机构制剂室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徐红;周晓兵;马培琴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介绍云南白药的临床新用途.方法 参考有关医药学文献,加以整理、归纳,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综述.结果 云南白药在临床上除了传统的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止血、支气管扩张以及疮疡肿痛等疾病外,还在外科、内科、皮肤科、口腔科以及儿科领域具有广泛的新用途.结论 云南白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疗效满意,使用方便.
作者:孔令春;厉夏女;彭卫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通过对重庆市2003年至2006年间药品质量监督抽验情况的统计分析,指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农村地区的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同时指出农村药品市场状况还不容乐观,并对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监督抽验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罗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并提出优化我国医药市场结构的建议.
作者:孙志平;申俊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处方书写质量,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经济、有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处方10 000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处方书写不合格,药物的品名不规范、用法不明、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无脚注、配伍不当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应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提高医院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今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谷氨酰胺双肽(Gln)增强的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普外科危重病患者病情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4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普外科危重和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并于术后第1~3天后开始肠外营养,连续7 d,其中治疗组的氮量由20%L-丙氨酰-L-谷氨酰胺溶液供给[0.5 g/(kg·d)],其余部分由7%~11.4%的氨基酸溶液供给.两组患者分别于肠外营养前和营养后7 d抽取外周血测量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结果 治疗组经肠外营养治疗后IgG和TRF分别由治疗前(9.2±3.1)g/L和(1.17±0.3)g/L增高至(14±2.8)和(1.36±0.7)g/L,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又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Gln增强的肠外营养能改善普外科危重病患者蛋白质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病情的危重程度.
作者:姜海平;刘春安;王达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广东药品挂网采购模式.方法 对广东挂网模式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与结论 广东挂网模式与以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式比较有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作者:曹波;邵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介绍茜草、薏苡仁及其伪品的简易鉴别方法,以准确辨别其真伪,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马翠荣;赵建波;唐培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分析当前村级卫生室在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监管的对策.
作者:孙中宝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透皮吸收的促进效果.方法 采用单室水平扩散池,计时2 h后从接受室内取样,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透过Swiss小鼠腹部皮肤的干扰素的活性.结果 在软膏中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能明显改善透皮吸收,且以2%水溶性氮酮和2%1,2-丙二醇联合应用的效果好.结论 2%水溶性氮酮和2%1,2-丙二醇联用,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作者:王忠;杨宝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骨伤活血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定性鉴别方法,为抽出机制备中药汤剂的有效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三七和延胡索两味主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汤剂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吴声振;谭敏秀;陈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