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毕节卫校办学途径和教学改革的思考及做法

钟华

关键词:办学途径, 教学改革, 思考及做法
摘要:思考卫校办学途径及教学改革,探讨技术人才培养的合理层次,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儿童环境与环境卫生项目卫生学评价

    目的了解甘肃省儿童环境与环境卫生(CES)项目实施一个周期的项目效果,为进一步开展项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个项目县(清水县、渭源县)及1个扩展县(临泽县)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择实验组、对照组各300户,采集储粪池粪便、蔬菜、健康人群粪便,进行细菌学、蠕虫学相关检验.结果(1)储粪池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改厕前采样300份,改厕后采样240份,改厕前后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6.00%、2.50%,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28.15,P<0.05).(2)粪便无害化处理后用于蔬菜施肥的卫生安全性:粪便无害化处理前后,分别采集蔬菜样本77份、87份,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4.67%、8.05%,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8.47,P<0.05).(3)人体肠道致病菌、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改厕前后分别采集健康人群粪便889份、893份,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6.19%、3.36%,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7.84,P<0.05).结论我省CES项目实施一个周期的项目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杨枢敏;赵新华;杨建军;张广业;杨建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面对当前中等职业中专教育的现状,面对传统的教育模式,面对学生管理的高难度,面对基础素质差的多层次学生,转变教学观念已迫在眉睫,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如何改革教学管理是我们主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绍民;李娉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对川崎病诊断与治疗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探讨川崎病早期临床特征、诊断和对并发症治疗效应的观察,对31例住院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认为肛周红可作为参考诊断指标之一,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指(趾)端脱皮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价值.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改善川崎病的临床症状,但对部分病例预防和改善冠状动脉病变作用有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部分患儿合并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提示川崎病的发病可能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关,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琴;游金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及建议

    学校管理队伍是学校日常运作的支撑,是推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活动的成败,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建设一支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学校管理队伍,是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主题活动的尝试

    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党员教育主题活动,对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州卫生学校教学党支部通过2年的实践,尝试新的历史时期创新活动方式开展党支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蒋伟芬;王正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的安全教学

    1帮助学生克服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中的畏惧、紧张心理学生在做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时,有的学生表现得畏首畏尾,不愿用手接触装有菌种的平皿,而是趁别的学生打开菌种平皿时,争取时间伸接种环过去取菌种,害怕自己被细菌感染;有的学生甚至坐在那里看别人操作;有的独立操作时手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不慎打破菌种平皿或打翻酒精灯,引起着火,而学生只会大呼小叫,惊慌失措,却无法处理等.

    作者:张志伦;王开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多媒体CAI课件在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1应用多媒体CAI课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1)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将临床护理教学内容编制成多媒体CAI课件,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尤其能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张闻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暗示技巧在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暗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人们通过人格暗示、语言暗示、环境暗示,把潜意识与意识作为一种教育渗透技巧,在教学中合理地、恰当地运用暗示技巧让师生之间产生默契,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作者:王淑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校教学环境与学生发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学环境不可或缺,然而,在现实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似平行线般孤立地前进,其人为分离现象日益严重.因此,探讨高校教学环境的深层意蕴,用全新的理念创建高校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实为必然.

    作者:侯会美;尚长乾;李洪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探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微生物学实验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奠定了基础.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高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阴道镜评分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应用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的方法检查了1 000例育龄妇女,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比较.结果阴道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0.90%(Kappa值=0.581),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的符合率为98.60%.能检测出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灵敏度为87.17%,特异度为85.17%.结论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较高,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杜蔚云;李芝兰;马瑞兰;蒲育栋;刘春兰;舒星宇;张文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

    作者:朱文慧;曹惊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医院校本科生学习状况及就业信心探讨

    目的通过对医学本科生学习状况及就业信心的调查分析,提出增进学习效果和增强就业信心的对策.方法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随机对某中医学院4个年级的医学本科生共295人实施问卷调查,对初得数据进一步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就业信心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怎样端正学习态度、如何看待就业形势应成为师生共同认真思考、积极面对的问题.

    作者:李丹琳;谷鑫;江陆平;王世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瘘管性肛周脓肿一次性手术根治100例临床观察

    急性肛周脓肿的常规治疗是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形成肛瘘者,再行二期手术治疗.临床上只有少数肛周脓肿经切开引流后不形成肛瘘,因此,大部分肛周脓肿患者都要在切开引流术后再行二期肛瘘切除术.

    作者:于海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采用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加强对各类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教育部借鉴了ISO9000族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标准,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启动了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教学评估的本质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其核心是建立教学质量标准.采用ISO9000族标准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估是提高教学质量、迎评达标的关键.

    作者:任悦欣;张希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毕业考试改革研究的主要特色

    制定毕业考试改革实施意见,以此为依据,出台毕业考试组织实施办法.实施意见和办法确立了毕业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重新设计了毕业考试科目,优化了毕业考试内容,构建了新型毕业考试模式.

    作者:黄应堂;梅冠廷;高永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1实施措施1.1采取各种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实验教学(1)电化教学、图谱库与实物标本优化组合;(2)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型、挂图与实物标本观察相结合;(3)技术操作与课堂讨论并行;(4)阶段测验与期末综合考试衔接;(5)实物标本与标本图片交替观察;(6)实物标本与多媒体课件混合考试;(7)强化随堂测验;(8)试行多媒体综合考试.

    作者:别永信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对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对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残余血肿和血肿周围水肿、瘫痪肢体FMA量表的影响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头颅CT确诊的基底节区出血量在45~70ml之间的患者27例,发病后72小时内行微创血肿引流术,拔除引流管当日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d,连用7天后减量停用,川芎嗪200ml/d,连用14天.同时以行微创血肿引流术后未用地塞米松和川芎嗪的25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测定术前、术后24h、7d、14d、21d CT上的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评定术前、术后7d、14d、21d FMA量表,并对与用药有关的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终止点在术后第21天.结果治疗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为57.1/2.5ml,20.5/10.9ml,15.3/16.9ml,7.8/9.6ml,3.1/4.6ml;FMA评分为(64.0±12.2),(70.0±10.8),(81.0±11.5),(94.0±8.7);消化道出血2例,继发性血糖增高1例,死亡3例.对照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水肿体积为56.4/3.0ml,21.2/9.4ml,15.8/17.6ml,11.2/14.1ml,6.4/8.4ml;FMA评分为(66.0±13.5),(71.0±12.3),(79.3±13.2),(84.0±10.1);再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功能衰竭1例,死亡2例.2组病例残余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在术前、术后24h、7d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术后7 d、14 d的F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在术后14d、21d的变化与术后21d的FM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对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血肿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对血肿周围水肿有抑制作用,能提高患侧肢体肌力,但不增加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国德;李珍花;张学范;张廷华;王欢;梁德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动机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3个方面的探索,大面积提高职校生的学习成绩.一是指导学生掌握发现学习法、阅读学习法等通用学习方法,分科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中温习与预习、上课、作业、考试等环节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二是在教学中渗透科学观察法、科学假说法、比值定义法等科学方法的教育;三是选择医护专业必需的物理知识作为补充教材,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作者:单长清;李红;李保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例由认知因素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咨询

    通过对1例由认知因素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咨询,探讨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来访者的错误认知及评价所导致.通过咨询,使其调整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对自我有了正确认知及评价,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从而揭示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作者:潘丽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